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08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加压装置、干管、封闭支管以及开孔支管;灌溉水通过封闭支管的柱形流道流向贮水仓,再经分流管流向环形灌水器,最后由环形灌水器的出水孔流向开孔支管的灌水孔及下段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引导根系横纵向发展,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根据作物不同的生育期控制灌水量及灌水深度,减少蒸发,节约水资源及肥料;灌水深度及湿润半径可变,可拓宽一般地下灌溉系统的适用范围;通过控制根系与灌溉水接触时间,有利于土壤通气,防止烂根;灌水器置于支管内部,可避免地下灌水器堵塞的问题;可拆卸的特性,可让该灌溉系统适用于更多场合,同时便于干管的回收及存放;可实现水肥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属于农业节水灌溉

技术介绍
目前的农业生产中,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灌溉用水量,人们探索了多种节水灌溉方式。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至今,地下灌溉在农田灌溉工程中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普通的地下灌溉系统功能和适用条件比较单一,且具有容易堵塞等缺陷。随着农作物的生长,作物根系逐渐发达,所需的灌溉水量、灌溉深度及灌溉的湿润半径也不同。目前的地下灌溉系统大多于作物定植前预埋于地下,灌溉深度和灌溉半径固定不变,对根系生长、作物发育和水分利用有较大程度的限制。因此,拓宽地下灌溉系统的适用条件,提高地下灌溉的功能多样化,在农业节水灌溉
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地下灌溉装置一般具有以下缺点:(1)现有地下灌溉装置大多预埋于作物定植前,灌水深度及半径固定不变,限制作物根系发展,从而影响作物生长。(2)现有地下灌溉装置的灌溉流量通常不可改变,不能完全适应作物不同时期的灌溉需水。(3)地下灌溉装置的灌溉水量通常大部分停留在土壤较浅区域,蒸发量较大,水分利用效率有待提高。(4)现有地下灌溉装置通常直接将灌溉水输送至作物根系周围,未能充分利用根系向水向肥性,引导根系发展,促进作物生长。现有地下灌溉装置容易堵塞,不好疏通和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既可实现引导根系横纵向发展,从而促进作物生长,也可减少灌溉水蒸发,节约水资源及肥料,同时灌溉装置的灌水深度、灌水量、湿润半径可变,可拓宽一般地下灌溉系统的适用范围、有利于土壤通气,防止烂根,还可以避免地下灌水装置堵塞的问题,具有可拆卸的特性,实现水肥一体化。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包括加压装置1、干管2、封闭支管5以及开孔支管8;灌溉水自干管2左端进水口进入,通过封闭支管5的柱形流道11流向贮水仓9,再经分流管10流向环形灌水器13,最后由环形灌水器13的出水孔14流向开孔支管8的灌水孔16及下段干管;干管2与封闭支管5以三通管形式垂直相连;封闭支管5中,滑动活塞6与封闭支管5的内壁紧贴,受水压作用于滑动空腔7内滑动,柱形流道11与开孔支管8内的贮水仓9相连,开孔支管8中,贮水仓9上连接分流管10,环形灌水器13呈空心圆柱体,外部曲面均匀开设一排出水孔14且与开孔支管8的内壁紧贴,分流管10连接于环形灌水器13的内部曲面上,环形灌水器13上部紧贴空心活塞12,下部紧贴封闭活塞15,开孔支管8下半部均匀开设灌水孔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封闭支管5中,滑动活塞6为空心圆柱体,材质为弹性不透水材料,其外边缘与封闭支管5内壁紧贴,滑动活塞6内部的柱形流道11与开孔支管8的贮水仓9相连,贮水仓9上连接四根分流管10,分流管10连通环形灌水器13的内部曲面,环形灌水器13上下分别固定有空心活塞12和封闭活塞15,即滑动活塞6、柱形流道11、贮水仓9、分流管10、环形灌水器13、空心活塞12、封闭活塞15为一个连接整体,由水压推动,活动于封闭支管5和开孔支管8中,以此达到改变灌水深度的目的,结合调节水压,改变出水孔14的出水压强,达到改变湿润体半径