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包括联动单元、驱动单元、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分别设置在模具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分别可相对往复运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并且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相对设置,驱动单元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并且驱动单元连接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开袋单元,联动单元包括支撑柱、摆杆、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开袋机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一个驱动单元与联动单元带动两个开袋单元同步反向运动,因此能够在开袋时对小包装袋的两个侧壁施加均衡的力,确保小包装袋受力均匀,开启顺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包装袋的袋口开启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小包装袋施加的力均衡,能够更稳定快捷地将小包装袋的袋口开启的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
技术介绍
转盘式包装袋夹持输送机构被大量用于包装袋充填封口加工,其结构通常包括转盘和多对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左机夹、右机夹,为了节省夹持单元占用的转盘面积,夹持更多的包装袋,提高工作效率,人们通过在原有夹持单元中增设中间夹持件,使得夹持单元能够同时夹持两个包装袋,使得夹持单元的数量大幅下降,可夹持的包装袋却不会减少,这样不仅减少夹持单元占用的面积,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公告号为CN109229591A,名称为“一种双袋体真空包装机的夹袋协同调整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种夹袋协同调整装置,包括有包装转盘,在包装转盘圆周上铰接设置有若干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夹持头,两个夹持头之间设置有中间夹持头,还包括相对于包装转盘可摆动设置的摆臂,所述的摆臂的一端连接于驱动连杆,另一端部设置有滚轮,还包括位于包装转盘下方的凸轮圈,包装转盘在转动的过程中,滚轮抵于凸轮圈的端面的设置,凸轮圈相对于滚轮位置可调设置,在进行包装时,一次性夹持两个包装袋,大大提高了包装效率,根据不同宽度的包装袋调整夹持头的相对位置对包装袋进行夹紧,同时在开袋工序能够进行缩袋子以适应包装袋的不同的开口大小。但是,上述技术虽然通过增加中间夹持头来适应较小的包装袋,但是对于开口很小的包装袋(尤其是开口60毫米以下的包装袋),上述技术的结构依然不够合理,由于夹持头必须夹住一定的袋体,这就导致包装袋的开口会变小,对于开口本来就很小的包装袋,开口继续减小会导致充填机构难以充填物料,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为此,申请人对转盘式包装袋夹持输送机构进行了修改,开发了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采用模具存放和输送小包装袋,以解决开口较小的包装袋的输送、定位,让开口较小的包装袋能够快速完成充填。为了让位于模具内的小包装袋能够顺利被开启袋口,需要对传统开袋机构进行改进,让两个开袋单元的真空吸盘能够对小包装袋的两个侧壁施加的力更均衡(本文中指的是,两个力大小相同或相近且误差较小,这两个力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小包装袋的袋口能够被顺利开启),确保小包装袋受力均匀,开启顺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这种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能够在开袋时对小包装袋的两个侧壁施加均衡的力,确保小包装袋受力均匀,开启顺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分别设置在模具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分别可相对往复运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并且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相对设置,驱动单元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并且驱动单元连接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开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机构还包括联动单元,联动单元包括支撑柱、摆杆、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安装在第一开袋单元上,第二连接柱安装在第二开袋单元上,支撑柱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摆杆具有第一驱动端、第二驱动端,摆杆中部铰接支撑柱顶端,第一驱动杆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连接柱顶端、摆杆第一驱动端,第二驱动杆两端分别铰接第二连接柱顶端、摆杆第二驱动端。较优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相互平行,第一驱动端、第二驱动端到摆杆与支撑柱铰接处的距离相同。也就是说,当摆杆转动时,第一驱动端向左移动多少距离,第二驱动端就向右移动的距离与第一驱动端移动的距离相同。简而言之就是摆杆转动时第一驱动端、第二驱动端两者移动的距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较优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并且从左到右延伸的第一导轨,第一开袋单元包括第一可滑动座、至少一个第一吸盘架和至少一个与外接真空泵连接的第一真空吸盘,第一可滑动座可滑动地套设在所有第一导轨上,第一吸盘架安装在第一可滑动座右侧,第一真空吸盘与第一吸盘架两者数目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第一真空吸盘安装在对应第一吸盘架上,第一真空吸盘朝向右侧。