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多棱动筋针
本技术涉及理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多棱动筋针。
技术介绍
在现代针灸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针法,会用到不同的针具,如毫针、滞动针和多棱针等。其中,毫针就是最为常见的和传统的针灸针具,医生在给患者治疗时,将毫针的端部部分插入患者肌肤,利用刺激疗法刺激病患处穴位;而多棱针是针体为多棱结构的针具,其主要是对病患处肌肤进行轻微的拉动,常见的具有弯钩的针具为锋钩针;而滞动针是后期新专利技术的一种以增加针体滞感的一种针具,使用方法特殊,可以很好地松解局部软组织,达到治疗和缓解软组织的疼痛。但是,现有的上述几种针具都需要在不同针法治疗时使用对应的针具,因此,医生需要随身携带多种器械,十分麻烦,而在治疗过程中切换针具,多次进针,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浪费资源,又可能会耽误治疗;虽然后期专利技术的了滞动针,但是滞动针由于其特殊的结构,需要对针身进行特殊凹槽制作,针体不可能很细,成本较高,设计和制造工艺复杂。现有技术中,专利号“201720445725.0”,专利名称为《用于松筋治疗的动筋针》中公开了一种动筋针,其集毫针、锋钩针和滞动针三者的优点于一身;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技术人员发现如果仅仅是采用棱柱的针身治疗时的附着力较小,起不到治疗的目的,或者治疗效果不太明显,刺激小,因此,基于这一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又对该动筋针做了进一步的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毫针、多棱针和滞动针为一体、附着力大、治疗效果显著的螺旋多棱动筋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螺旋多棱动筋针,该动筋针包括:针柄;固连于所述针柄前端的针身;所述针身远离所述针柄一端形成有针尖;所述针尖呈由针身一端至远离针身一端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结构;所述针身整体为棱柱体,且所述针身沿其轴向螺旋延伸;所述针身的棱数≥3。进一步的,所述针身的长度为40mm~75mm。进一步的,所述针柄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针身的截面尺寸。进一步的,所述针柄的周向缠绕有金属丝。进一步的,所述针身为五棱柱。进一步的,所述针身的螺距为3mm,导程为15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螺旋多棱动筋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动筋针改良了针尾部结构,其在棱柱的基础上加上了螺旋结构,能够增大附着力,增加治疗刺激度,提高治疗效果;本技术的动筋针针柄、针身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针尾部优选为五棱柱,取材方便,加工便捷,制造成本得到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多棱动筋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多棱动筋针的针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多棱动筋针的针身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针柄;2、针身;3、针尖;101、金属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3所示;本技术的螺旋多棱动筋针,该动筋针包括:针柄1;固连于针柄1前端的针身2;针身2远离针柄1一端形成有针尖3;针尖3呈由针身2一端至远离针身2一端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结构;针身2整体为棱柱体,且针身2沿其轴向螺旋延伸;针身2的棱数≥3。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毫针、多棱针和滞动针为一体的动筋针结构,其包括用于手持的针柄1,以及一体成型于针柄1前端的针身2,同时,针身2的端部具有圆锥结构的针尖3。针身2和针尖3为医生进行治疗时的主要部位。治疗时,利用此针尖3刺入病患处肌肤,再者,针身2的直径大于针尖3的圆截面直径,在治疗期当针尖3刺入病患处肌肤后,医生继续进针,将部分针身2刺入肌肤,增大刺激感,有助于治疗。而本实施例的针身2采用棱柱结构,且棱柱以螺旋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进针后,能够有效提高抓持力,在治疗时,医生提拉患者患处皮肤具有更好的附着力,如此反复提拉,增大刺激量,增强刺激病灶局部组织。同时,可以利用针身2沿同一方向捻转,将局部组织如肌纤维或肌筋膜等缠绕在针身2上,达到不同的针法治疗效果。该种沿同一方向捻转的治疗手法与现有技术中的滞动针类似,起到了增大磁力量,使患者局部组织松懈的治疗效果。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针身2的长度为40mm~75mm。具体的规格如下表:规格针身长度(mm)五/六棱截面直径(mm)1.5寸400.32.0寸500.33.0寸750.3另外,加工时为了区别针柄1和针身2,以及方便医生手持针柄1,本实施例中的针柄1的截面尺寸大于针身2的截面尺寸。同时,需要在针柄1的周向缠绕金属丝10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介绍了针身2采用棱柱结构,而棱柱的棱数≥3(可以是三棱到N棱)。但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临床使用发现,针身2为五棱柱,是最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加工时,动筋针整体选材为五棱柱,并且按照图纸要求打磨出针柄1和针身2,并利用加工机器将针身2螺旋,形成为五棱螺旋结构,最后打磨针头部,打磨出的成品再在针柄1上缠绕金属丝101。根据不同的治疗要求,本实施例的动筋针可以是多种规格,针身的长度范围在40mm~75mm之间(具体规格详见上述表格)。而针身2的截面直径统一为0.3mm。医生根据自身的治疗要求,可以加工多种规格的动筋针,该部分在申请人的在先申请中有提及,该处不再赘述。当针身2选用五棱螺旋结构时,针身2的螺距为3mm,导程为15mm。参见图2至图3所示,作为拓展性的实施方式:上述介绍了针柄1、针身2为一体成型结构,但是在特殊加工条件下,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的,并且根据实际临床要求和使用要求,针柄1的结构也并非一定与针身2一致,即当针身2选用五棱柱结构时,针柄1可以选用三棱柱或者圆柱,因为针柄1主要是医生手持的部位,没有过多的要求,只需要考虑到针柄1和针身2的连接处由于不同结构导致的连接过渡结构即可,一般两者为不同结构、不同尺寸时,需要保证连接处平滑,因此,以圆弧过渡或者螺旋过渡的方式较多。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针身2也可以采用普通棱柱的形式,即没有旋转,也是可以满足上述治疗要求的。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当人体经络不通时,会引起局部组织发生疼痛,而经络通常疼痛便会消失。现代西医学也认为“通则不松、松则不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螺旋多棱动筋针,其特征在于,该动筋针包括:/n针柄(1);/n固连于所述针柄(1)前端的针身(2);/n所述针身(2)远离所述针柄(1)一端形成有针尖(3);/n所述针尖(3)呈由针身(2)一端至远离针身(2)一端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结构;/n所述针身(2)整体为棱柱体,且所述针身(2)沿其轴向螺旋延伸;/n所述针身(2)的棱数≥3。/n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多棱动筋针,其特征在于,该动筋针包括:
针柄(1);
固连于所述针柄(1)前端的针身(2);
所述针身(2)远离所述针柄(1)一端形成有针尖(3);
所述针尖(3)呈由针身(2)一端至远离针身(2)一端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结构;
所述针身(2)整体为棱柱体,且所述针身(2)沿其轴向螺旋延伸;
所述针身(2)的棱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多棱动筋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2)的长度为40mm~75m...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