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复合流人工湿地模型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复合流人工湿地模型。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染物质进行吸附、吸收和转化,使污水得到净化。按照污水流动方式,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上,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具有构造简单、运行费用低、富氧能力好等优点,但占地面积大,污染负荷低,易滋生蚊蝇;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下,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和卫生条件,但富氧效果差,脱氮除磷效果不佳;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垂直通过池体中基质层,具有很高的氧气传输能力,污染物去除效果好,但构造复杂,投资费用高。采用一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存在诸多问题,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因此有必要开发立式复合流人工湿地模型,对复合流人工湿地的净化效率和净化机理进行研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复合流人工湿地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养殖池(2)、第一净化池(3)、第二净化池(4)、第三净化池(5)和第四净化池(6);/n每个净化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上一个净化池的出水口与下一个净化池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池(2)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净化池(3)的进水口;所述第四净化池(6)的出水口连接水管并通过水泵(7)将净化后的水输送回所述养殖池(2)中;/n所述第一净化池(3)、第二净化池(4)、第三净化池(5)和第四净化池(6)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表面流人工湿地、第二表面流人工湿地、第一潜流人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复合流人工湿地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养殖池(2)、第一净化池(3)、第二净化池(4)、第三净化池(5)和第四净化池(6);
每个净化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上一个净化池的出水口与下一个净化池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池(2)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净化池(3)的进水口;所述第四净化池(6)的出水口连接水管并通过水泵(7)将净化后的水输送回所述养殖池(2)中;
所述第一净化池(3)、第二净化池(4)、第三净化池(5)和第四净化池(6)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表面流人工湿地、第二表面流人工湿地、第一潜流人工湿地和第二潜流人工湿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复合流人工湿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池(3)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设置第一布水箱(8)、第一湿地箱(9)和第一排水箱(10);
所述第一布水箱(8)在进水端设有进水口并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养殖池(2)的出水口;所述第一布水箱(8)与所述第一湿地箱(9)之间的分隔板上开设多个布水孔;所述第一湿地箱(9)和所述第一排水箱(10)之间的分隔板上开设排水孔;所述第一湿地箱(9)内设置第一表面流人工湿地并使其基质层表面低于布水孔和排水孔的高度;所述第一排水箱(10)在出水端设有出水口并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净化池(4)的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复合流人工湿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池(4)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设置第二湿地箱(11)和第二排水箱(12);
所述第二湿地箱(11)在进水端设有进水口并连接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开设多个布水孔;所述第二湿地箱(11)和所述第二排水箱(12)之间的分隔板上开设排水孔;所述第二湿地箱(11)内设置第二表面流人工湿地并使其基质层表面低于布水孔和排水孔的高度;所述第二排水箱(12)在出水端设有出水口并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三净化池(5)的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复合流人工湿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净化池(5)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设置第三湿地箱(13)和第三排水箱(14);
所述第三湿地箱(13)在进水端设有进水口并连接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开设多个布水孔;所述第三湿地箱(13)和所述第三排水箱(14)之间的分隔板上开设排水孔;所述第三湿地箱(13)内设置第一潜流人工湿地并使其基质层表面高于布水孔和排水孔的高度;所述第三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曼胤,王大安,刘欣艳,崔丽娟,李伟,雷茵茹,赵欣胜,李晶,王金枝,郭子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