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52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罩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其包括折叠装置和设置于折叠装置的出料端的一侧的压平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支座、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上折叠辊以及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下折叠辊,所述上折叠辊位于下折叠辊的上方,上折叠辊与下折叠辊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口罩本体折叠出褶皱的折叠间隙,所述压平装置用于对折叠装置所输出的口罩本体的褶皱进行压平成型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下两个折叠辊以对口罩本体进行折叠处理,其辊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折叠稳定性高;该结构代替了传统的斜面折叠板的折叠结构,无需调节其倾斜角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折叠机构
本技术涉及口罩生产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口罩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口罩多设置为矩形,在口罩的中间处设置有褶皱,以便在佩戴口罩时,褶皱处舒展开,使口罩呈现弧形面,便于贴合佩戴者的面部轮廓。目前,市面上用于将口罩布料折叠出褶皱的机构是采用多个平行且倾斜设置的折叠板的结构,当口罩本体通过斜面板时,口罩本体会沿着这几个斜面由左到右变窄的归拢出来,由此形成折叠的褶皱。但是,这种板状结构具有一定的长度,其行程较长,必然造成机构占用空间大;同时,当机构运行较长时间后,折叠板的误差会增大,造成口罩折叠的不稳定;此时,则需要对折叠板的倾斜面进行调节,其倾斜角度的调节难度大及调节过程费事费力,影响了口罩的生产效率。该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占有空间小,折叠稳定可靠的口罩折叠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其包括折叠装置和设置于折叠装置的出料端的一侧的压平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支座、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上折叠辊以及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下折叠辊,所述上折叠辊位于下折叠辊的上方,上折叠辊与下折叠辊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口罩本体折叠出褶皱的折叠间隙,所述压平装置用于对折叠装置所输出的口罩本体的褶皱进行压平成型处理。其中的,所述上折叠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上锥形滚轮,所述下折叠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下锥形滚轮,多个上锥形滚轮和多个下锥形滚轮交错设置,上锥形滚轮的锥形面与下锥形滚轮的锥形面之间形成折叠间隙。其中的,所述上折叠辊和/或下折叠辊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环。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呈锥形状。其中的,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折叠辊和/或下折叠辊转动的折叠辊转动驱动装置。其中的,所述压平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支座的一侧的第二支座、设置于第二支座的左侧的多个左压平板和设置于第二支座的右侧的多个右压平板,多个左压平板与多个右压平板彼此平行且自上至下交错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座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多个所述左压平板与左滑动座连接,多个右压平板与右滑动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动通槽和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穿过第二支座的左侧的滑动通槽与左滑动座连接,所述锁紧件穿过第二支座的右侧的滑动通槽与右滑动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在实际应用中,口罩本体在外界的输送机构的驱动下依次经过折叠装置和压装置。当口罩本体进入第一支座后,口罩本体会经由上折叠辊与下折叠辊之间的折叠间隙穿过并移动至压平装置;在口罩本体经过折叠间隙时,折叠间隙的内壁便对口罩本体进行折叠成褶皱,接着,产生褶皱后的口罩本体进入压平装置,压平装置便对口罩本体的褶皱进行压平成型。本技术通过采用上下两个折叠辊以对口罩本体进行折叠处理,其辊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折叠稳定性高;该结构代替了传统的斜面折叠板的折叠结构,无需调节其倾斜角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01、折叠装置;202、压平装置;21、第一支座;22、上折叠辊;23、下折叠辊;24、折叠间隙;25、第二支座;26、左压平板;27、右压平板;221、上锥形滚轮;231、下锥形滚轮;232、定位环;251、滑动通槽;261、左滑动座;271、右滑动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其包括折叠装置201和设置于折叠装置201的出料端的一侧的压平装置202,所述折叠装置201包括第一支座21、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21上的上折叠辊22以及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21上的下折叠辊23,所述上折叠辊22位于下折叠辊23的上方,上折叠辊22与下折叠辊2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口罩本体折叠出褶皱的折叠间隙24,所述压平装置202用于对折叠装置201所输出的口罩本体的褶皱进行压平成型处理。具体地,所述折叠间隙24呈倾斜状。在实际应用中,口罩本体在外界的输送机构的驱动下依次经过折叠装置201和压装置。当口罩本体进入第一支座21后,口罩本体会经由上折叠辊22与下折叠辊23之间的折叠间隙24穿过并移动至压平装置202;在口罩本体经过折叠间隙24时,折叠间隙24的内壁便对口罩本体进行折叠成褶皱,接着,产生褶皱后的口罩本体进入压平装置202,压平装置202便对口罩本体的褶皱进行压平成型。本技术通过采用上下两个折叠辊以对口罩本体进行折叠处理,其辊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折叠稳定性高;该结构代替了传统的斜面折叠板的折叠结构,无需调节其倾斜角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折叠辊22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上锥形滚轮221,所述下折叠辊23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下锥形滚轮231,多个上锥形滚轮221和多个下锥形滚轮231交错设置,上锥形滚轮221的锥形面与下锥形滚轮231的锥形面之间形成折叠间隙24。具体地,多个所述上锥形滚轮221沿着上折叠辊22的轴线设置,多个所述下锥形滚轮231沿着下折叠辊23的轴线设置;上折叠辊22的锥形方向与下折叠辊23的锥形方向相反。在实际应用中,口罩本体在上折叠辊22与下折叠辊23之间经过时,口罩本体的部分面料便进入上锥形滚轮221与下锥形滚轮231之间的折叠间隙24,此时,口罩本体在上锥形滚轮221与下锥形滚轮231的锥形面压迫下发生折叠并形成褶皱。该结构的设计简单紧凑,运行稳定可靠,在上下锥形滚轮231的结合作用下,可以是使得口罩本体的褶皱成型更加快速、稳定,从而提高口罩折叠的效率和折叠质量。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折叠辊22和/或下折叠辊23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环2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折叠辊23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环232,且两个定位环232分别位于多个下锥形滚轮231的两端。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环232呈锥形状。在实际应用中,当口罩本体进入折叠间隙24时,定位环232可以对口罩本体的两侧进行挡止限位,以防止口罩本体发生偏移而影响口罩折叠的质量。锥形状的定位环232,在其斜面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口罩本体在移动过程更为居中,难以发生偏移。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叠装置201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折叠辊22和/或下折叠辊23转动的折叠辊转动驱动装置。具体地,所述折叠辊转动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驱动,或者为电机与传动带配合驱动,又或者为电机与齿轮配合驱动。在本实施例中,折叠辊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装置和设置于折叠装置的出料端的一侧的压平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支座、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上折叠辊以及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下折叠辊,所述上折叠辊位于下折叠辊的上方,上折叠辊与下折叠辊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口罩本体折叠出褶皱的折叠间隙,所述压平装置用于对折叠装置所输出的口罩本体的褶皱进行压平成型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装置和设置于折叠装置的出料端的一侧的压平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支座、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上折叠辊以及转动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下折叠辊,所述上折叠辊位于下折叠辊的上方,上折叠辊与下折叠辊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口罩本体折叠出褶皱的折叠间隙,所述压平装置用于对折叠装置所输出的口罩本体的褶皱进行压平成型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叠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上锥形滚轮,所述下折叠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下锥形滚轮,多个上锥形滚轮和多个下锥形滚轮交错设置,上锥形滚轮的锥形面与下锥形滚轮的锥形面之间形成折叠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叠辊和/或下折叠辊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罩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呈锥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斌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船军民融合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