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光漆面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53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亮光漆面羽绒服,包括由上衣身组成的羽绒服本体、以及设置于上衣身的衣袖,上衣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领口;上衣身的中部通过暗扣活动相接;衣袖的袖口处均匹配设置有松紧带;羽绒服本体包括面料层、设于面料层内侧的内衬层;面料层与内衬层之间设置有羽绒填充层;面料层包括亮光漆层、防水层;亮光漆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尼龙布层;防水层通过吸水层与羽绒填充层相连接;羽绒填充层的底面设置有吸汗层;内衬层包括吸汗层、保温层;吸汗层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透气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防水防风性好,能避免跑绒现象;而且面料的舒适性以及韧性好,消费者穿着更加舒适性,同时实现了新颖感、潮流感等多视觉效果,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亮光漆面羽绒服
本技术涉及一种羽绒服,尤其涉及一种亮光漆面羽绒服。
技术介绍
羽绒服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羽绒服保暖性最好。多为寒冷地区的人们穿着,也为极地考察人员所常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羽绒服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面料的舒适性以及韧性较差,存在一定的跑绒现象,不能有效的改善传统羽绒服的形状横条以及传统的视觉感,不能实现新颖感、潮流感等多视觉的效果体现,同时防水防风性能差,影响了穿着的舒适性与保暖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亮光漆面羽绒服。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亮光漆面羽绒服,包括由上衣身组成的羽绒服本体、以及设置于上衣身的衣袖,上衣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领口;上衣身的中部通过暗扣活动相接;衣袖的袖口处均匹配设置有松紧带;羽绒服本体包括面料层、设于面料层内侧的内衬层;面料层与内衬层之间设置有羽绒填充层;面料层包括亮光漆层、防水层;亮光漆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尼龙布层;防水层通过吸水层与羽绒填充层相连接;羽绒填充层的底面设置有吸汗层;内衬层包括吸汗层、保温层;吸汗层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透气膜。进一步地,羽绒填充层包括顺序拼接在一起的羽绒单元;羽绒单元包括胆布包、均布在胆布包内的填充腔以及填充在填充腔内的羽绒。进一步地,防水层由30~50D涤纶或尼龙纱线组成,防水层的厚度为0.4-0.6mm。进一步地,吸水层的材质为吸水树脂。进一步地,吸汗层由涤纶纤维纱线和聚酰胺纤维纱线组成。进一步地,透气膜为聚四氟乙烯薄膜。进一步地,保温层的材质为高发泡聚乙烯。进一步地,领口包括若干领瓣,若干领瓣沿领口8呈周向分布,两两领瓣之间均竖直设置有呈编织的松紧带;领瓣均为由内向外凸的弧形结构。本技术不仅防水防风性好,能够避免跑绒现象;而且面料的舒适性以及韧性好,表面较为平整,消费者穿着更加舒适性,同时实现了新颖感、潮流感等多视觉的效果体现,提高了美观度,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适于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羽绒服本体的面料组成图。图中:1、亮光漆层;2、尼龙布层;3、防水层;4、二号电磁阀;5、透气膜;6、吸汗层;7、保温层;8、领口;9、松紧带;10、暗扣;12、吸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亮光漆面羽绒服,包括由上衣身组成的羽绒服本体、以及设置于上衣身的衣袖,上衣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领口8;上衣身的中部通过暗扣10活动相接;衣袖的袖口处均匹配设置有松紧带9;袖口松紧带9设计,防风性能好,更保暖。羽绒服本体包括面料层、设于面料层内侧的内衬层;面料层与内衬层之间设置有羽绒填充层4;面料层包括亮光漆层1、防水层3;亮光漆层1与防水层3之间设置有尼龙布层2;防水层3通过吸水层12与羽绒填充层4相连接;羽绒填充层4的底面设置有吸汗层6;亮光漆层1提高了美观度,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而且亮光漆层1还具有防水防风功能,保暖性能更佳。内衬层包括吸汗层6、保温层7;吸汗层6与保温层7之间设置有透气膜5。