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属于编织袋制造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承压辊、摆臂和打孔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开设有两槽口,所述承压辊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摆臂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连接,摆臂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口,所述摆臂的一侧通过缓冲组件与底座连接,另一侧通过推拉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在与摆臂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打孔组件与摆臂活动连接。需要导入带材时,通过控制阀使气缸活塞杆伸出,使针辊与承压辊之间的间距变宽,方便将带材导入针辊与承压辊之间,省时省力。当打孔针磨损需要更换针辊时,退松带座轴承B上的螺栓后向上取出针辊即可进行更换,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属于编织袋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广泛用于物料的包装,其制造工艺通常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制袋而成,其织造收卷后成为制作袋子的原始坯料(即通常看到的成卷包装的带材),为了使这种袋子的强度好且具有标识,一般在编织完成后会在外表面进行覆膜和印刷,这样一来最终做好的袋子密封性好但透气性差,将这种带材用于制作水泥袋时,排气性不好,一方面影响灌装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袋重合格率达不到要求。为此,公开号为CN209125960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材打孔装置,当带材通过针辊与承压辊之间时,针辊上的打孔针锥入由承压辊支撑的带材,将带材均匀密布的打出微孔。但是,将带材导入打孔装置时,带材上导入打孔装置的一端由于没有动力牵引,需要扳动摆臂或者松开快速锁紧装置借助手柄将横梁向外翻转,使针辊与承压辊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方便将带材导入针辊与承压辊之间,费时费力;另外,当打孔针磨损后需要更换时,松开快速锁紧装置借助手柄将横梁向外翻转,使翻转座向外翻转,从而带动摆臂随翻转座向外翻转,以方便取出针辊,仍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承压辊、摆臂和打孔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开设有两槽口,所述承压辊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摆臂的下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连接,摆臂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口,所述摆臂的一侧通过缓冲组件与底座连接,另一侧通过推拉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在与摆臂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打孔组件与摆臂活动连接,打孔组件位于两槽口的内侧,打孔组件与承压辊并排设置。所述底座包括两并排设置的立板,槽口开设在立板的顶部,两立板之间并排设有承压杆和三根连接杆。所述打孔组件包括针辊,针辊的端部通过带座轴承B与摆臂连接,针辊的外圆面上设有多个打孔针。多个所述打孔针均布在针辊的外圆面上,且打孔针呈圆锥状。所述摆臂的顶部通过拉簧与底座连接,且拉簧与缓冲组件位于摆臂的同一侧。所述缓冲组件为空气弹簧。所述推拉组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鱼眼轴承与摆臂转动连接,气缸上远离鱼眼轴承的一端通过耳板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固定设在底座上的调节座,调节螺杆旋合在调节座上,调节螺杆上远离摆臂的一端穿过位置显示器后与手轮连接,位置显示器安装在调节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托辊,托辊位于承压辊和打孔组件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需要导入带材时,通过控制阀使气缸活塞杆伸出,在气缸推力和拉簧拉力的作用下,摆臂克服空气弹簧的弹力向承压杆一侧偏转,针辊与承压辊之间的间距变宽,方便将带材导入针辊与承压辊之间,省时省力。当打孔针磨损需要更换针辊时,退松带座轴承B上的螺栓后向上取出针辊即可进行更换,省时省力。有的带材不需要打孔装置进行打孔,此时不用挪开打孔装置,通过托辊支撑带材,避免带材与地面接触弄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除一块立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板,100-槽口,2-承压辊,3-转轴,4-摆臂,5-空气弹簧,6-承压杆,7-针辊,8-拉簧,9-调节螺杆,10-调节座,11-位置显示器,12-手轮,13-连接杆,14-导杆,15-托辊,16-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承压辊2、摆臂4和打孔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开设有两槽口100,所述承压辊2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摆臂4的下端通过转轴3与底座连接,摆臂4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口,所述摆臂4的一侧通过缓冲组件与底座连接,另一侧通过推拉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在与摆臂4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打孔组件与摆臂4活动连接,打孔组件位于两槽口100的内侧,打孔组件与承压辊2并排设置。