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76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滤芯、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壳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设在外腔体的内部,内腔体上具有多个出气口,出气口将内腔体和外腔体连通;滤芯设置在内腔体或外腔体内;第一通道将内腔体与外界连通;第二通道将外腔体与外界连通。本实施例中,由于内腔体与外腔体是通过多个出气口连通的,因此,在空气自内腔体流向外腔体时,或空气自外腔体流向内腔体时,空气需要流经多个出气口,而在此过程中,空气需要流经滤芯的大部分区域以流经多个出气口,因此,通过多个出气口能够大大的提高滤芯的使用区域,过滤效果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技术介绍
一些空气滤清器,滤芯设置在壳体内,通过一个进气通道和一个出气通道将壳体与外界连通,空气自进气通道进入壳体,经滤芯过滤后经出气通道流出壳体,但是此种结构的空气滤清器对滤芯的使用不平衡、不充分,不能很好的应用滤芯的功用,导致过滤效率低,过滤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滤芯使用充分,过滤效率高。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腔体设在所述外腔体的内部,所述内腔体上具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将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连通;滤芯,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或所述外腔体内;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将所述内腔体与外界连通;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外腔体与外界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内腔体形成于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外腔体由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围合形成,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呈圆柱状,多个所述出气口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内壳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包括端盖和内壳,内壳沿其轴向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端盖密封盖设在所述内壳上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内壳围合形成所述内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开设在所述端盖上。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呈圆柱状,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具有敞口,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密封连接并能够使所述敞口被密封封盖。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形成连接部,所述外壳体开设有敞口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连接部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呈环形,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外壳体与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的外侧壁上沿其径向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棱,所述第二通道的外侧壁上沿其径向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棱。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位于外腔体内,滤芯安装在内腔体或外腔体内,内腔体上具有多个出气口,多个出气口与外腔体连通,第一通道将内腔体与外界连通,第二通道将外腔体与外界连通,由于内腔体与外腔体是通过多个出气口连通的,因此,在空气自内腔体流向外腔体时,或空气自外腔体流向内腔体时,空气需要流经多个出气口,而在此过程中,空气需要流经滤芯的大部分区域以流经多个出气口,因此,通过多个出气口能够大大的提高滤芯的使用区域,过滤效果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为内部不可见轮廓线;图2为图1中的空气滤清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壳体;101、内腔体;1011、出气口;102、外腔体;110、外壳体;111、敞口;120、内壳体;121、端盖;122、内壳;123、连接部;200、滤芯;300、第一通道;310、第一环形凸棱;400、第二通道;410、第二环形凸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以及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100、滤芯200、第一通道300以及第二通道400,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0具有内腔体101和外腔体102,内腔体101上具有多个出气口1011,多个出气口1011将内腔体101与外腔体102连通,滤芯200设置在内腔体101内或外腔体102内,第一通道300将内腔体101与外界连通,第二通道400将外腔体102与外界连通,由于内腔体101与外腔体102是通过多个出气口1011连通的,因此,在空气自内腔体101流向外腔体102时,或空气自外腔体102流向内腔体101时,空气需要流经多个出气口1011,而在此过程中,空气需要流经滤芯200的大部分区域以流经多个出气口1011,因此,通过多个出气口1011能够大大的提高滤芯200的使用区域,过滤效果更高。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滤芯200优选为设置在内腔体101内,第一通道300为进气通道,用于向内腔体101内输入空气,第二通道400为出气通道,用于将外腔体102内的空气输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空气自第一通道300流入内腔体101,由于内腔体101与外腔体102通过多个出气口1011连通,因此空气自内腔体101流向外腔体102时,需要自第一通道300流向多个出气口1011,而此过程中,空气流经了内腔体101的大部分区域,从而空气流经了滤芯200的大部分区域,从而通过多个出气口1011能够大大的提高滤芯200的使用区域,过滤效果更高。在某些实施例中,滤芯200设置在外腔体102内,第一通道300为进气通道,用于向内腔体101内输入空气,第二通道400为出气通道,用于将外腔体102内的空气输出。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同样因为具有多个出气口1011,能够像上述实施例中空气滤清器一样,滤芯200使用充分,过滤效率高。在某些实施例中,滤芯200设置在外腔体102内,第一通道300为出气通道,用于将内腔体101内的空气输出,第二通道400为进气通道,用于向外腔体102内输入空气。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同样因为具有多个出气口1011,能够像上述实施例中空气滤清器一样,滤芯200使用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腔体设在所述外腔体的内部,所述内腔体上具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将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连通;/n滤芯,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或所述外腔体内;/n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将所述内腔体与外界连通;以及/n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外腔体与外界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腔体设在所述外腔体的内部,所述内腔体上具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将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连通;
滤芯,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或所述外腔体内;
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将所述内腔体与外界连通;以及
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外腔体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内腔体形成于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外腔体由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围合形成,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内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呈圆柱状,多个所述出气口开设在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内壳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端盖和内壳,内壳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碧王安闽姚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氢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