更优的方案,所述第一开袋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包装袋限位夹,第一包装袋限位夹包括第一前限位夹爪、第一后限位夹爪,第一包装袋限位夹与第一真空吸盘两者数目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第一包装袋限位夹的第一前限位夹爪左端、第一后限位夹爪左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可滑动座右侧并且第一包装袋限位夹的第一前限位夹爪、第一后限位夹爪分别位于与该第一包装袋限位夹对应的第一真空吸盘前后两侧。较优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并且从左到右延伸的第二导轨,第二开袋单元包括第二可滑动座、至少一个第二吸盘架和至少一个与外接真空泵连接的第二真空吸盘,第二可滑动座可滑动地套设在所有第二导轨上,第二吸盘架安装在第二可滑动座左侧,第二真空吸盘与第二吸盘架两者数目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第二真空吸盘安装在对应第二吸盘架上,第二真空吸盘朝向左侧。更优的方案,所述第二真空吸盘与第一真空吸盘两者数目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可相互配合。较优的方案,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薄型气缸、第二薄型气缸,第二薄型气缸固定在第二支撑板顶面右侧,第一薄型气缸固定在第二可滑动座右侧,第一薄型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第二薄型气缸的第二活塞杆采用连接件连接。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开袋机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一个驱动单元与联动单元带动两个开袋单元同步反向运动,因此能够在开袋时对小包装袋的两个侧壁施加均衡的力,确保小包装袋受力均匀,开启顺利,尤其适合开口60毫米以下的小包装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中,以图3的左侧为左方,右侧为右方,上侧为前方,下侧为后方。如图1-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包括联动单元1、驱动单元2、第一开袋单元3、第二开袋单元4、分别设置在模具两侧的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第一开袋单元3、第二开袋单元4分别可相对往复运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上并且第一开袋单元3、第二开袋单元4相对设置,驱动单元2安装在第二支撑板6上并且驱动单元2连接位于第二支撑板6上的第二开袋单元4。所述联动单元1包括支撑柱106、摆杆103、第一驱动杆102、第二驱动杆104、第一连接柱101、第二连接柱105,第一连接柱101安装在第一开袋单元3上,第二连接柱105安装在第二开袋单元4上,支撑柱106安装在第二支撑板6上,摆杆103具有第一驱动端1031、第二驱动端1032,摆杆103中部铰接支撑柱106顶端,第一驱动杆102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连接柱101顶端、摆杆103第一驱动端1031,第二驱动杆104两端分别铰接第二连接柱105顶端、摆杆103第二驱动端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分别设置在模具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分别可相对往复运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并且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相对设置,驱动单元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并且驱动单元连接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开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机构还包括联动单元,联动单元包括支撑柱、摆杆、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安装在第一开袋单元上,第二连接柱安装在第二开袋单元上,支撑柱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摆杆具有第一驱动端、第二驱动端,摆杆中部铰接支撑柱顶端,第一驱动杆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连接柱顶端、摆杆第一驱动端,第二驱动杆两端分别铰接第二连接柱顶端、摆杆第二驱动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分别设置在模具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分别可相对往复运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并且第一开袋单元、第二开袋单元相对设置,驱动单元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并且驱动单元连接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开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机构还包括联动单元,联动单元包括支撑柱、摆杆、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安装在第一开袋单元上,第二连接柱安装在第二开袋单元上,支撑柱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摆杆具有第一驱动端、第二驱动端,摆杆中部铰接支撑柱顶端,第一驱动杆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连接柱顶端、摆杆第一驱动端,第二驱动杆两端分别铰接第二连接柱顶端、摆杆第二驱动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相互平行,第一驱动端、第二驱动端到摆杆与支撑柱铰接处的距离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给袋式充填包装机的开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并且从左到右延伸的第一导轨,第一开袋单元包括第一可滑动座、至少一个第一吸盘架和至少一个与外接真空泵连接的第一真空吸盘,第一可滑动座可滑动地套设在所有第一导轨上,第一吸盘架安装在第一可滑动座右侧,第一真空吸盘与第一吸盘架两者数目相同并且一一对应,第一真空吸盘安装在对应第一吸盘架上,第一真空吸盘朝向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明山,周琼璇,陈思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