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26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涉及服装服饰,旨在解决棉衣中的棉花或者鸭绒在雨水会吸水,洗衣机脱水时会将棉花或者鸭绒甩至一团的情况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套、内胆以及接触层,所述内胆可拆卸连接在外套的内侧,所述接触层可拆卸连接在内胆的内侧,所述外套的袖口处缝合连接有加长部,所述加长部翻折后与接触层的袖口处内侧可拆卸连接,所述加长部通过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经纬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无需对棉衣中的棉花或者鸭绒进行清洗亦可清洁棉衣,令棉衣保持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
本技术涉及服装服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
技术介绍
棉衣是为了御寒,中间絮上了棉花等保温材料的衣服。棉衣中有大量的棉花或者鸭绒,所以能吸收很多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其产生热交换,人身上的热量就不容易逃跑了,人就会感到温暖。但是恰巧就是由于棉衣中有大量的棉花或者鸭绒,从而导致棉衣在变脏以后无法直接丢入到洗衣机内进行清洗,由于棉衣中的棉花或者鸭绒在雨水会吸水,洗衣机脱水时会将棉花或者鸭绒甩至一团的情况,继而导致棉衣跑面的情况出现。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无需对棉衣中的棉花或者鸭绒进行清洗亦可清洁棉衣,令棉衣保持干净。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包括外套、内胆以及接触层,所述内胆可拆卸连接在外套的内侧,所述接触层可拆卸连接在内胆的内侧,所述外套的袖口处缝合连接有加长部,所述加长部翻折后与接触层的袖口处内侧可拆卸连接,所述加长部通过抗拉纱线一和抗拉纱线二经纬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套、内胆以及接触层,从而使得当棉衣需要进行清洗的时候,人们能够对外套、内胆以及接触层进行拆卸,从而使得外套和接触层能够从内胆上拆卸下来,而后人们只需要对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外套以及与人体接触的接触层进行清洗即可,而后在清洗晒干以后能够再使得外套、接触层与内胆进行连接,之后再对加长部进行翻折,令加长部翻折后与接触层的袖口处内侧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加长部能够对人们的袖口处进行保护,使得不易弄脏接触层袖口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的内侧缝合连接有若干子扣一,所述内胆的外侧缝合连接有若干与子扣一配合的母扣一,所述内胆的内侧缝合连接有若干子扣二,所述接触层的外侧缝合连接有若干与子扣二配合的母扣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子扣一、子扣二、母扣一和母扣二,从而使得外套和接触层需要与内胆进行连接的时候,只需要通过子扣一、子扣二、母扣一和母扣二即可令外套、接触层与内胆进行连接,方便人们进行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层采用莫代尔纤维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接触层采用莫代尔纤维材质,从而使得接触层在人们触摸的时候具有较好的手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拉纱线一包括芯层一、设在芯层一外侧的抗菌层以及缠绕于抗菌层外侧的锦纶纤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抗菌层,从而使得其能够令抗拉纱线一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而锦纶纤维层能够使抗拉纱线一的外侧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层一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抗菌层由相互相反螺旋缠绕在芯层一外侧的竹炭纤维和银纤维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抗菌层由相互相反螺旋缠绕在芯层一外侧的竹炭纤维和银纤维组成,从而使得抗菌层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而且能够有效增强抗拉纱线一的抗拉效果,由于芯层一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从而使得芯层一具有较好的弹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拉纱线二包括芯层二、缠绕于芯层二外侧的甲壳素纤维层以及缠绕于甲壳素纤维层外侧的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甲壳素纤维层,从而使得抗拉纱线二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而通过设置耐磨层,从而使得抗拉纱线二在日常使用时不易发生被磨损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层二由若干棉中空