用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淹没式消能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6732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淹没式消能池;包括一个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池体,所述池体采用正方型结构,其中一个竖直侧面的上部设有连通上级水源的进水口,设置在另一垂直侧面上出水口,池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淹没式泄放阀的混凝土基座,基座的上表面预埋有基础阀座;池体的四周设有三角形消能块,三角形消能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消能坡;池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泄放阀支撑板;池体的底部设有与污水处理井连通的污水排放口,污水排放口内安装有与泄放阀底端连通的污水排放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和泄放阀组成淹没式消能站,有效防止高动能射流从泄放阀喷射而出,使下泄急流迅速变为缓流,可将下泄水流的动能消除8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淹没式消能池
本技术属于水利系统消能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淹没式消能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坝建设的迅速发展,高水头大宽流量泄洪消能问题是水利工程界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消能池,也叫消力池,它促使在泄水建筑物下游产生底流式水跃的消能设施。消力池能使下泄急流迅速变为缓流,一般可将下泄水流的动能消除40%~70%,并可缩短护坦长度,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消能设施。通常消能池与消能泄放阀组合使用形成一个淹没式消能站,该消能站一般安装的管路系统的终端,用于调节水库进水量或者大坝、管道末端水流泄放。与其他终端排放阀相比,其主要优点是此阀与一个结构紧凑的消能池组合,平稳消除管道介质动能,提供相对平稳的阀后泄流。普通阀门在小开度节流状态工作时,由于高速射流喷射而出,易发生气蚀现象;淹没式消能泄放阀工作时,高速射流喷射到阀门周围的水池中,空化气泡的内爆发生在远离阀门和管道的水池中,因此气蚀不会产生危害;现有的消能池一般采用传统的消能池结构,挑流消能雾化比较严重;传统的底流消能雾化较低,但水流集中且射流临底流速很高,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淹没式消能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池体,所述池体采用正方型结构,其中一个竖直侧面的上部设有连通上级水源的进水口,设置在另一垂直侧面上出水口,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淹没式泄放阀的混凝土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预埋有基础阀座;所述池体的四周设有三角形消能块,所述三角形消能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45°的消能坡,所述三角形消能块的上边缘与出水口的下边缘平齐;所述池体的上表面设有泄放阀安装孔,所述泄放阀安装孔上安装有泄放阀支撑板;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与污水处理井连通的污水排放口,污水排放口内安装有与泄放阀底端连通的污水排放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淹没式消能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池体,所述池体采用正方型结构,其中一个竖直侧面的上部设有连通上级水源的进水口,设置在另一垂直侧面上出水口,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淹没式泄放阀的混凝土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预埋有基础阀座;所述池体的四周设有三角形消能块,所述三角形消能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45°的消能坡,所述三角形消能块的上边缘与出水口的下边缘平齐;所述池体的上表面设有泄放阀安装孔,所述泄放阀安装孔上安装有泄放阀支撑板;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与污水处理井连通的污水排放口,污水排放口内安装有与泄放阀底端连通的污水排放管。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展波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塘沽瓦特斯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