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带组件及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54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头带组件及面罩。该头带组件用于将面罩主体固定在头部,头带组件在平铺状态下为平面结构;头带组件包括头戴部以及用于连接面罩主体和头戴部的连接部;头戴部包括顶头带和后头带,顶头带用于与头顶侧相贴合,后头带用于与头后侧相贴合;顶头带包括两个子顶带,两个子顶带可释放地连接,以调节顶头带的长度。利用该头带组件,能够提高面罩与使用者头部的贴合度,使得该头带组件兼具良好的佩戴牢固性和舒适度,使得该头带组件可以与不同使用者相适配。另外,该头带组件平铺后呈二维平面结构,因此构建、制作该头带组件的工艺较为简单、成本低廉。该面罩包括上述头带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带组件及面罩
本技术涉及面罩
,尤其涉及一种头带组件及面罩。
技术介绍
头带组件起着将面罩固定在使用者头部的作用。由于个体间头部结构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头带组件有良好的可调性、适应性,以使面罩在具有良好的佩戴牢固性的同时,兼具舒适性、贴合性。现有的头带组件包括皇冠型头带组件,皇冠型头带组件包括头戴部以及用于连接面罩主体和头戴部的连接部,头戴部用于与使用者头顶侧相贴合,因此皇冠型头带组件可以与无前额支撑的面罩主体相适配。然而,由于现有的皇冠型头带组件的头戴部为不可调节的固定结构,又由于不同使用者的头部尺寸、头顶侧弧度均存在差异,因此现有的皇冠型头带组件无法与不同使用者相适配,造成面罩的贴合度、舒适度下降,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头带组件及面罩。该头带组件具有良好的可调性,使其兼具良好的佩戴牢固性、贴合度和舒适度,可以与不同使用者相适配。另外,该头带组件平铺后呈二维平面结构,因此构建、制作该头带组件的工艺较为简单、成本低廉。且该头带组件包括头戴部,因此可以与无前额支撑的面罩主体相适配。下文中的构造均是对头带组件平铺状态下的描述。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头带组件,用于将面罩主体固定在头部,所述头带组件在平铺状态下为平面结构;所述头带组件包括头戴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面罩主体和所述头戴部的连接部;所述头戴部包括顶头带和后头带,所述顶头带用于与头顶侧相贴合,所述后头带用于与头后侧相贴合;所述顶头带包括两个子顶带,两个所述子顶带可释放地连接,以调节所述顶头带的长度。利用该头带组件,有利于提高头带组件与使用者头部的贴合度,使得该头带组件兼具良好的佩戴牢固性和舒适度,使得本申请的头带组件可以与不同使用者相适配,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另外,该头带组件平铺后呈二维平面结构,因此构建、制作该头带组件的工艺较为简单、成本低廉。且该头带组件包括头戴部,因此可以与无前额支撑的面罩主体相适配。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子顶带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的一端呈等腰梯形状,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提高连接处的牢固度,从而避免子顶带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发生断裂,有利于提高头带组件的使用寿命。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子顶带的宽度逐渐减小。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提高连接处的牢固度,从而避免子顶带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发生断裂,有利于提高头带组件的使用寿命。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子顶带长度相等。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减少制造过程中头带组件的装配件数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另外,长度相等的子顶带有利于力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子顶带的长度不同。通过该实施方式,使得可释放连接处从头顶侧移至头侧,有利于使用者更好地观察连接处的连接情况,从而有利于简化穿戴面罩的过程,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子顶带间的夹角在40至60度之间。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使顶头带与大部分使用者的头顶侧贴合。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子顶带间的夹角在50至55度之间。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上头带和两个下头带;两个所述上头带位于所述头戴部的两侧,两个所述下头带位于所述头戴部的两侧;所述上头带的一端和所述下头带的一端与所述后头带固定连接,所述上头带的另一端和所述下头带的另一端与所述面罩主体可释放地连接;所述顶头带与所述上头带固定连接。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调节后头带与面罩主体之间的距离,使得该距离与与使用者的头部参数相适配;避免后头带与面罩主体之间的距离过大而导致面罩脱离头部;也避免后头带与面罩主体之间的距离过小而导致面罩过于紧绷,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且可以简化头带组件的三维结构,有利于节约材料,也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佩戴体验。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头带间的夹角在130至150度之间。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使下头带与大部分使用者的头顶侧贴合。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下头带间的夹角在138至142度之间。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头带包括侧部带和后部带;所述后部带的一端与所述后头带固定连接,所述后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侧部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侧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面罩主体可释放地连接;所述子顶带固定在所述侧部带靠近所述后部带一端,并位于所述侧部带的远离所述下头带的侧边上。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调节侧部带的使用长度,从而使侧部带可与多数使用者的头部贴合,从而提高面罩的佩戴牢固性和舒适性。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带和所述子顶带间的夹角在80至110度之间。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使顶头带与大部分使用者的头顶侧贴合。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带和所述子顶带间的夹角在85至95度之间。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后部带间的夹角在55至75度之间。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使上头带、顶头带与大部分使用者的头顶侧贴合。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后部带间的夹角在65至70度之间。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带的靠近所述下头带的侧边和所述后部带的靠近所述下头带的侧边平滑连接。平滑连接可以避免应力集中,从而避免侧部带和后部带间的连接处发生断裂,有利于提高头带组件的使用寿命。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带的靠近所述下头带的侧边的下侧面和所述后部带的靠近所述下头带的侧边通过第一圆弧平滑连接,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在130至150毫米之间。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使侧部带的下侧面和后部带的下侧面平滑连接。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在140至145毫米之间。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头带、所述后头带、所述下头带平滑连接。平滑连接可以避免应力集中,从而避免上头带与后头带的连接处、后头带与下头带的连接处发生断裂,有利于提高头带组件的使用寿命。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头带包括第二圆弧,所述上头带和所述下头带分别与所述后头带的靠近所述第二圆弧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在20至30毫米之间。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使上头带与后头带、后头带与下头带平滑连接。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在23至27毫米之间。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头带包括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头带连接。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陷呈圆弧状,所述第一凹陷的半径在30至45毫米之间。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陷的半径在35至40毫米之间。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头带还包括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头带连接。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陷呈圆弧状,所述第二凹陷的半径在10至16毫米之间。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带组件,用于将面罩主体固定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组件在平铺状态下为平面结构;所述头带组件包括头戴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面罩主体和所述头戴部的连接部;所述头戴部包括顶头带和后头带,所述顶头带用于与头顶侧相贴合,所述后头带用于与头后侧相贴合;所述顶头带包括两个子顶带,两个所述子顶带可释放地连接,以调节所述顶头带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带组件,用于将面罩主体固定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组件在平铺状态下为平面结构;所述头带组件包括头戴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面罩主体和所述头戴部的连接部;所述头戴部包括顶头带和后头带,所述顶头带用于与头顶侧相贴合,所述后头带用于与头后侧相贴合;所述顶头带包括两个子顶带,两个所述子顶带可释放地连接,以调节所述顶头带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子顶带的宽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平铺状态下,两个所述子顶带间的夹角在40至6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上头带和两个下头带;两个所述上头带位于所述头戴部的两侧,两个所述下头带位于所述头戴部的两侧;所述上头带的一端和所述下头带的一端与所述后头带固定连接,所述上头带的另一端和所述下头带的另一端与所述面罩主体可释放地连接;所述顶头带与所述上头带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平铺状态下,两个所述下头带间的夹角在130至150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头带包括侧部带和后部带;所述后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翔庄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