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59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生态修复组件和垃圾收集组件,生态修复组件包括浮床及生态修复架,生态修复架的外侧罩设有隔离网,生态修复架内部由多孔板分隔为上区域和下区域,多孔板的顶部由隔离网分隔为挺水植物生长区和沉水植物生长区,沉水植物生长区及挺水植物生长区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生长的植物床,下区域内设置有生物膜基质层;垃圾收集组件包括水泵、抽水管及若干垃圾收集箱,每个垃圾收集箱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水口,垃圾收集箱的底部共同与水泵通过抽水管贯通连接,且每个垃圾收集箱内均设置有滤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对水环境生态的修复,而且实现了边修复边收集垃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装置
,具体来说是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工业化城市的迅猛发展,水资源被过度使用,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排入河流,使得大多数河流水体水质超标,水生态功能退化。尤其是城市河流,水环境污染严重,河道硬质化,甚至有恶臭现象,影响景观环境,不仅如此,水中的垃圾更是数不胜数,直接的导致了生态破坏,目前改善水环境,清除水上垃圾已成重中之重。现有技术中的生态修复装置大多数情况下仅考虑到对水质的净化,并未考虑到塑料等垃圾及对水面浮生植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对水生态环境修复时,我们往往看到大量的垃圾或水面浮生植物聚集于生态修复装置周围,不仅威胁到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到环境的美观,因此在进行水生态修复的同时,需将垃圾和水面浮生植物进行同时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本技术不仅实现了对水环境生态的修复,而且实现了边修复边收集垃圾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修复组件(1)和垃圾收集组件(2),所述生态修复组件(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垃圾收集组件(2);/n所述生态修复组件(1)包括浮床(3)及生态修复架(4),所述浮床(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生态修复架(4),所述生态修复架(4)的外侧罩设有隔离网(15),所述生态修复架(4)内部由多孔板(5)分隔为上区域和下区域,所述多孔板(5)的顶部由多孔隔离板(23)分隔为挺水植物生长区(6)和沉水植物生长区(7),所述沉水植物生长区(7)及所述挺水植物生长区(6)内分别设置有用于生长的植物床,所述下区域内设置有生物膜基质层;/n所述垃圾收集组件(2)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修复组件(1)和垃圾收集组件(2),所述生态修复组件(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垃圾收集组件(2);
所述生态修复组件(1)包括浮床(3)及生态修复架(4),所述浮床(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生态修复架(4),所述生态修复架(4)的外侧罩设有隔离网(15),所述生态修复架(4)内部由多孔板(5)分隔为上区域和下区域,所述多孔板(5)的顶部由多孔隔离板(23)分隔为挺水植物生长区(6)和沉水植物生长区(7),所述沉水植物生长区(7)及所述挺水植物生长区(6)内分别设置有用于生长的植物床,所述下区域内设置有生物膜基质层;
所述垃圾收集组件(2)包括水泵(11)、抽水管(12)及若干垃圾收集箱(13),每个所述垃圾收集箱(13)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垃圾收集箱(13)侧壁上方与所述浮床(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垃圾收集箱(13)的底部共同与所述水泵(11)通过所述抽水管(12)贯通连接,且每个所述垃圾收集箱(13)内均设置有滤袋(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复架(4)的侧壁上设置有推进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3)的顶部设置有支架(18),所述支架(18)上设置有太阳能供电装置(19)及警示灯(21),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19)与所述水泵(11)、所述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岩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