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19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包括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上方的上模板,下模板和上模板组成模腔,模腔内设置有预制件,下模板的顶部两侧一体成型有侧板,侧板的顶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上模板的两侧对应条形凸起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凸起与条形凹槽滑动对接;下模板和上模板的一端均安装有弧形封板,另一端均连接有液压油缸,上模板的顶面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内设置有密封塞。有益效果:通过液压油缸带动下模板和上模板相对移动,使下模板与上模板组成不同尺寸的模腔,且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对接和磁力吸附的方式固定,既使上模板与下模板固定牢固,又便于预制件成型后拆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制件拆模
,具体为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
技术介绍
预制件,故又称PC构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楼板。在装配管状混凝土预制件时需要将多个弧形板拼接成圆管状,而在成型弧形板状的预制件时,需要将其完整的从模腔内拆卸下来,传统的拆模,费事费力,且拆模过程中还可能会影响预制件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包括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上方的上模板,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组成模腔,模腔内设置有预制件,所述下模板的顶部两侧一体成型有侧板,且侧板的顶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包括下模板(1)和设置在下模板(1)上方的上模板(2),所述下模板(1)和上模板(2)组成模腔,模腔内设置有预制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两侧一体成型有侧板(11),且侧板(11)的顶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12),所述上模板(2)的两侧对应条形凸起(12)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凹槽(21),且条形凸起(12)与条形凹槽(21)滑动对接;所述下模板(1)和上模板(2)的一端均安装有弧形封板(3),另一端均连接有液压油缸(7),所述上模板(2)的顶面开设有进料口(4),且进料口(4)内设置有密封塞(5);所述下模板(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架(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包括下模板(1)和设置在下模板(1)上方的上模板(2),所述下模板(1)和上模板(2)组成模腔,模腔内设置有预制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两侧一体成型有侧板(11),且侧板(11)的顶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12),所述上模板(2)的两侧对应条形凸起(12)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凹槽(21),且条形凸起(12)与条形凹槽(21)滑动对接;所述下模板(1)和上模板(2)的一端均安装有弧形封板(3),另一端均连接有液压油缸(7),所述上模板(2)的顶面开设有进料口(4),且进料口(4)内设置有密封塞(5);所述下模板(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架(13),且支架(13)的底部滑动安装有滑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件拆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和上模板(2)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立旦洪振阳叶建丰陆铖葛威朱晨超陈克勤刘剑锋李云国黄玲斌王国怀徐学锋罗艺钟先红胡锡建葛跃梁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东部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