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种植用氨基葡萄糖络合物营养液的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481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营养液滴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茶叶种植用氨基葡萄糖络合物营养液的滴灌装置,包括车板,车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的顶部连通有加水管,且加水管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车板的上方,车板的顶部贯穿有两个活动的支杆,支杆的底端延伸至车板底部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与车板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外罩,外罩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通管,通管的顶端活动插接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顶端贯穿外罩顶部并与车板的底部固定,活塞杆与外罩顶壁活动连接,通管的侧壁与外罩侧壁之间连通有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茶叶在进行营养液滴灌采用的铺设滴灌,成本高,维护不便的问题。

A drip irrigation device of glucosamine complex nutrient solution for tea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种植用氨基葡萄糖络合物营养液的滴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营养液滴灌
,具体为一种茶叶种植用氨基葡萄糖络合物营养液的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茶树具有喜温喜湿的特点,目前茶园采用的方式有喷灌和滴灌两种,茶树为丛生状灌木,其枝叶繁茂,喷灌方式虽然能够扩大灌溉面积,适当进行营养液的注入能够增加茶叶的茂盛,但是在喷灌时,大多数的水分落在枝叶上,仅仅起到表面润湿的效果,特别是在与施肥结合时,导致肥料损失量大,影响肥效;而滴灌能够将水分直接送入茶树根部,保证水、肥供给;而现有的滴灌装置多采用铺设管路的方法,需要根据茶叶园的情况进行设计铺设,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工期长,非常的不方便,拆装费时费力,同时维护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种植用氨基葡萄糖络合物营养液的滴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茶叶在进行营养液滴灌采用的铺设滴灌,成本高,维护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种植用氨基葡萄糖络合物营养液的滴灌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种植用氨基葡萄糖络合物营养液的滴灌装置,包括车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箱(2),水箱(2)的顶部连通有加水管(3),且加水管(3)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车板(1)的上方,车板(1)的顶部贯穿有两个活动的支杆(4),支杆(4)的底端延伸至车板(1)底部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顶部与车板(1)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6),固定板(5)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外罩(7),外罩(7)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通管(8),通管(8)的顶端活动插接有活塞杆(9),且活塞杆(9)的顶端贯穿外罩(7)顶部并与车板(1)的底部固定,活塞杆(9)与外罩(7)顶壁活动连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种植用氨基葡萄糖络合物营养液的滴灌装置,包括车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箱(2),水箱(2)的顶部连通有加水管(3),且加水管(3)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车板(1)的上方,车板(1)的顶部贯穿有两个活动的支杆(4),支杆(4)的底端延伸至车板(1)底部并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顶部与车板(1)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6),固定板(5)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外罩(7),外罩(7)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通管(8),通管(8)的顶端活动插接有活塞杆(9),且活塞杆(9)的顶端贯穿外罩(7)顶部并与车板(1)的底部固定,活塞杆(9)与外罩(7)顶壁活动连接,通管(8)的侧壁与外罩(7)侧壁之间连通有导管(10),且导管(10)远离通管(8)的一端连通有连管(11),且连管(11)的另一端与水箱(2)侧壁的下端相连通,外罩(7)的底端开设有漏水孔,外罩(7)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有破土块(12),外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双林张军朱新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