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波导集成光学器件铌酸锂芯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6305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Y波导集成光学器件铌酸锂芯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在衬底片上制备SiO↓[2]波导掩模、质子交换、退火、电极剥离、电极电镀、芯片切割和端面磨抛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纯苯甲酸作为质子交换源,质子交换温度150℃~170℃,时间170-210分钟。为防止波形倾斜,在质子交换后,先腐蚀掉SiO↓[2]波导掩模,对晶片进行清洗,在铌酸锂晶片上重新生长一层SiO↓[2]隔离层,再进行退火。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纯苯甲酸作为质子源,提高了工艺过程的一致性,降低了对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通过腐蚀掉SiO↓[2]波导掩模,重新生长波导隔离层,确保器件波形不产生倾斜畸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铌酸锂基集成光学器件的芯片制备方法,特别是基于退火 质子交换方法的Y波导集成光学器件芯片制备方法。技术背景Y波导集成光学器件是闭环光纤陀螺的关键器件,用来实现光纤陀螺的闭环 控制。它在一个铌酸锂芯片上集成了分束/合束耦合器、偏振器、条形波导相位 调制器,实现3dB分光、偏振和闭环反馈功能。目前Y波导芯片制备基本采用退火质子交换方法实现,主要包括在村底片 上制备波导掩模、质子交换、退火、端面抛光、波导调整与检查步骤。质子交 换中,如果用苯甲酸做质子源,质子交换的扩散系数较大,质子交换过程很快, 其过程不容易控制,此外,根据文献报道,纯的苯甲酸对Y—切铌酸锂晶片有腐 蚀作用。目前的制备工艺是采用苯曱酸掺杂一定比例的苯曱酸锂作为质子源, 在24CrC左右的高温条件下进行质子交换的方法。掺杂苯曱酸锂的目的主要是减 小质子交换过程的质子扩散系数,在总交换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延长交换时 间以便于保证工艺控制的一致性,同时避免晶片的腐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ZL01140590.2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用质子交换制造铌酸锂光波导的方法,该专利技术 釆用苯曱酸锂稀释的苯曱酸混合熔液作为质子交换的质子源,在苯曱酸中掺入 苯甲酸锂增加了熔液中锂离子浓度,改变了反应中H +到Li +的平衡,使4 + 浓度降低,由此降低了反应速度和锂离子的交换量,使波导与衬底的折射率差 减小;同时结合退火使苯甲酸的腐蚀作用降低,减少波导缺陷。但该方法主要 存在以下问题(1)苯曱酸锂掺杂浓度的波动会影响工艺的一致性。苯曱酸锂的掺杂浓度 在2~4%,苯曱酸锂的量很少,不易精确控制称量,使每次的掺杂浓度会有差 异;由于交换温度高,苯曱酸和苯甲酸锂的挥发比例也不相同,因而工艺过程 中苯曱酸锂的掺杂浓度也会发生变化;质子交换的扩散系数对于掺杂浓度极其 敏感,并且在掺杂浓度为3。/。附近扩散系数存在一个突变,其变化可以超过一个 量级。(2) 该方法容易带来污染。由于质子交换温度在240。C左右,接近苯曱酸 的沸点,蒸发现象十分严重,会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3) 由于一般Si02波导掩模的成膜温度较低,成膜质量较差,容易形成 针孔,造成Si-O键的断裂,利于碱金属杂质离子的运动,进而使器件的调制 波形产生畸变。在陀螺中应用时,当用阶梯波进行调制时,输出波形产生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容易控制的波导芯片 制备方法,解决工艺一致性问题,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解决的技 术问题是避免由成膜质量较差导致的器件波形倾斜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主 要包括在X—切铌酸锂衬底片上制备Si02波导掩模、光刻波导图形、质子交换、 退火、电极剥离、电极电镀、芯片切割和端面磨抛步骤,在所述质子交换步骤 中,采用纯苯甲酸熔液作为质子交换源。质子交换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纯苯曱酸放入交换杯中;(2) 将铌酸锂晶片放在交换夹具上,放入交换杯中,但铌酸锂晶片不与苯 曱酸接触只是悬在交换杯中,并连同交换杯一起放入交换炉的恒温区中;(3) 开启质子交换炉,将温度升高并稳定到150。C 17CrC之间,然后将 铌酸锂晶片浸入苯曱酸熔液中;(4) 170-210分钟后,取出晶片,待其自然冷却。在质子交换后,先腐蚀掉Si02波导掩模,对铌酸锂晶片进行清洗,在铌 酸锂晶片上重新生长一层Si02隔离层,再进行退火。退火步骤中,退火温度为360土5。C,退火时间3.5-4.5小时。