纱和若干异形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层由相互加捻的碳纤维和麻纤维组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的领口处缝合连接有帽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外套、内胆以及接触层,从而使得当棉衣需要进行清洗的时候,人们能够对外套、内胆以及接触层进行拆卸,从而使得外套和接触层能够从内胆上拆卸下来,而后人们只需要对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外套以及与人体接触的接触层进行清洗即可,而后在清洗晒干以后能够再使得外套、接触层与内胆进行连接,之后再对加长部进行翻折,令加长部翻折后与接触层的袖口处内侧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加长部能够对人们的袖口处进行保护,使得不易弄脏接触层袖口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接触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加长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抗拉纱线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抗拉纱线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套;2、帽子;3、内胆;4、接触层;5、抗拉纱线一;6、抗拉纱线二;7、加长部;8、芯层一;9、涤纶纤维;10、竹炭纤维;11、银纤维;12、抗菌层;13、锦纶纤维层;14、芯层二;15、棉中空纱;16、异形氨纶纤维;17、甲壳素纤维层;18、耐磨层;19、碳纤维;20、麻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包括外套1、内胆3以及采用莫代尔纤维材质的接触层4,外套1的领口处缝合连接有帽子2。如图1、2和3所示,内胆3可拆卸连接在外套1的内侧,接触层4可拆卸连接在内胆3的内侧,外套1的内侧缝合连接有若干子扣一,内胆3的外侧缝合连接有若干与子扣一配合的母扣一,内胆3的内侧缝合连接有若干子扣二,接触层4的外侧缝合连接有若干与子扣二配合的母扣二。如图1所示,外套1的袖口处缝合连接有加长部7,加长部7翻折后与接触层4的袖口处内侧可拆卸连接。如图4所示,加长部7通过抗拉纱线一5和抗拉纱线二6经纬编织而成。如图5所示,抗拉纱线一5包括芯层一8、设在芯层一8外侧的抗菌层12以及缠绕于抗菌层12外侧的锦纶纤维层13,芯层一8由若干涤纶纤维9加捻而成,抗菌层12由相互相反螺旋缠绕在芯层一8外侧的竹炭纤维10和银纤维11组成。如图6所示,抗拉纱线二6包括芯层二14、缠绕于芯层二14外侧的甲壳素纤维层17以及缠绕于甲壳素纤维层17外侧的耐磨层18,芯层二14由若干棉中空纱15和若干异形氨纶纤维16加捻而成,耐磨层18由相互加捻的碳纤维19和麻纤维20组成。当人们需要对本棉衣进行清洗的时候,人们只需要令子扣一与母扣一发生脱离,从而使得外套1能够与内胆3进行脱离,而后再令子扣二和母扣二发生脱离,从而使得内胆3与接触层4进行脱离,接着再使得加长部7能够与接触层4发生脱离,即可使得接触层4与外套1均与内胆3发生脱离,而后人们只需要对外套1和接触层4进行清洗即可,无需对内胆3进行清洗,从而避免在棉衣清洗的时候不会出现棉花或者鸭绒跑棉的情况出现。而当外套1和接触层4清洗完成以后,人们只需要将接触层4插入到内胆3内侧,令子扣二和母扣二进行连接,而后再将内胆3插入到外套1内,令子扣一与母扣一进行连接,即可使得本棉衣进行有效组装,而后人们能够通过手动的方式对加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包括外套(1)、内胆(3)以及接触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可拆卸连接在外套(1)的内侧,所述接触层(4)可拆卸连接在内胆(3)的内侧,所述外套(1)的袖口处缝合连接有加长部(7),所述加长部(7)翻折后与接触层(4)的袖口处内侧可拆卸连接,所述加长部(7)通过抗拉纱线一(5)和抗拉纱线二(6)经纬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包括外套(1)、内胆(3)以及接触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可拆卸连接在外套(1)的内侧,所述接触层(4)可拆卸连接在内胆(3)的内侧,所述外套(1)的袖口处缝合连接有加长部(7),所述加长部(7)翻折后与接触层(4)的袖口处内侧可拆卸连接,所述加长部(7)通过抗拉纱线一(5)和抗拉纱线二(6)经纬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的内侧缝合连接有若干子扣一,所述内胆(3)的外侧缝合连接有若干与子扣一配合的母扣一,所述内胆(3)的内侧缝合连接有若干子扣二,所述接触层(4)的外侧缝合连接有若干与子扣二配合的母扣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4)采用莫代尔纤维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棉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纱线一(5)包括芯层一(8)、设在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华珍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鲁鲁森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