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656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包括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以及一组由该固定板固定在其之间的电解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圆片状的主极片、隔膜以及用于固定两者的圆环形的极框,所述主极片为正反交错编织而成的双层镍丝网,正反两侧的镍丝网交错设置,由编织而形成的凸起于所述镍丝网侧平面的凸点为电极头,所述电极头布于所述双层镍丝网的正反两侧,且紧密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精巧,采用双层镍丝网作为电极,双层镍丝网采用经纬编织法制造,其比表面积相比传统的单纯镍丝网大幅度提升,大大提高了电流密度,提高了电解槽制造氢气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
本技术涉及水电解制氢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
技术介绍
电解槽由槽体、阳极和阴极组成,按电解液的不同分为水溶液电解槽、熔融盐电解槽和非水溶液电解槽三类。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槽时,在阳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氧化反应,在阳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还原反应,以制取所需产品。对电解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是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槽电压、节省能耗的关键。现有电解槽采用的电极为单层镍丝网,由于镍丝网采用常规的经纬编制法制造,故其比表面积不能大幅度提升,现有电解槽的电流密度也就限制在2000安培/平方米左右,限制了电解槽的生产效率。因此,如何提高电极的表面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包括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以及一组由该固定板固定在其之间的电解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圆片状的主极片、隔膜以及用于固定两者的圆环形的极框,所述主极片为正反交错编织而成的双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包括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板(1)以及一组由该固定板(1)固定在其之间的电解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圆片状的主极片(3)、隔膜(4)以及用于固定两者的圆环形的极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极片(3)为正反交错编织而成的双层镍丝网,正反两侧的镍丝网交错设置,由编织而形成的凸起于所述镍丝网侧平面的凸点为电极头(30),所述电极头(30)布于所述双层镍丝网的正反两侧,且紧密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包括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板(1)以及一组由该固定板(1)固定在其之间的电解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圆片状的主极片(3)、隔膜(4)以及用于固定两者的圆环形的极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极片(3)为正反交错编织而成的双层镍丝网,正反两侧的镍丝网交错设置,由编织而形成的凸起于所述镍丝网侧平面的凸点为电极头(30),所述电极头(30)布于所述双层镍丝网的正反两侧,且紧密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镍丝网包括正向丝(31)以及与之采用经纬编织法的相垂直的正向垂直丝(32),反向丝(33)以及与之采用经纬编织法的相垂直的反向垂直丝(34),所述正向丝(31)与正向垂直丝(32)的交错点以及所述反向丝(33)与反向垂直丝(34)的交错点为所述电极头(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大电流密度的电解槽,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周晓宏李豪敏金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氢制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