透气膜5为聚四氟乙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层实现了长时间地保持稳定的防水和排汗汽性能;在提高对外的阻止雨水性能的同时,又增强了对内排出人体汗汽的性能,使得织物面料具有更佳舒适性能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大大提高了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的弹性,使服装衣服在高强运动和极端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羽绒填充层4包括顺序拼接在一起的羽绒单元;羽绒单元包括胆布包、均布在胆布包内的填充腔以及填充在填充腔内的羽绒。胆布包为20D双层尼龙免绗缝面料,经压光处理,充绒后,有效的防止羽绒从传统面料缝线等部位钻出。使用在胆布包内填充羽绒后固定在内衬层与面料层之间而不是直接在其中填充羽绒,使用这种方式,胆布包可以实现批量生产,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胆布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压线,能够使羽绒服面料各处的保暖性能保持一致,且在填充羽绒后整体的厚度比较均匀,保持整体平整度,提高穿着的舒适性和美观度。对于消费者而言,当羽绒服保温效果变差后,可以直接更换新的胆布包,既能够降低更换成本,而且在翻新过程中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来的版型。防水层3由30~50D涤纶或尼龙纱线组成,防水层3的厚度为0.4-0.6mm。表层的防水层3可以使用服装面料具有防水效果,即便泼到水也不会潮湿,为人们在外出行提供了方便。防水层3采用30~50D涤纶或尼龙纱线作为原料编织,手感舒适、表面经防泼水处理后,遇到雨水时,雨水呈水珠滚落,防水性能好。吸水层12的材质为吸水树脂。通过设置吸水层12,可以当孩子将水泼在羽绒服本体上的时候,将水吸入吸水层12内部,从而避免羽绒服本体被水泼了出现难干的现象。吸汗层6由涤纶纤维纱线和聚酰胺纤维纱线组成。吸汗层由涤纶纤维纱线和聚酰胺纤维纱线经混纺编织而成,给人舒适的感觉,具有防水、防风、导湿透气的功能,可以高效的排出汗水,使穿着不觉得闷热。保温层7的材质为高发泡聚乙烯。高发泡聚乙烯能防止热能从羽绒服本体内部散出,从而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领口8包括若干领瓣,若干领瓣沿领口8呈周向分布,两两领瓣之间均竖直设置有呈编织的松紧带;领瓣均为由内向外凸的弧形结构。当使用者穿戴时每个领瓣竖立使得整个高领呈竖直状态,由于每个领瓣是向外凸的弧形结构因此高领呈蓬松状态,相对于传统的羽绒服拉链将高领拉起后对使用者的颈部产生束缚,而本设计不会对使用者颈部产生束缚,穿着较为舒适。松紧带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束缚于每两个领瓣之间,使得领瓣不会坍塌,有利于提高领瓣树立的持久性;本技术通过在尼龙面料上喷亮光漆,即提高了面料的防水防风性能,而且还提高了衣物的美观度和舒适性,更加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要求;通过设置胆布包,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作效率;对于消费者而言,翻新更加方便,兼顾了美观与保温。此外,本设计结构简单、加工便捷,可广泛适用于各羽绒服。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亮光漆面羽绒服,包括由上衣身组成的羽绒服本体、以及设置于上衣身的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领口(8);上衣身的中部通过暗扣(10)活动相接;所述衣袖的袖口处均匹配设置有松紧带(9);/n所述羽绒服本体包括面料层、设于面料层内侧的内衬层;所述面料层与内衬层之间设置有羽绒填充层(4);面料层包括亮光漆层(1)、防水层(3);所述亮光漆层(1)与防水层(3)之间设置有尼龙布层(2);所述防水层(3)通过吸水层(12)与羽绒填充层(4)相连接;所述羽绒填充层(4)的底面设置有吸汗层(6);/n所述内衬层包括吸汗层(6)、保温层(7);所述吸汗层(6)与保温层(7)之间设置有透气膜(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亮光漆面羽绒服,包括由上衣身组成的羽绒服本体、以及设置于上衣身的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领口(8);上衣身的中部通过暗扣(10)活动相接;所述衣袖的袖口处均匹配设置有松紧带(9);
所述羽绒服本体包括面料层、设于面料层内侧的内衬层;所述面料层与内衬层之间设置有羽绒填充层(4);面料层包括亮光漆层(1)、防水层(3);所述亮光漆层(1)与防水层(3)之间设置有尼龙布层(2);所述防水层(3)通过吸水层(12)与羽绒填充层(4)相连接;所述羽绒填充层(4)的底面设置有吸汗层(6);
所述内衬层包括吸汗层(6)、保温层(7);所述吸汗层(6)与保温层(7)之间设置有透气膜(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光漆面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填充层(4)包括顺序拼接在一起的羽绒单元;所述羽绒单元包括胆布包、均布在胆布包内的填充腔以及填充在填充腔内的羽绒。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石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允祯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