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086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包括:手柄(1)、圆管(5)、塑料管(10)及圆柱塞(11)等构成浇灌肥料水装置,自然状态下圆柱塞(11)将进水管(4)封闭,当用手握住手柄(1)并用手指勾动扳机(3)时,扳机(3)压缩弹簧(2)并带动粗金属杆(6)上移,粗金属杆(6)带动细金属杆在塑料管(10)内向上移动,肥料水从水桶(17)内沿着软胶管(13)经进水管(4)进入塑料管(10)并流入待浇灌的幼苗根部所需位置处,松开扳机(3),则扳机在弹簧(2)复位力作用下,带动粗金属杆(6)、细金属杆(9)及圆柱塞(11)下移,将进水管(4)封闭,肥料水停止流出,可以连续浇灌下一株幼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施肥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在较小面积的农业种植技术中,植物幼苗长出后,经常需要对幼苗进行施肥,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将肥料用水溶解后形成肥料水浇灌到幼苗根部或距离幼苗根部略有小的距离,以便幼苗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吸收肥料,不影响幼苗的生长。但是肥料水对幼苗浇灌时,不能浇到幼苗稚嫩的茎叶上,否则会将幼苗“烧死”,这样既要浇到幼苗根部又不能浇到茎叶上,很不容易做到,需要弯腰小心翼翼操作,费时费力,经常还是浇到幼苗茎叶上,反而将植物幼苗“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欠,提供一种能够在用肥料水对幼苗浇灌时,可以精准浇到幼苗根部所需的位置处,效率高且控制方便的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手柄1、弹簧2、扳机3、进水管4、圆管5、粗金属杆6、支架7、横杆8、细金属杆9、塑料管10、圆柱塞11、筒盖12、软管13、背带14、凸环15、挂环16、水桶17、长形孔18。所述的水桶17为长方体形,内部装有肥料水后,上面由桶盖12密封,桶盖12的侧旁垂直固定安装支架7,支架7的上端带有横杆8。所述的水桶17的底部侧面安装软胶管13。所述的手柄1与圆管5制成一体,圆管5内部沿轴线方向安装粗金属杆6,粗金属杆6穿过圆管5下端面探出到圆管5外端,粗金属杆6上制有圆柱形凸环15,使得粗金属杆6可以轴向移动但不会脱出圆管5,扳机3穿过圆管上的长形孔18后和粗金属杆6固定连接,扳机3上端的粗金属杆处安装弹簧2,将扳机及粗金属杆始终压向圆管5的下端。所述的圆管5下端固定连接塑料管10,在塑料管10下端置入圆柱塞11,并通过细金属杆9将圆柱塞11与粗金属杆6连接,当塑料管10沿长度方向产生较小弯曲变形时,细金属杆可以随之产生较小的弹性变形,但不会弯折,可以确保圆柱塞11在塑料管10内能自由滑动。所述的塑料管10的下端侧面设有进水管4,进水管4通过软胶管13与水桶17内部相连通。手柄1、圆管5、塑料管10及圆柱塞11等构成浇灌肥料水装置,自然状态下圆柱塞11将进水管4封闭,当用手握住手柄1并用手指勾动扳机3时,扳机3压缩弹簧2并带动粗金属杆6上移,粗金属杆6带动细金属杆在塑料管10内向上移动,松开扳机3,则扳机3在弹簧2复位力作用下,带动粗金属杆6、细金属杆9及圆柱塞11下移,将进水管4封闭。所述的筒盖12上设有通气小孔;所述的水桶17上设有背带14;所述的手柄1上带有挂环16,可以将手柄1及固定在其上的装置通过挂环16悬挂于支架7及横杆8上。所述的圆柱塞11,由管状塑料材料制成,在圆柱面上涂有柔性材料,圆柱塞(11)涂有柔性材料后,其外径与塑料管(10)内径形成小过盈配合,以确保能将进水管4密封。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在用肥料水对幼苗浇灌时,可以精准的将肥料水浇到幼苗根部所需的位置处,避免将肥料水浇在幼苗的茎叶上烧坏幼苗,可以连续操作,效率高且控制方便,工作安全可靠,特别适合于小面积农作物幼苗期施肥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手柄及圆管外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圆柱塞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2、弹簧,3、扳机,4、进水管,5、圆管,6、粗金属杆,7、支架,8、横杆,9、细金属杆,10、塑料管,11、圆柱塞,12、桶盖,13、软管,14、背带,15、凸环,16、挂环,17、水桶,18、长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描述。