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95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汽车模具结构,包括底板、上模、下模、顶板以及驱动装置;底板上具有固定架,固定架用于固定下模,在底板的上方具有固定板,固定板用于安装上模,固定板通过多个连接杆与顶板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板通过弹性件连接,另一端穿过顶板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可驱动连接杆下移,从而使上模下移,直到上模与下模相抵接;顶板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弾力计,当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杆下移时,所述弹力计被拉伸,从而将弹力数值显示,使用者通过查看两侧的数值可知道上模的两侧是否保持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
,特别涉及汽车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模具通常包括上模和下模,通过上模与下模相互插接配合形成模具腔,工作时,上模向下移动与下模合模,成型汽车零件,挤压后排出多余的熔液以冷却形成汽车零部件。但现有的技术中,在上模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对其位置进行限定,造成移动过程的稳定性以及水平度差,导致上模模面不易在水平状态,从而影响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模具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上模模面不易在水平状态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汽车模具结构,包括底板、上模、下模、顶板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上具有固定所述下模的固定架,所述底板的上方具有安装所述上模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多个连接杆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定板通过弹性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顶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弾力计,且多个弹力计分别布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杆下移,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上模、下模、顶板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上具有固定所述下模的固定架,所述底板的上方具有安装所述上模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多个连接杆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定板通过弹性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顶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弾力计,且多个弹力计分别布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杆下移,当所述上模压合在所述下模上时,所述弾力计由于被拉伸显示弹力值;当所述弾力计的数值不一致时,通过调节所述固定环压紧所述固定板,从而调整各个弾力计上的弹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上模、下模、顶板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上具有固定所述下模的固定架,所述底板的上方具有安装所述上模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多个连接杆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定板通过弹性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顶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弾力计,且多个弹力计分别布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杆下移,当所述上模压合在所述下模上时,所述弾力计由于被拉伸显示弹力值;当所述弾力计的数值不一致时,通过调节所述固定环压紧所述固定板,从而调整各个弾力计上的弹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所述上端面凹陷形成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安装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形成在所述底板上的多条滑条,多个所述滑条环绕在所述底板外周布置;所述滑条上活动连接有多个滑块,且每两个呈正对布置的滑块分别连接同一根固定杆的两端,多根所述固定杆之间围合形成固定所述下模的固定槽;所述下模固定在固定槽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友芬谭忠林汪友兵张锋良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仕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