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封闭支管5包括滑动活塞6、滑动空腔7、柱形流道11;滑动活塞6紧贴封闭支管5内壁,且于滑动空腔7内滑动;所述开孔支管8包括贮水仓9、分流管10、空心活塞12、环形灌水器13以及封闭活塞15;封闭支管5外壳为不透水封闭材料,开孔支管8外壳由初始位置的环形灌水器13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封闭,下部开设灌水孔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根据该地下灌溉系统配合作物栽种的布置方式,所述环形灌水器13上设置的出水孔14能人为选择性开设,如果环形灌水器13上全面开设出水孔14,所述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可布置于单列作物下;如果环形灌水器13上一半侧面开设出水孔14,所述的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可布置于两列作物之间,所述干管2左右两端、封闭支管5、开孔支管8上下两端均做成可拆卸形式,即能够与任意灌溉管道相连接,实现不同的灌溉方式,满足不同的灌溉需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开孔支管8上设置开口17,用于套装柱形流道11,柱形流道11直径与开口17一致,两者活动连接,开孔支管8下半部开设灌水孔16,底部圆面封闭,防止渗漏,分流管10一端连通于贮水仓9,另一端连通于环形灌水器13内部的进水口20,封闭支管5和开孔支管8的具体尺寸,均能根据作物种类的改变而改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动活塞6的外直径大于开孔支管的开口17,因此开孔支管的开口17所在平面为活塞6滑动的下限,柱形流道11与贮水仓进水口19的连接面为圆形,直径与柱形流道11的直径一致,环形灌水器13的外直径与开孔支管8的内径一致,出水孔14紧贴开孔支管8内壁,与灌水孔16贴合,灌水孔16孔径小于出水孔14孔径,灌水孔16的开设密度大于出水孔14,以达到保证出水畅通,防止环形灌水器13因土砾或根系缠绕而堵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空心活塞12、环形灌水器13、封闭活塞15三者固定连接,均随柱形流道11共同运动,三者外直径一致,空心活塞12内径与环形灌水器13内径一致,三者紧贴于开孔支管8内壁,随加压装置1加压,推动活塞6向下运动,带动柱形流道11、贮水仓9、分流器10、环形灌水器13沿开孔支管8内壁活动,环形灌水器13上的出水孔14随之到达的深度为该灌水系统唯一出水深度,此时与出水孔14相契合的灌水孔16为该灌水系统唯一出水口。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方法,所述灌溉方法包括如下:Step1、根据不同作物根系的生长规律,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加压装置1加压,推动滑动活塞6向下运动至第一深度A,带动柱形流道11、贮水仓9、分流器10、环形灌水器13沿开孔支管8内壁活动,环形灌水器13上的出水孔14随之到达的深度为灌溉的唯一出水深度B,此时与出水孔14相契合的灌水孔16为灌溉的唯一出水口,此时出水深度B大于最长根系长度,即湿润体距离根系一定深度保持一定时间;期间根系周围干燥,由于根系生长具有向水向肥性,根系会向更深更广处,即湿润体方向生长;Step2、当根系生长,接触至湿润体后,加压装置1停止加压,滑动活塞6保持在第一深度A,柱形流道11、贮水仓9、分流器10、环形灌水器13也随之停留在相应位置,环形灌水器13上的出水孔14持续出水,出水深度在深度B不变,此时与出水孔14相契合的灌水孔16为该灌水系统唯一出水口,保持根系与湿润体接触一定时间;期间根系吸水,保证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Step3、保持根系与湿润体接触一定时间后,加压装置1继续加压,推动活塞6向下运动至深度C,带动柱形流道11、贮水仓9、分流器10、环形灌水器13沿开孔支管8内壁活动,环形灌水器13上的出水孔14随之到达的深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装置(1)、干管(2)、封闭支管(5)以及开孔支管(8);/n灌溉水自干管(2)左端进水口进入,通过封闭支管(5)的柱形流道(11)流向贮水仓(9),再