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海侠专利>正文

一种遮阳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36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阳篷,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遮阳篷包括顶篷以及固定架,顶篷内设置有支撑架,固定架可拆卸连接于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头处,固定架的上端与支撑架相插接,且固定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挡风板,挡风板与顶篷通过快拆件快速拆装。将固定架安装在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头位置,挡风板安装在固定架上,顶篷与支撑架安装在一起,支撑架插接在固定架上,再将顶篷与挡风板通过快拆件可拆卸连接,完成该雨篷支架的安装;该遮阳篷的顶篷与支撑架组合成一个整体,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固定的方案,该遮阳篷安装时只需要将支撑架插接在固定架上,再通过快拆件将顶篷与挡风板相连接,拆装便捷且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阳篷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遮阳篷。
技术介绍
目前,自从电动车问世以来,其轻便、快捷、绿色、环保、经济等优点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有着难以适应恶劣天气的缺点,因而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遮阳伞,用于应对恶劣天气,遮阳伞无论是伞式还是可收缩的半球式,都极其笨重,因此需要一种的轻便的遮阳伞。公告号为CN2043683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折叠式电动车遮阳棚。包括固定在电动车车把上的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两端均设有锁紧环,锁紧环通过可调螺栓分别固定有过渡导轨,过渡导轨分别连接有折叠单元,折叠单元设有多个,多个折叠单元依次扣合在一起组成折叠轨道,折叠轨道展开时前半部呈弧形,后半部呈直线型,折叠单元的扣合处还设有自锁装置,折叠单元上还设有遮阳板,遮阳板采用高分子透光材料制成,过渡导轨处还设有承重支架。该遮阳棚在停车时可以折叠起来,占用同等的停车面积,不用担心车倒地后摔坏遮阳棚。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申请人发现,该遮阳棚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动车的车把上,后端可通过折叠后支架支撑,该遮阳棚的前后端均与电动车固定,在需要拆卸该电动车雨棚时,需要松开电动车前端的螺栓调节,导致该遮阳棚的拆装较为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阳篷,其具有遮阳篷拆装方便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遮阳篷,所述遮阳篷包括顶篷以及固定架,所述顶篷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于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头处,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相插接,且所述固定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顶篷通过快拆件快速拆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架安装在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头位置,挡风板安装在固定架上,顶篷与支撑架安装在一起,支撑架插接在固定架上,再将顶篷与挡风板通过快拆件可拆卸连接,完成该雨篷支架的安装;该遮阳篷的顶篷与支撑架组合成一个整体,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栓固定的方案,该遮阳篷安装时只需要将支撑架插接在固定架上,再通过快拆件将顶篷与挡风板相连接,拆装便捷且快速。优选的,所述顶篷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部设置在顶篷的下端面,支撑架与连接部连接后,支撑架隐藏在顶篷的下端面,避免支撑架受日晒雨淋从而老化。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所述顶篷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与所述顶篷之间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支撑架插接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与顶篷之间形成有安装孔,支撑架插接于安装孔内,使得顶篷与支撑架拆装更为便捷。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与所述顶篷之间形成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分别插接于两所述安装孔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分别插接于两安装孔内,使得顶篷能够平铺在支撑杆上,保证顶篷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以及支撑架均为管,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管一以及固定管二;所述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的前端均向下弯折形成有弯折部一以及弯折部二,所述弯折部一能够插接于固定管一内,所述弯折部二能够插接于固定管二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一以及弯折部二的设置,保证支撑杆一与弯折部一之间形成夹角,支撑杆二与弯折部二之间同样形成夹角,顶篷能够更好的遮挡电动车或摩托车座位部分,同时顶篷的高度也不会过高,影响车辆正常行驶。