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肠吸引活检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
,特指一种直肠吸引活检导管。
技术介绍
直肠吸引活检导管是对可疑病进行组织取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和制定治疗方案,了解病变的发展趋势判断疾病预后,在临床上最常用于确定直肠异常原因的重要工具,有助于诊断筛选测试中发现问题。以往的直肠吸引活检导管对于超短段型巨结肠的病变在操作上很难明确诊断,要取不同高度的直肠粘膜检查,必须重复吸取,不仅会导致粘膜组织损伤,而且影响了再次吸取粘膜的检测准确性,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肠吸引活检导管,带有一次性活检舱,可以彻底杜绝交叉感染,活检舱上设有刻度线,手柄内设有角度调节盘,确保了手术的精准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肠吸引活检导管,包括一次性活检舱与手柄组件,一次性活检舱包括管头与管尾,管头与管尾对应连接,并成型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刀片和密封圈,管头一侧设有活检孔,刀片与活检孔对应设置,手柄组件包括导管一、导管二、手柄、扣手、弹簧、吸气管、注射器与角度调节盘,导管一的一端穿于空腔内并与刀片对应,导管一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于导管二的一端,导管二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连接于吸气管的一端,吸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注射器,角度调节盘固定于连接管上,扣手铰接于手柄上,扣手的上部连接于导管二,扣手的侧部连接于弹簧底部,弹簧顶部限位于手柄的盲孔内。进一步而言,所述一次性活检舱采用聚甲醛材料制成,一次性活检舱的表面上设有刻度线,管头采用圆头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肠吸引活检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活检舱与手柄组件,所述一次性活检舱包括管头(1)与管尾(5),所述管头(1)与管尾(5)对应连接,并成型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刀片(8)和密封圈(3),所述管头(1)一侧设有活检孔(15),所述刀片(8)与活检孔(15)对应设置,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导管一(14)、导管二(9)、手柄(2)、扣手(6)、弹簧(10)、吸气管(11)、注射器(12)与角度调节盘(13),所述导管一(14)的一端穿于空腔内并与刀片(8)对应,所述导管一(1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7)连接于导管二(9)的一端,所述导管二(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16)连接于吸气管(11)的一端,所述吸气管(11)的另一端连接于注射器(12),所述角度调节盘(13)固定于连接管(7)上,所述扣手(6)铰接于手柄(2)上,所述扣手(6)的上部连接于导管二(9),所述扣手(6)的侧部连接于弹簧(10)底部,所述弹簧(10)顶部限位于手柄(2)的盲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肠吸引活检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活检舱与手柄组件,所述一次性活检舱包括管头(1)与管尾(5),所述管头(1)与管尾(5)对应连接,并成型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刀片(8)和密封圈(3),所述管头(1)一侧设有活检孔(15),所述刀片(8)与活检孔(15)对应设置,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导管一(14)、导管二(9)、手柄(2)、扣手(6)、弹簧(10)、吸气管(11)、注射器(12)与角度调节盘(13),所述导管一(14)的一端穿于空腔内并与刀片(8)对应,所述导管一(1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7)连接于导管二(9)的一端,所述导管二(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16)连接于吸气管(11)的一端,所述吸气管(11)的另一端连接于注射器(12),所述角度调节盘(13)固定于连接管(7)上,所述扣手(6)铰接于手柄(2)上,所述扣手(6)的上部连接于导管二(9),所述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柏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