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充电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日益成为一种更为便捷的充电趋势,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感应线圈来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的一种弊端就是电能利用率低、发热量大,造成充电时手机外壳温度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无线充电速度慢。一般来说,无线充电时手机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上部,与无线充电设备紧贴或者仅有很少间隙。一方面,无线充电设备不仅减少了手机与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的面积,它本身的发热量也会传递给手机,导致手机的散热环境更加恶劣,如果散热处理不好,手机温度过高,对消费者的体验就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手机充电时一般会设置温控限流,外壳达到某个温度就会限制充电功率,来降低手机的温度,如果充电时手机温升过快达到限流温度,充电功率就会大大受限,使充电速度减慢,延长了充电所需时间,在对快充需求日益强烈的当下,是与消费者需求不符的,容易使无线充电成为鸡肋。在无线充电时,如何延迟充电限流时间,甚至做到在额定功率下充电不限流,提升无线充电速度,热,已经成为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外壳、感应线圈、铁氧体、印制电路板PCB及风扇;/n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底面,所述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底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支撑待充电设备;/n所述感应线圈贴在所述铁氧体上,所述PCB及所述风扇容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铁氧体贴近所述第一表面设置;/n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所述第二导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n所述凸起内侧的第一表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形成有所述第一导风口,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n在所述待充电设备放置到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上时,在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外壳、感应线圈、铁氧体、印制电路板PCB及风扇;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底面,所述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底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支撑待充电设备;
所述感应线圈贴在所述铁氧体上,所述PCB及所述风扇容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铁氧体贴近所述第一表面设置;
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导风口和第二导风口,所述第二导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凸起内侧的第一表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形成有所述第一导风口,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
在所述待充电设备放置到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上时,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侧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待充电设备之间形成空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扇运转时,所述第一导风口、所述风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口形成风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流经所述铁氧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流经所述PCB。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构成所述风道的一部分或者所述空隙构成所述风道的辅助风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导风口、所述风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口构成所述风道;所述空隙的第二部分构成所述风道的辅助风道。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口为进风口,所述第二导风口为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导风口为进风口,所述第一导风口为出风口。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口。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口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靠近所述铁氧体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风口。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口靠近所述底部。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或离心风扇。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多个间隔的凸包。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的高度为0.2mm至1mm。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一圈开口作为所述第二导风口;或,所述第二表面多处开口作为所述第二导风口。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眭佳佳,李泉明,杨果,蔺帅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