优选的,所述弯折部一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一,所述弯折部二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二;所述弯折部一以及弯折部二内分别设置有V形弹片一以及V形弹片二,且所述V形弹片一上设置有弹头一,所述V形弹片二上设置有弹头二,所述弹头一滑移于所述固定孔一内,所述弹头二滑移于所述固定孔二内;所述固定管一以及固定管二的侧壁分别开设有限位孔一以及限位孔二,且所述弹头一能够滑移于所述限位孔一内,所述弹头二能够滑移于所述限位孔二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一内设置V形弹片一,且弹头一在V形弹片一的弹性作用下的突出于固定孔一,固定孔一对应限位孔一后,弹头一突出于限位孔一,此时弹头一位于固定孔一以及限位孔二内,完成支撑杆一与固定管一的固定;弹头二在V形弹片二的弹性作用下的突出于固定孔二,固定孔二对应限位孔二后,弹头二突出于限位孔二,完成支撑杆二与固定管二的固定;拆装时,将弹头一下压,使得弹头一脱离限位孔一,弯折部一便能够从固定管一上脱离,再将弹头二下压,使得弹头二脱离限位孔二,弯折部二便能够从固定管二上脱离,实现支撑架与固定架的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顶篷的边沿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顶篷撑开的复位钢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篷边沿设置的复位钢圈具有弹性,在复位弹簧能够自身复位的特性下,复位弹簧能够为顶篷提供张力,即顶篷会被复位钢圈撑开,使得顶篷绷紧成一个平面,此时再将顶篷与支撑架安装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快拆件包括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勾面设置于所述顶篷的下端,所述魔术贴的绒面设置于所述挡风板的外侧,所述魔术贴的勾面用于与所述魔术贴的绒面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的勾面固定在顶篷的下端,魔术贴的绒面设置在挡风板上,安装架固定在固定架上后,再将魔术贴的勾面与绒面向贴合,完成顶篷与挡风板的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一以及固定管二的下端相连接,且所述固定管一以及固定管二连接后呈U形,所述固定管一以及固定管二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能够与所述电动车或摩托车车头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管一以及固定管二的下端相连接,且连接后的形状呈U形,以便固定管一以及固定管二能够通过连接杆整体固定在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头处。优选的,所述挡风板的材质为透明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风板为透明状,不会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遮阳篷通过插接固定在固定架上,使得支撑架与固定架的拆装更便捷;2.结构简单,便于生产;3.结构轻盈,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连接部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顶篷下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支撑架以及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顶篷;11、连接部;111、连接条;112、安装孔;12、复位钢圈;2、固定架;21、挡风板;22、固定管一;221、限位孔一;23、固定管二;231、限位孔二;3、支撑架;31、支撑杆一;311、弯折部一;312、固定孔一;32、支撑杆二;321、弯折部二;322、固定孔二;4、快拆件;41、魔术贴;5、V形弹片一;51、弹头一;6、V形弹片二;61、弹头二;7、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篷,其特征是:所述遮阳篷包括顶篷(1)以及固定架(2),所述顶篷(1)内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固定架(2)可拆卸连接于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头处,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3)相插接,且所述固定架(2)上可拆卸连接有挡风板(21),所述挡风板(21)与所述顶篷(1)通过快拆件(4)快速拆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篷,其特征是:所述遮阳篷包括顶篷(1)以及固定架(2),所述顶篷(1)内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固定架(2)可拆卸连接于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头处,所述固定架(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3)相插接,且所述固定架(2)上可拆卸连接有挡风板(21),所述挡风板(21)与所述顶篷(1)通过快拆件(4)快速拆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是:所述顶篷(1)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与所述支撑架(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11)包括连接条(111),所述连接条(111)与所述顶篷(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111)与所述顶篷(1)之间形成有安装孔(112),所述安装孔(112)用于供支撑架(3)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条(111)与所述顶篷(1)之间形成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12);所述支撑架(3)包括支撑杆一(31)以及支撑杆二(32),所述支撑杆一(31)以及支撑杆二(32)分别插接于两所述安装孔(1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阳篷,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2)以及支撑架(3)均为管,所述固定架(2)包括固定管一(22)以及固定管二(23);所述支撑杆一(31)以及支撑杆二(32)的前端均向下弯折形成有弯折部一(311)以及弯折部二(321),所述弯折部一(311)能够插接于固定管一(22)内,所述弯折部二(321)能够插接于固定管二(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侠
申请(专利权)人:陈海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