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壳体
本技术涉及保持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重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其中,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通常安装在车身地板下面。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容易与地面的障碍物接触。若电池包内部的电芯被障碍物破坏,很容易引发电池包起火或爆炸。为安全起见,需要从电池包自身结构和外面结构进行防护设计,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壳体,以解决现有的电池包容易与障碍物接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包括底板、边梁和防护凸起;所述边梁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沿;所述防护凸起连接于所述边梁的靠近地面的一侧,且所述防护凸起的最低面低于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边梁,各所述边梁的靠近地面的一侧均设置有一防护凸起,两个所述防护凸起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凸起与所述边梁一体连接。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护板,所述护板与所述防护凸起连接,并倾斜向上弯折,以围挡在所述边梁的外侧。更进一步地,所述护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防护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防护部的下端,并与所述防护凸起连接;所述防护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斜向上方延伸,围挡在所述边梁的外侧。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防护凸起贴合,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防护凸起。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贴合于所述防护凸起的底面。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薄片状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护板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防护部的上端向斜上方延伸,用于与车体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与所述车体贴合,并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车体。所述电池包安装于所述车体。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本技术提供的该电池壳体具有与边梁连接的防护凸起,并且防护凸起的最低面低于底板所在的平面。具有该电池壳体的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地面上的障碍物与防护凸起接触,接触不到电池壳体的底板,能够有效地防止电芯被障碍物破坏,保证了电池包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安装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壳体安装于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板与防护凸起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板与车体连接的示意图。图标:10-底板;20-边梁;30-防护凸起;40-护板;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防护部;50-车体;60-第一连接件;70-第二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请一并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1至图4。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池壳体包括底板10、边梁20和防护凸起30。边梁20连接于底板10的边沿。防护凸起30连接于边梁20的靠近地面的一侧,并且防护凸起30的最低面低于底板10所在的平面。当具有该电池壳体的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地面上的障碍物与防护凸起30接触,接触不到电池的底板10,能够有效地防止电芯被障碍物破坏,保证了电池包的安全。如图2和图3所示,防护凸起30与边梁20一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生产该电池壳体时,边梁20与防护凸起30能够被同时制造,节约了该电池壳体的生产流程。当然,防护凸起30与边梁20也可以分别为单独的结构,单独制造后,采用焊接、螺钉连接、铆接等连接方式,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继续参阅图1和图2,该电池壳体还包括护板40,护板40与防护凸起30连接,并倾斜向上弯折,以围挡在边梁20的外侧。如图2示出的电池壳体,部分边梁20会暴露在车体50的外部,边梁20也存在被道路的路缘石或石子撞击的可能。护板40围挡在边梁20的外侧,边梁20能够保护边梁20,防止路缘石或石子撞击到边梁20,实现对电池壳体的进一步保护。图2中示出了护板40的具体结构。护板40包括第一连接部41和防护部43。第一连接部41设置于防护部43的下端,并且第一连接部41与防护凸起30连接。防护部43自第一连接部41斜向上方延伸,围挡在边梁20的外侧。道路上的路缘石或石子会直接碰到防护部43上,而不会碰到边梁20,进而实现了对边梁20的保护。图3具体地示出了第一连接部41与防护凸起30的连接方式,第一连接部41与防护凸起30贴合,通过第一连接件60固定于防护凸起30,进而实现了护板40的可拆卸。当车辆长时间使用,护板40被路缘石或石子撞击多次变形后,可以将第一连接件60拆卸下来,对护板40进行钣金后再使用第一连接件60连接到防护凸起30,或直接更换新的护板40后使用第一连接件60连接到防护凸起30。其中,第一连接件60可以是螺栓、自攻螺钉、铆钉等能够将第一连接部41与防护凸起30固定的部件。图2和图3中第一连接部41贴合于防护凸起30的底面。由于防护凸起30完全暴露在车体50的外部,防护凸起30在保护底板10不受障碍物的碰撞的同时,防护凸起30的两侧也可能受到路缘石或石子撞击而发生变形,进而可能使防护凸起30对底板10的保护效果下降。护板40第一连接部41贴合在防护凸起30的底面,使防护凸起30的两侧也得到了护板40的保护,使防护凸起30不容易发生变形,进而保证防护凸起30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边梁(20)和防护凸起(30);/n所述边梁(20)连接于所述底板(10)的边沿;/n所述防护凸起(30)连接于所述边梁(20)的靠近地面的一侧,且所述防护凸起(30)的最低面低于所述底板(10)所在的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边梁(20)和防护凸起(30);
所述边梁(20)连接于所述底板(10)的边沿;
所述防护凸起(30)连接于所述边梁(20)的靠近地面的一侧,且所述防护凸起(30)的最低面低于所述底板(10)所在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边梁(20),各所述边梁(20)的靠近地面的一侧均设置有一防护凸起(30),两个所述防护凸起(30)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底板(10)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凸起(30)与所述边梁(20)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板(40),所述护板(40)与所述防护凸起(30)连接,并倾斜向上弯折,以围挡在所述边梁(20)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40)包括第一连接部(41)和防护部(43);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刚,刘博渊,
申请(专利权)人: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