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65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其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外壳,所述控制器外壳为箱体结构,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设有开口,且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板,所述控制器外壳内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方便将控制器本体安装在控制器外壳内,且方便将控制器本体从控制器外壳内拆卸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控制装置
,尤其涉及到一种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截齿是滚筒式采煤机上直接切割煤岩的关键零件,也是易损件,由齿体和齿尖组成。在截齿工作过程中,煤岩反作用于镐形截齿所产生的冲击力、摩擦力主要由齿尖部分承担,因此,一般齿尖都是采用硬质合金头镶嵌在齿体上,以提高截齿的抗冲击、耐磨损性能,延长截齿的使用寿命。但由于齿体材料是一般的合金结构钢,耐磨性能较硬质合金差,尤其是在与硬质合金头镶嵌结合部,极易出现磨损,导致硬质合金头脱落而使整个截齿报废,这是截齿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镐形截齿齿体镶嵌部位的耐磨性,常用的方法是在其相应部位进行表面硬化处理,如等离子、激光熔覆耐磨材料等,尤其等离子熔覆技术以其设备不需真空系统,工件不需任何前处理,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成本低,技术容易实现工业化等特点获得大量使用。等离子熔覆技术是利用等离子弧,使被熔覆区域表面瞬间熔化形成熔池,同时,熔覆设备的同步送粉机构将配制的硬质合金粉末送入熔池,与齿体的合金结构材料熔合成一体,表面熔覆形成高硬度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表层。由于熔覆过程都需要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而目前控制装置通常是通过多个螺钉的配合使用将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当需要对控制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时,需要将多个螺钉拧紧或者拧松,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该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外壳,所述控制器外壳为箱体结构,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设有开口,且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板,所述控制器外壳内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控制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外壳内,且所述控制器本体底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弹性伸缩板绕所述固定轴转动呈水平状并覆盖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的开口,且所述弹性伸缩板一侧卡在所述卡槽内并抵压在所述控制器本体顶部。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外壳位于开设所述卡槽的一侧顶部设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缺口,所述弹性伸缩板绕所述固定轴转动呈竖直状时打开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的开口,所述弹性伸缩板一侧底部卡在所述缺口内。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一侧设有开口的滑槽,所述第二板一侧滑动插接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第二板滑动插接在所述滑槽内的一侧通过多个弹簧与所述滑槽内最内侧连接。优选的,所述多个弹簧在所述滑槽内均匀排布。优选的,所述缺口和所述卡槽的宽度均与所述第一板的厚度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同一侧内部分别开设有同圆心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垂直于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通过所述通孔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在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方便将控制器本体安装在控制器外壳内,且方便将控制器本体从控制器外壳内拆卸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伸缩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1和控制器外壳2,控制器外壳2为箱体结构。控制器外壳2顶部设有开口,且控制器外壳2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3,控制器外壳2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4。在具体设置时,固定轴4的一端设置在卡槽3内,且固定轴4该端与卡槽3的最内侧固定连接,固定轴4的另一端与控制器外壳2正对卡槽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控制器外壳2位于开设卡槽3的一侧顶部设有与卡槽3连通的缺口7,该缺口7靠近卡槽3的后侧设置,固定轴4设置在卡槽3内的一端位于该缺口7下方设置。继续参考图3,在控制器外壳2内底部开设有一个限位槽6,该限位槽6与控制器本体1的底部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本体1设置在控制器外壳2内,且控制器本体1底部位于限位槽6内,这样有助于使控制器本体1放置在控制器外壳2内时更加稳定。继续参考图1、图2,在固定轴4上转动连接有一个弹性伸缩板5,弹性伸缩板5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请结合图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伸缩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板51一侧设有开口的滑槽8,第二板52一侧滑动插接在滑槽8内,且第二板52滑动插接在滑槽8内的一侧通过多个弹簧9与滑槽8内最内侧连接。多个弹簧9在滑槽8内均匀排布,每个弹簧9的一端与滑槽8内最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板52滑动插接在滑槽8内的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的同一侧内部分别开设有同圆心设置的通孔10,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上的通孔10均垂直于滑槽8并与滑槽8连通,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通过上述通孔10转动连接在固定轴4上,以实现弹性伸缩板5可绕固定轴4转动。使用时,事先将控制器外壳2固定在等离子熔覆设备上,推动第一板51可以使弹性伸缩板5收缩,最终使弹性伸缩板5收缩至与控制器外壳2顶部开口的宽度相适配,此时第一板51不会卡在卡槽3内,且多个弹簧9均产生弹性势能,此时可以使弹性伸缩板5绕固定轴4转动,弹性伸缩板5绕固定轴4转动呈竖直状时(如图2所示)便打开控制器外壳2顶部的开口,然后释放第一板51,在多个弹簧9的作用下,弹性伸缩板5伸展且弹性伸缩板5一侧底部卡在缺口7内,具体而言第一板51的远离滑槽8的一侧底部卡在缺口7内,此时弹性伸缩板5不会绕固定轴4发生转动,便于将控制器本体1放入控制器外壳2内,控制器本体1底部嵌入限位槽6内放置稳定,然后继续推动第一板51以使弹性伸缩板5收缩,第一板51自缺口7收缩至控制器外壳2顶部的开口内,此时多个弹簧9重复产生弹性势能,然后可以转动弹性伸缩板5,弹性伸缩板5绕固定轴4转动呈水平状(如图1所示)时覆盖控制器外壳2顶部的开口,然后释放第一板51,在多个弹簧9的作用下,弹性伸缩板5一侧卡在卡槽3内,具体而言第一板51的远离滑槽8的一侧卡在卡槽3内,此时弹性伸缩板5不会绕固定轴4发生转动,与此同时弹性伸缩板5底部抵压在控制器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外壳为箱体结构,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设有开口,且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板,所述控制器外壳内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控制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外壳内,且所述控制器本体底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控制器外壳位于开设所述卡槽的一侧顶部设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缺口,所述弹性伸缩板绕所述固定轴转动呈竖直状时打开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的开口,所述弹性伸缩板一侧底部卡在所述缺口内;所述弹性伸缩板绕所述固定轴转动呈水平状并覆盖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的开口,且所述弹性伸缩板一侧卡在所述卡槽内并抵压在所述控制器本体顶部;所述弹性伸缩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一侧设有开口的滑槽,所述第二板一侧滑动插接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第二板滑动插接在所述滑槽内的一侧通过多个弹簧与所述滑槽内最内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截齿等离子熔覆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控制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外壳为箱体结构,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设有开口,且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板,所述控制器外壳内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控制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外壳内,且所述控制器本体底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控制器外壳位于开设所述卡槽的一侧顶部设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缺口,所述弹性伸缩板绕所述固定轴转动呈竖直状时打开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的开口,所述弹性伸缩板一侧底部卡在所述缺口内;所述弹性伸缩板绕所述固定轴转动呈水平状并覆盖所述控制器外壳顶部的开口,且所述弹性伸缩板一侧卡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鸿刘立鑫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裕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