经分流管(10)流向环形灌水器(13),最后由环形灌水器(13)的出水孔(14)流向开孔支管(8)的灌水孔(16)及下段干管;干管(2)与封闭支管(5)以三通管形式垂直相连;封闭支管(5)中,滑动活塞(6)与封闭支管(5)的内壁紧贴,受水压作用于滑动空腔(7)内滑动,柱形流道(11)与开孔支管(8)内的贮水仓(9)相连,开孔支管(8)中,贮水仓(9)上连接分流管(10),环形灌水器(13)呈空心圆柱体,外部曲面均匀开设一排出水孔(14)且与开孔支管(8)的内壁紧贴,分流管(10)连接于环形灌水器(13)的内部曲面上,环形灌水器(13)上部紧贴空心活塞(12),下部紧贴封闭活塞(15),开孔支管(8)下半部均匀开设灌水孔(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装置(1)、干管(2)、封闭支管(5)以及开孔支管(8);
灌溉水自干管(2)左端进水口进入,通过封闭支管(5)的柱形流道(11)流向贮水仓(9),再经分流管(10)流向环形灌水器(13),最后由环形灌水器(13)的出水孔(14)流向开孔支管(8)的灌水孔(16)及下段干管;干管(2)与封闭支管(5)以三通管形式垂直相连;封闭支管(5)中,滑动活塞(6)与封闭支管(5)的内壁紧贴,受水压作用于滑动空腔(7)内滑动,柱形流道(11)与开孔支管(8)内的贮水仓(9)相连,开孔支管(8)中,贮水仓(9)上连接分流管(10),环形灌水器(13)呈空心圆柱体,外部曲面均匀开设一排出水孔(14)且与开孔支管(8)的内壁紧贴,分流管(10)连接于环形灌水器(13)的内部曲面上,环形灌水器(13)上部紧贴空心活塞(12),下部紧贴封闭活塞(15),开孔支管(8)下半部均匀开设灌水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支管(5)中,滑动活塞(6)为空心圆柱体,材质为弹性不透水材料,其外边缘与封闭支管(5)内壁紧贴,滑动活塞(6)内部的柱形流道(11)与开孔支管(8)的贮水仓(9)相连,贮水仓(9)上连接四根分流管(10),分流管(10)连通环形灌水器(13)的内部曲面,环形灌水器(13)上下分别固定有空心活塞(12)和封闭活塞(15),即滑动活塞(6)、柱形流道(11)、贮水仓(9)、分流管(10)、环形灌水器(13)、空心活塞(12)、封闭活塞(15)为一个连接整体,由水压推动,活动于封闭支管(5)和开孔支管(8)中,以此达到改变灌水深度的目的,结合调节水压,改变出水孔(14)的出水压强,达到改变湿润体半径的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支管(5)包括滑动活塞(6)、滑动空腔(7)、柱形流道(11);滑动活塞(6)紧贴封闭支管(5)内壁,且于滑动空腔(7)内滑动;所述开孔支管(8)包括贮水仓(9)、分流管(10)、空心活塞(12)、环形灌水器(13)以及封闭活塞(15);封闭支管(5)外壳为不透水封闭材料,开孔支管(8)外壳由初始位置的环形灌水器(13)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封闭,下部开设灌水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地下灌溉系统配合作物栽种的布置方式,所述环形灌水器(13)上设置的出水孔(14)能人为选择性开设,如果环形灌水器(13)上全面开设出水孔(14),所述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可布置于单列作物下;如果环形灌水器(13)上一半侧面开设出水孔(14),所述的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可布置于两列作物之间,所述干管(2)左右两端、封闭支管(5)、开孔支管(8)上下两端均做成可拆卸形式,即能够与任意灌溉管道相连接,实现不同的灌溉方式,满足不同的灌溉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支管(8)上设置开口(17),用于套装柱形流道(11),柱形流道(11)直径与开口(17)一致,两者活动连接,开孔支管(8)下半部开设灌水孔(16),底部圆面封闭,防止渗漏,分流管(10)一端连通于贮水仓(9),另一端连通于环形灌水器(13)内部的进水口(20),封闭支管(5)和开孔支管(8)的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宇阳刘小刚王心乐高燕俐范诚董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