首先按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用手勾动扳机3,圆柱塞11在塑料管10内滑动顺畅,勾动扳机10压缩弹簧2后,松开手指后扳机2能自动复位。将适当的肥料水加入水桶17内,用筒盖12将水桶盖严,将手柄1从支架7上摘下握在手中,然后通过背带14将水桶17背在身后,将塑料管10对准幼苗根部所需要的位置处,用手指勾动扳机3,扳机3压缩弹簧2上移,带动粗金属杆6、细金属杆9及圆柱塞11在塑料管10内向上移动,圆柱塞11将进水管4打开,肥料水从水桶17内沿着软胶管13经进水管4进入塑料管10并流入待浇灌的幼苗根部所需位置处,根据幼苗所需肥料水的多少控制进水管4打开的时间,一株幼苗浇灌完成后,松开扳机3,则扳机在弹簧2复位力作用下,带动粗金属杆6、细金属杆9及圆柱塞11下移,将进水管4封闭,肥料水停止流出,可以连续浇灌下一株幼苗,由于是用塑料管10直接将肥料水浇灌到幼苗根部所需位置处,肥料水不会撒落到幼苗的茎叶上,避免了烧坏幼苗,而且方便控制肥料水浇到幼苗根部的距离,方便控制浇灌肥料水的量,一桶肥料水连续浇灌,省时省力,效率高高。在另一方案中,水桶17亦可以设置拎手,用手拎着水桶17,边走边浇灌,十分方便、快捷。由于进水管4处液体的压强不大,又有柔性材料涂敷于圆柱塞11的圆柱面上,可以确保进水管4在封闭状态下不会漏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弹簧(2)、扳机(3)、进水管(4)、圆管(5)、粗金属杆(6)、支架(7)、横杆(8)、细金属杆(9)、塑料管(10)、圆柱塞(11)、筒盖(12)、软管(13)、凸环(15)、水桶(17)、长形孔(18);/n所述的水桶(17)为长方体形,内部装有肥料水后,上面由桶盖(12)密封,桶盖(12)的侧旁垂直固定安装支架(7),支架(7)的上端带有横杆(8);/n所述的水桶(17)的底部侧面安装软胶管(13);/n所述的手柄(1)与圆管(5)制成一体,圆管(5)内部沿轴线方向安装粗金属杆(6),粗金属杆(6)穿过圆管(5)下端面探出到圆管(5)外端,粗金属杆(6)上制有圆柱形凸环(15),使得粗金属杆(6)可以轴向移动但不会脱出圆管(5),扳机(3)穿过圆管上的长形孔(18)后和粗金属杆(6)固定连接,扳机(3)上端的粗金属杆(6)处安装弹簧(2),将扳机及粗金属杆始终压向圆管(5)的下端;/n所述的圆管(5)下端固定连接塑料管(10),在塑料管(10)下端置入圆柱塞(11),并通过细金属杆(9)将圆柱塞(11)与粗金属杆(6)连接,当塑料管(10)沿长度方向产生较小弯曲变形时,细金属杆(9)可以随之产生较小的弹性变形,但不会弯折,可以确保圆柱塞(11)在塑料管(10)内往复滑动;/n所述的塑料管(10)的下端侧面设有进水管(4),进水管(4)通过软胶管(13)与水桶(17)内部相连通;手柄(1)、圆管(5)、塑料管(10)及圆柱塞(11)等构成浇灌肥料水装置,自然状态下圆柱塞(11)将进水管(4)封闭,当用手握住手柄(1)并用手指勾动扳机(3)时,扳机(3)压缩弹簧(2)并带动粗金属杆(6)上移,粗金属杆(6)带动细金属杆在塑料管(10)内向上移动,松开扳机(3),则扳机(3)在弹簧(2)恢复力作用下,带动粗金属杆(6)、细金属杆(9)及圆柱塞(11)下移,将进水管(4)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肥料水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弹簧(2)、扳机(3)、进水管(4)、圆管(5)、粗金属杆(6)、支架(7)、横杆(8)、细金属杆(9)、塑料管(10)、圆柱塞(11)、筒盖(12)、软管(13)、凸环(15)、水桶(17)、长形孔(18);
所述的水桶(17)为长方体形,内部装有肥料水后,上面由桶盖(12)密封,桶盖(12)的侧旁垂直固定安装支架(7),支架(7)的上端带有横杆(8);
所述的水桶(17)的底部侧面安装软胶管(13);
所述的手柄(1)与圆管(5)制成一体,圆管(5)内部沿轴线方向安装粗金属杆(6),粗金属杆(6)穿过圆管(5)下端面探出到圆管(5)外端,粗金属杆(6)上制有圆柱形凸环(15),使得粗金属杆(6)可以轴向移动但不会脱出圆管(5),扳机(3)穿过圆管上的长形孔(18)后和粗金属杆(6)固定连接,扳机(3)上端的粗金属杆(6)处安装弹簧(2),将扳机及粗金属杆始终压向圆管(5)的下端;
所述的圆管(5)下端固定连接塑料管(10),在塑料管(10)下端置入圆柱塞(11),并通过细金属杆(9)将圆柱塞(11)与粗金属杆(6)连接,当塑料管(10)沿长度方向产生较小弯曲变形时,细金属杆(9)可以随之产生较小的弹性变形,但不会弯折,可以确保圆柱塞(11)在塑料管(10)内往复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英周俊杰潘雄斌蔡靖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