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定子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多相自吸式均质乳化泵
本技术属于粉液混合物料乳化分散
,具体涉及一种转定子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多相自吸式均质乳化泵。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粉液物料的混合分散多通过均质乳化泵来完成。实际工作时,粉液预混后的物料经由均质乳化泵的侧壁或端部进入泵腔;由于均质乳化泵泵腔内装有的1到3组对偶咬合的多层定、转子,转子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高切线速度和高频机械效应带来的强劲动能,会使被吸入的预混物料在定、转子狭窄的间隙中受到强烈的机械及液力剪切、离心挤压、液层摩擦、撞击撕裂和湍流等综合作用,从而使不相溶的固相及液相在相应熟工艺和适量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瞬间均匀精细的分散乳化,分散乳化后的物料经由泵体侧壁的排料孔泵出。上述现有结构的操作缺陷在于:由于粉料比重较小,在与液料混合时常会产生挂壁、结球、凝块等现象,这也是为何粉料和液料在进入均质乳化泵之前必须先预混再进入的原因之一。但是,粉料在外部预混时,容易出现粉尘逸散等问题,这显然无法满足现有的企业环保需求。人们也曾考虑将粉料与液料直接泵入或负压吸入均质乳化泵内,从而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端盖(10)以及用于配合定子端盖(10)的转子(20),定子端盖(10)包括端板(11)以及由端板(11)一侧板面同轴凸设的护筒(12),端板(11)处贯穿布置有粉料进口(a)从而连通护筒(12)筒腔,且护筒(12)筒壁处贯穿设置有可供粉料外泄的排料孔(12a);所述转子(20)包括可同轴固接于泵轴(40)上的内板(21),以内板(21)的朝向端板(11)的一侧为内侧,内板(21)的内侧板面处布置有自吸叶轮(22),所述内板(21)板面盖覆于护筒(12)的筒沿和/或内板(21)板缘与护筒(12)筒壁间构成插接配合,从而使得内板(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端盖(10)以及用于配合定子端盖(10)的转子(20),定子端盖(10)包括端板(11)以及由端板(11)一侧板面同轴凸设的护筒(12),端板(11)处贯穿布置有粉料进口(a)从而连通护筒(12)筒腔,且护筒(12)筒壁处贯穿设置有可供粉料外泄的排料孔(12a);所述转子(20)包括可同轴固接于泵轴(40)上的内板(21),以内板(21)的朝向端板(11)的一侧为内侧,内板(21)的内侧板面处布置有自吸叶轮(22),所述内板(21)板面盖覆于护筒(12)的筒沿和/或内板(21)板缘与护筒(12)筒壁间构成插接配合,从而使得内板(21)内侧板面、护筒(12)筒壁及端板(11)共同围合形成可供粉料吸入及暂存的粉料自吸腔;所述转子(20)还包括环板(23),以环板(23)的朝向端板(11)的一侧为内侧,环板(23)内侧板面凸设有外叶轮(24),内板(21)外侧板面同轴固定于环板(23)处的外叶轮(24)上,且内板(21)外侧板面与环板(23)内侧板面之间存有可供液料行进的配合间隙;所述外叶轮(24)与自吸叶轮(22)彼此旋向相同,且外叶轮(24)的叶片沿护筒(12)外壁向端板(11)方向延伸,从而形成用于分散物料的分散翼(2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叶轮(22)及外叶轮(24)的叶片均沿内板(21)周向依序均布,从而形成涡卷状轮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排料孔(12a)沿护筒(12)周向依序均布;排料孔(12a)为长方孔且孔型长度方向平行内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曹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尚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