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30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包括接收正转指令的正转驱动模块和接收反转指令的反转驱动模块,还包括正转指令处理模块、反转指令处理模块和指令互锁模块,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入正转指令,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正转输出端与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输入端连接,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驱动输出端与正转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入反转指令,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反转输出端与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输入端连接,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驱动输出端与反转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指令互锁模块在同时给出正转指令和反转指令时使其中的一个指令无效,从而避免了电路损坏,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直流电机驱动通常采用H桥驱动电路,即采用四个MOS管或者功率三极管(见图1的S1-S4)与直流电机(见图1的M)组成H桥式的电路结构,通过两个互斥的控制指令,控制电机正转或者反转,正转驱动模块、反转驱动模块、直流电机和四个MOS管或者功率三极管共同构成H桥电路模块。H桥电路的四个MOS管或者功率三极管不能同时导通,否则会因为短路而烧坏电路,因此两个控制指令必须互斥,即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控制指令起作用。传统的直流电机H桥驱动电路,直接将两个互斥的控制指令即正转指令和反转指令分别输入正转驱动模块和反转驱动模块,没有在电路中对正转指令和反转指令进行互锁处理,直流电机的运行安全性由控制指令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一旦控制指令出现错误,就会导致电路损坏,使直流电机运行出现故障,因此安全性不足。另外,传统的直流电机H桥驱动电路,其指令只有一个门限,即指令电压高于门限则指令有效,低于门限则指令无效。当指令电压不稳定时,尤其当电压在门限电压附近波动时,整个H桥电路的输出也将跟着波动,造成电机的频繁启停,严重时会造成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同一时间正转指令和反转指令只能有一个有效的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包括接收正转指令的正转驱动模块和接收反转指令的反转驱动模块,还包括正转指令处理模块、反转指令处理模块和指令互锁模块,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入所述正转指令,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正转输出端与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输入端连接,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驱动输出端与所述正转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入所述反转指令,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反转输出端与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输入端连接,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驱动输出端与所述反转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指令互锁模块包括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三十八电阻、第三十九电阻、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第十六二极管、第十七二极管、第八NPN三极管和第十五NPN三极管,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输入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八NPN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输入端,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五NPN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电源负极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作为优选,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包括第十一二极管、第十八稳压二极管、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七PNP三极管、第九NPN三极管、第十NPN三极管和第十一NPN三极管,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包括第十五二极管、第十三稳压二极管、第四十六电阻、第四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三十六电阻、第三十七电阻、第十四PNP三极管、第十二NPN三极管、第十三NPN三极管和第十六NPN三极管;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九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八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十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七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正转输出端;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四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四十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四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六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六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反转输出端;所述第十八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NPN三极管的发射级、所述第十三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六NPN三极管的发射级均与电源负极连接。进一步,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包括接收正转指令的正转驱动模块和接收反转指令的反转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转指令处理模块、反转指令处理模块和指令互锁模块,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入所述正转指令,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正转输出端与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输入端连接,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驱动输出端与所述正转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入所述反转指令,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反转输出端与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输入端连接,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驱动输出端与所述反转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指令互锁模块包括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三十八电阻、第三十九电阻、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第十六二极管、第十七二极管、第八NPN三极管和第十五NPN三极管,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输入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八NPN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输入端,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五NPN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电源负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包括接收正转指令的正转驱动模块和接收反转指令的反转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转指令处理模块、反转指令处理模块和指令互锁模块,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入所述正转指令,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正转输出端与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输入端连接,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驱动输出端与所述正转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输入所述反转指令,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反转输出端与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输入端连接,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驱动输出端与所述反转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指令互锁模块包括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三十八电阻、第三十九电阻、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第十六二极管、第十七二极管、第八NPN三极管和第十五NPN三极管,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输入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八NPN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正转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输入端,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五NPN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指令互锁模块的反转驱动输出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电源负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H桥互斥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包括第十一二极管、第十八稳压二极管、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七PNP三极管、第九NPN三极管、第十NPN三极管和第十一NPN三极管,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包括第十五二极管、第十三稳压二极管、第四十六电阻、第四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三十六电阻、第三十七电阻、第十四PNP三极管、第十二NPN三极管、第十三NPN三极管和第十六NPN三极管;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九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八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十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七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正转指令处理模块的正转输出端;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反转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莹康天骜刘健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