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 )采用纯苯曱酸作为质子源,无需掺杂,避免了称量苯曱酸锂时存在的 误差以及因两种物质蒸发比例不同带来的掺杂浓度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工艺过程的一致性;(2) 在15CTC 17CrC的温度下进行质子交换,苯曱酸的挥发小,降低了 对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由于温度较低,减小了质子交换的扩散系数,延长了质 子交换时间,使质子交换工艺过程容易控制;(3) 由于采用的是X-切铌酸锂晶体,并且质子交换温度较低,也避免了 苯甲酸对晶体表面的腐蚀;(4) 此外,通过腐蚀掉二氧化硅波导掩模,重新生长波导隔离层,能够大 大P争低了吸附在晶体表面金属离子数量,从而确保器件波形不产生倾斜畸变;(5) 通过选择合适的质子交换和退火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保证了器件的 波导结构参数能够远离截止,从而避免了热电效应对分光比的影响,提高了器 件的温度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包括在铌酸 锂芯片衬底上制备波导Si02掩模、质子交换、退火、端面抛光、芯片切割和端 面磨抛步骤。本专利技术的铌酸锂芯片采用X—切铌酸锂晶片;在质子交换步骤中, 采用纯苯曱酸熔液作为质子交换源;在质子交换后,先腐蚀掉Si02波导掩模, 对铌酸锂晶片进行清洗,在晶片上重新生长一层Si02隔离层,再进行退火。本 专利技术的重点在于质子交换、重新生长Si02隔离层和退火工艺过程,其他工艺属 于常规工艺。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步骤如下1、 用光刻的方法将波导器件图形从光刻版上转移至铌酸锂晶片上,在其上形成光刻胶的Y波导器件图形;2、 在铌酸锂晶片上用'减射方法生长Si02,并进行剥离,则在铌酸锂晶片上 形成Si02的波导掩才莫图形;3、 质子交换过程如下(1 )称量300克纯苯曱酸,放入石英质子交换杯中;(2) 将已经制备好掩模的Si02铌酸锂晶片放到石英交换夹具上,并一起放 入石英交换杯中,但要注意铌酸锂晶片只是悬在交换杯中,并不与苯甲酸接触;(3) 将质子交换杯;改于质子交换炉的恒温区中;(4) 开启质子交换炉,将其温度Te设置为15CTC,并开始预热;(5) 当温度从室温慢慢升温并稳定到15(TC时,将铌酸锂晶片连同交换夹具 一起浸入纯苯曱酸熔液中,同时开始计时。(6) 交换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210分钟后,将石英夹具从纯苯甲酸中取出;(7) 待铌酸锂晶片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放入乙醇中,加热至乙醇沸腾,洗 掉残留的苯曱酸,然后用去离子水进^f亍沖洗。4、 腐蚀掉Si02波导掩模,对晶片进行清洗,在铌酸锂晶片上重新生长Si02 隔离层,包括(1 )用稀释的氢氟酸腐蚀掉Si02波导掩模图形;(2)对铌酸锂晶片进行彻底清洗,具体清洗过程包括(a) 将铌酸锂晶片放入丙酮中,并进行超声清洗;(b) 将铌酸锂晶片放入乙醇中,并进行超声清洗;(c) 将铌酸锂晶片放入铬酸洗液中进行浸泡;(d) 将铌酸锂晶片从洗液中取出,用大量去离子水进行沖洗;(e) 将铌酸锂晶片放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80。C,煮10分钟;(f) 将铌酸锂晶片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然后吹干。(3)用PECVD设备在铌酸锂晶片上生长一层厚度约2000埃的Si02隔离层,生长温度为180°C。5、 退火的工艺过程如下(1) 开启退火炉,将退火温度i殳定在365。C,然后开始加温;(2) 待温度稳定后,将铌酸锂晶片平放在石英夹具上,然后将石英夹具緩 慢的推至退火炉管的恒温区;(3) 从铌酸锂晶片到达恒温区时开始计时,退火时间为3.5小时;(4) 退火时间达到后,将石英夹具慢慢拉出,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 下铌酸锂晶片。6、 在铌酸锂晶片表面用光刻的方法套刻电极图形,然后生长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Y波导集成光学器件铌酸锂芯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在衬底片上制备SiO↓[2]波导掩模、质子交换、退火、电极剥离、电极电镀、芯片切割和端面磨抛步骤,其特征在于:采用纯苯甲酸作为质子源,所述的质子交换包括以下步骤:(1)将纯苯甲酸放入交 换杯中;(2)将铌酸锂晶片放在交换夹具上,放入交换杯中,使铌酸锂晶片不与苯甲酸接触,悬在交换杯中,并连同交换杯一起放入交换炉的恒温区中;(3)开启放置交换杯的质子交换炉,将温度升高并稳定在150℃~170℃之间,然后将铌酸锂 晶片浸入苯甲酸熔液中;(4)170-210分钟时,取出铌酸锂晶片,待其自然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宇新刘福民黄韬王军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