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豆荚结构的石墨相碳化氮/石墨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525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豆荚结构的石墨相碳化氮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内容是选择适量的鳞片石墨与石墨相碳化氮在适合的球磨速率以及球磨时间进行高能球磨。在球磨过程中,鳞片石墨与球磨时产生能量驱动石墨相碳化氮发生卷曲,形成管状结构,并将石墨包覆在管状结构中,形成类豆荚结构。该复合材料导电性良好,结构与化学性质稳定,将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表现出高比容量、良好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能,且复合材料制备过程采用的原料廉价、生产周期短,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豆荚结构的石墨相碳化氮/石墨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钠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豆荚结构的石墨相碳化氮/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锂资源有限,开采困难。因此,开发一种安全高效、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能替代锂电池的的储能系统迫在眉睫。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且钠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价格低廉,使钠离子电池重新回到科研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已经报道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有碳基材料、合金型材料、嵌入型材料以及转化型材料,然而在锂离子电池中已经商业化的石墨(graphite)材料鲜有报道,这主要是由于Na+半径比Li+半径大,使得Na+在石墨材料中难以有效地进行脱嵌,且石墨难以与钠形成稳定的NaC6,故传统的石墨材料不适合储钠。石墨相碳化氮(g-C3N4)是一种二维(2D)层状类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碳原子和氮原子按照一定比例构成。它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含氮量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和各种有机溶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和潜在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豆荚结构的石墨相碳化氮/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鳞片石墨与g-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豆荚结构的石墨相碳化氮/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鳞片石墨与g-C3N4在惰性氛围下进行高能球磨,适量的鳞片石墨与球磨时产生能量驱动石墨相碳化氮发生卷曲,形成管状结构,并将石墨包覆在管状结构中,形成类豆荚结构;
步骤二、将球磨后的材料进行分筛,即得石墨相碳化氮包覆鳞片石墨材料(g-C3N4/graphite)。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相碳化氮包覆鳞片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石墨相碳化氮层包覆鳞片石墨构成。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婷颜雪梅徐志伟梁帅统裴晓园刘梁森刘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