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48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传送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其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物料且位于第一传送带出料口下方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方转动承接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上倾斜向下设置有用于引导物料下落的斜面,所述主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导流槽横向转动的动力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分散引导物料移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传送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工厂常用传送带作为物料传送的主要设备,传送带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根据场地大小和实际使用要求进行布设,若有通车要求,传送带还可架高以使传送带下方可以行车。参照图1,为现有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厂使用的一种传送带,其包括第一传送带1,在第一传送带1上传送有碎石等物料,通过第一传送带1的传送,碎石等物料由第一传送带1的出料口处下落并逐渐堆积,当需要转运这些物料时,即可使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它们,第一传送带1的高度较高,使得第一传送带1的下方可以行走车辆和机械,方便了车辆行驶,提高了运载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第一传送带1的出料口落下的碎石等物料逐渐堆积,若没有及时转运,可能堆积至第一传送带1的支撑柱处,造成装载机装运时不便,可能需要配合人工清理,费时费工,若对支撑柱的压力过大,还可能压折支撑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其具有分散引导物料移动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物料且位于第一传送带出料口下方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方转动承接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上倾斜向下设置有用于引导物料下落的斜面,所述主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导流槽横向转动的动力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使导流槽做横向转动运动,从而使由下料斗落下的物料落至导流槽的斜面上,再由斜面引导物料分散运输至不同的堆放地点,所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分散引导物料移动的特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槽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所述下料斗的底部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筒顶端与下料斗转动连接,底端与导流槽连接,使得物料可全部由下料斗经过连接筒落至导流槽内,避免物料外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料斗底部的外周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卡沿,所述连接筒的外周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卡沿,所述第一卡沿和所述第二卡沿上可拆卸连接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卡沿相对所述第一卡沿转动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卡沿和第二卡沿,再由夹持件将第一卡沿和第二卡沿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下料斗和连接筒的连接;在限位槽内,第二卡沿可相对第一卡沿转动,从而实现了连接筒相对下料斗的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槽的底部竖直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接有齿轮,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动力源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齿轮转动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面朝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锯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件与齿轮啮合,驱动件驱使传动件运动,传动件带动齿轮转动,再由齿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因第三转轴与导流槽是相互连接的,所述实现了导流槽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件为沿所述齿轮切线方向做往复运动的齿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条在沿齿轮的切线方向做往复运动,使得齿轮可进行正向或反向转动,进而使得导流槽可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齿条背离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主支架上支撑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导向块向偏离所述齿轮切线方向移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动,使得齿条移动的过程更加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面的顶部的上方倾斜向下设置有用于迎击并引导物料下移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弹性支撑于所述斜面上,所述转动板的底端与所述导流槽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迎击下落的物料,避免物料直接砸向导流槽内的斜面,起到了一定的缓冲效果,同时给物料一个倾斜向上的顶推力,加速了物料在导流槽内的移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槽包括与所述斜面呈钝角连接的槽壁,所述槽壁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板的顶端转动至所述导流槽内的第二开口,所述转动板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可在第二开口的范围内上下移动,有效避免了物料进入转动板与斜面之间的空隙影响转动板的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槽壁之间连接有用于封挡所述转动板上方部分的所述第二开口的拦截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拦截带可限制抵挡物料经过转动板上的空隙弹出导流槽,避免物料散落至其它位置,同时避免物料卡在转动板上方的空隙影响转动板的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拦截带为呈波纹状的橡胶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状的橡胶带具有弹性伸展和折叠的效果,可根据转动板的上下移动进行形变。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主支架、下料斗、导流槽和驱动组件,本技术方案具有分散引导物料移动的特点;2.通过设置第三转轴、齿轮和齿条,齿条在沿齿轮的切线方向做往复运动,使得齿轮可进行正向或反向转动,进而使得导流槽可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转动;3.通过设置转动板,转动板迎击下落的物料,避免物料直接砸向导流槽内的斜面,起到了一定的缓冲效果,同时给物料一个倾斜向上的顶推力,加速了物料在导流槽内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物料传送堆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与传送带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为展示转动板与导流槽配合关系所做的剖视图;图7是为展示驱动组件所做的剖视图;图8是为展示导向槽所做的剖视图;图9是为展示导向块所做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传送带;2、主支架;20、第一平台;200、第一开口;21、第二平台;22、爬梯;23、辅支架;3、下料斗;30、第一卡沿;4、连接筒;40、第二卡沿;5、夹持件;50、第一弧形杆;500、第一连接板;51、第二弧形杆;510、第二连接板;52、第一转轴;53、限位槽;54、第一螺丝;55、螺母;6、导流槽;60、第二转轴;61、转动板;62、弹簧;63、第二开口;64、拦截带;65、第二螺丝;66、第三螺丝;7、保护箱;70、第三转轴;71、安装板;72、通孔;73、加油管;74、盖帽;8、动力组件;80、驱动件;81、传动件;82、齿轮;83、导向板;830、导向槽;84、导向块;9、滑槽;10、第二传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2),所述主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物料且位于第一传送带(1)出料口下方的下料斗(3),所述下料斗(3)的下方转动承接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上倾斜向下设置有用于引导物料下落的斜面,所述主支架(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导流槽(6)横向转动的动力组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2),所述主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物料且位于第一传送带(1)出料口下方的下料斗(3),所述下料斗(3)的下方转动承接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上倾斜向下设置有用于引导物料下落的斜面,所述主支架(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导流槽(6)横向转动的动力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6)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筒(4),所述连接筒(4)与所述下料斗(3)的底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3)底部的外周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卡沿(30),所述连接筒(4)的外周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卡沿(40),所述第一卡沿(30)和所述第二卡沿(40)上可拆卸连接有夹持件(5),所述夹持件(5)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卡沿(40)相对所述第一卡沿(30)转动的限位槽(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分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6)的底部竖直连接有第三转轴(70),所述第三转轴(70)上固接有齿轮(82),所述动力组件(8)包括用于提供动力源的驱动件(80),所述驱动件(80)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齿轮(82)转动的传动件(81),所述传动件(81)面朝所述齿轮(8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齿轮(82)啮合的锯齿。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昌建新鹏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