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刮伤的刀具弹性夹头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009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铣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刮伤的刀具弹性夹头件。所述夹头本体包括上端部、下端部、位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分隔凹槽以及贯穿上端部和下端部的插接通孔,所述下端部设置有从外侧壁延伸连通插接通孔和上端部上侧面的第一分割槽,所述上端部设置有从外侧壁延伸连通插接通孔和下端部下侧面的第二分割槽。通过在圆锥面上端边沿和下端边沿以及第一分割槽的外侧边沿设置倒圆角,将与螺盖内侧壁和刀柄内侧壁接触明显的位置均采用倒圆角接触,且为凹弧形,将接触摩擦的损伤降至最低,有效的防止了因刮伤严重出现加工精度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刮伤的刀具弹性夹头件
本技术涉及铣削刀具
,尤其是指一种防刮伤的刀具弹性夹头件。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加工使用的刀具夹持组件一般都是市面上常规的刀柄系统,该类型刀柄一般由刀柄本体、弹性夹头和螺盖相互组合形成,实际使用时刀具先插入弹性夹头随后装入刀柄然后套装旋紧螺盖,组合完成后将刀柄的末端与数控机床主轴上的安装孔对齐插入即可使用。该种刀柄配合刀具进行数控加工过程中,特别是进行较为重载的加工时,刀具会产生高频率的震动,该些震动大部分会经刀具传导至弹性夹头,常规的弹性夹头的外侧边沿均是棱边,这些棱边贴合于螺盖的内侧壁和刀柄的内侧壁,当弹性夹头出现震动时必将螺盖的内侧壁和刀柄的内侧壁刮伤,长时间的剐蹭会给弹性夹头留有可浮动空间,严重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刮伤的刀具弹性夹头件,通过在圆锥面上端边沿和下端边沿以及第一分割槽的外侧边沿设置倒圆角,将与螺盖内侧壁和刀柄内侧壁接触明显的位置均采用倒圆角接触,且为凹弧形,将接触摩擦的损伤降至最低,有效的防止了因刮伤严重出现加工精度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保护点】
1.防刮伤的刀具弹性夹头件,包括夹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本体(1)包括上端部(2)、下端部(3)、位于上端部(2)和下端部(3)之间的分隔凹槽(4)以及贯穿上端部(2)和下端部(3)的插接通孔(5),其中上端部(2)的外侧壁为圆锥面(6),该圆锥面(6)的上端边沿和下端边沿均倒圆角设置,所述下端部(3)设置有从外侧壁延伸连通插接通孔(5)和上端部(2)上侧面的第一分割槽(7),所述上端部(2)设置有从外侧壁延伸连通插接通孔(5)和下端部(3)下侧面的第二分割槽(8),其中第一分割槽(7)与第二分割槽(8)的边沿处均倒圆角设置,该倒圆角为凹弧形,所述分隔凹槽(4)的下端外沿边为倒圆角...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刮伤的刀具弹性夹头件,包括夹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本体(1)包括上端部(2)、下端部(3)、位于上端部(2)和下端部(3)之间的分隔凹槽(4)以及贯穿上端部(2)和下端部(3)的插接通孔(5),其中上端部(2)的外侧壁为圆锥面(6),该圆锥面(6)的上端边沿和下端边沿均倒圆角设置,所述下端部(3)设置有从外侧壁延伸连通插接通孔(5)和上端部(2)上侧面的第一分割槽(7),所述上端部(2)设置有从外侧壁延伸连通插接通孔(5)和下端部(3)下侧面的第二分割槽(8),其中第一分割槽(7)与第二分割槽(8)的边沿处均倒圆角设置,该倒圆角为凹弧形,所述分隔凹槽(4)的下端外沿边为倒圆角设置,该倒圆角为凹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卓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亚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