在使用时,承压辊2的端部通过带座轴承A与底座连接,间距调节组件和推拉组件位于摆臂4的同一侧。所述底座包括两并排设置的立板1,槽口100开设在立板1的顶部,两立板1之间并排安装有承压杆6和三根连接杆13。如图1所示,承压杆6位于底座的左上角,三根连接杆13分别位于底座的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底座上在右上角连接杆13的正下方安装有导杆14,打孔时导杆14对带材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所述打孔组件包括针辊7,针辊7的端部通过带座轴承B与摆臂4连接,针辊7的外圆面上设有有多个打孔针。当带材通过针辊7和承压辊2之间时,针辊7上的打孔针刺入由承压辊2支撑的带材,从而在带材上打出多个小孔。多个所述打孔针均布在针辊7的外圆面上,且打孔针呈圆锥状。打孔针呈圆锥状,调节针辊7与承压辊2之间的间距,可以在带材上打出孔径不同的孔。所述摆臂4的顶部通过拉簧8与底座连接,且拉簧8与缓冲组件位于摆臂4的同一侧。在使用时,拉簧8的一端与摆臂4连接,另一端与承压杆6连接。所述缓冲组件为空气弹簧5。在使用时,空气弹簧5的一端与摆臂4连接,另一端与承压杆6连接。所述推拉组件为气缸16。气缸16通过气管与控制阀连接。所述气缸16的活塞杆通过鱼眼轴承与摆臂4转动连接,气缸16上远离鱼眼轴承的一端通过耳板与底座右下角的连接杆13转动连接。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9和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调节座10,调节螺杆9旋合在调节座10上,调节螺杆9上远离摆臂4的一端穿过位置显示器11后与手轮12连接,位置显示器11安装在调节座10上。位置显示器11也称为计数器,型号有04、09和10可选,可以根据调节螺杆9的螺距选择不同的节距,位置显示器11上的数字直接显示进给量。位置显示器1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托辊15,托辊15位于承压辊2和打孔组件的下方。托辊15用于支撑不需要打孔的带材。本技术所述的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其工作原理或使用过程如下:需要导入带材时,通过控制阀使气缸16活塞杆伸出,在气缸16推力和拉簧8拉力的作用下,摆臂4克服空气弹簧5的弹力向承压杆6一侧偏转,针辊7与承压辊2之间的间距变宽,方便将带材导入针辊7与承压辊2之间,省时省力。成功导入带材后,通过控制阀使气缸16活塞杆缩回,在气缸16拉力和空气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摆臂4克服拉簧8的拉力向承压辊2一侧偏转,并抵靠在调节螺杆9一端,针辊7上的打孔针刺入由承压辊2支撑的带材,在带材上打出小孔。通过手轮12带动调节螺杆9转动,以调节针辊7和承压辊2之间的间距,以便对不同厚度的带材进行打孔,位置显示器11准确显示调节螺杆9的进给量,有助于调节打孔针刺入带材的深度和打孔大小。当打孔针磨损需要更换针辊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承压辊(2)、摆臂(4)和打孔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开设有两槽口(100),所述承压辊(2)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摆臂(4)的下端通过转轴(3)与底座连接,摆臂(4)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口,所述摆臂(4)的一侧通过缓冲组件与底座连接,另一侧通过推拉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在与摆臂(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打孔组件与摆臂(4)活动连接,打孔组件位于两槽口(100)的内侧,打孔组件与承压辊(2)并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承压辊(2)、摆臂(4)和打孔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开设有两槽口(100),所述承压辊(2)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摆臂(4)的下端通过转轴(3)与底座连接,摆臂(4)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口,所述摆臂(4)的一侧通过缓冲组件与底座连接,另一侧通过推拉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在与摆臂(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打孔组件与摆臂(4)活动连接,打孔组件位于两槽口(100)的内侧,打孔组件与承压辊(2)并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并排设置的立板(1),槽口(100)开设在立板(1)的顶部,两立板(1)之间并排设有承压杆(6)和三根连接杆(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组件包括针辊(7),针辊(7)的端部通过带座轴承B与摆臂(4)连接,针辊(7)的外圆面上设有多个打孔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袋带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打孔针均布在针辊(7)的外圆面上,且打孔针呈圆锥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宇,黄书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南塑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