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余能回收装置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34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余能回收装置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且底座上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圈固定设置有弹簧,且伸缩杆上端固定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左侧中部转动设置有滑轮,且箱体前后侧上部均固定设置有相同数量的若干组固定孔,所述箱体左侧上部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左侧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箱体底部转动设置有若干组第一滚珠,且箱体右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圈转动连接有卡夹,所述卡夹通过转轴与箱体构成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箱体右侧底部设置有铰接轴。该新型余能回收装置运输装置使用简便,使得装置在运输前很方便的被搬运,而且还能减小装置在转移过程中被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余能回收装置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能源环保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余能回收装置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余能是指某一热工艺系统排出的未被利用的能量。即生产过程中可回收利用的损失能量。余能可以分为余热和余压两类。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会使用到大量的能源,往往能源会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利用彻底,可能是由于自然存在的能源损耗,也有可能是由于废弃物中含有大量余能,还有可能时由于包含的能量不足以满足工艺需求,导致大量的能源未被彻底利用,从而导致资源浪费,不符合现有的的对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利用这一工业主题,所以将余能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降低企业的的运作成本。由于余能回收装置相对体积和质量较大,因此在转运的过程中会受到地形以及运输工具的限制,导致在某些地方余能回收装置的运输十分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余能回收装置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由于余能回收装置体积和质量相对较大,因此在转运的过程中会受到地形以及运输工具的限制,导致在某些地方余能回收装置的运输十分不便利的问题。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余能回收装置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6),且底座(10)上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外圈固定设置有弹簧(14),且伸缩杆(13)上端固定设置有箱体(3),所述箱体(3)左侧中部转动设置有滑轮(5),且箱体(3)前后侧上部均固定设置有相同数量的若干组固定孔(4),所述箱体(3)左侧上部固定设置有支杆(1),所述支杆(1)左侧固定设置有把手(2),所述箱体(3)底部转动设置有若干组第一滚珠(15),且箱体(3)右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外圈转动连接有卡夹(9),所述卡夹(9)通过转轴(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余能回收装置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6),且底座(10)上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外圈固定设置有弹簧(14),且伸缩杆(13)上端固定设置有箱体(3),所述箱体(3)左侧中部转动设置有滑轮(5),且箱体(3)前后侧上部均固定设置有相同数量的若干组固定孔(4),所述箱体(3)左侧上部固定设置有支杆(1),所述支杆(1)左侧固定设置有把手(2),所述箱体(3)底部转动设置有若干组第一滚珠(15),且箱体(3)右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外圈转动连接有卡夹(9),所述卡夹(9)通过转轴(12)与箱体(3)构成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箱体(3)右侧底部设置有铰接轴(11),所述箱体(3)通过铰接轴(11)与门体(7)相铰接,所述门体(7)前后部均固定设置有卡扣(8),且门体(7)靠近箱体(3)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若干组第二滚珠(16)。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汇霖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