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挤压试验装置以及轮毂挤压仿真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以及轮毂挤压仿真分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挤压试验装置以及轮毂挤压仿真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为满足国内日益严苛的汽车碰撞安全要求,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各车企主机厂在新车型开发时需要考虑更为苛刻地碰撞试验工况。在碰撞试验中,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则是其中最为苛刻的正面碰撞试验之一。在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中,车辆与刚性壁障仅有25%的重叠量,车辆需要以64km/h的速度撞击固定的刚性壁障。由于车辆和壁障间的碰撞重叠量仅为25%,导致车身上抵抗外力的重要零件如车辆前保险杠以及车身前纵梁基本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刚性壁障会直接撞击到轮胎,通过轮胎将碰撞力传递到车身,同时轮毂在碰撞过程中自身也会发生破坏变形,导致通过轮毂传递到车身的外力相对复杂。在一些较苛刻的情况下,轮毂会将较大的外力传递到车身,从而导致碰撞后车身变形较大,最终导致车内乘员受到较大损伤。由此可见,轮毂在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中影响较大,因此为了能在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中获得较好地碰撞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挤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箱和底座;/n液压缸,其设于所述顶箱上;/n输出杆,其与所述液压缸连接;/n导杆,其竖直地设于所述顶箱和底座之间;/n滑块,其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滑块与所述输出杆固定连接,以在输出杆的带动下沿着导杆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n加载装置,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以向设于其下方的试验轮毂施加向下的加载力,所述加载装置包括压头和第一固定组件;/n第二固定组件,其设于所述底座上;/n平衡装置,其包括平衡杆、套设于所述平衡杆上的固定圆盘以及与平衡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的平衡限位板,其中所述平衡杆与所述试验轮毂的轴心共轴设置,所述固定圆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挤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箱和底座;
液压缸,其设于所述顶箱上;
输出杆,其与所述液压缸连接;
导杆,其竖直地设于所述顶箱和底座之间;
滑块,其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滑块与所述输出杆固定连接,以在输出杆的带动下沿着导杆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
加载装置,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以向设于其下方的试验轮毂施加向下的加载力,所述加载装置包括压头和第一固定组件;
第二固定组件,其设于所述底座上;
平衡装置,其包括平衡杆、套设于所述平衡杆上的固定圆盘以及与平衡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的平衡限位板,其中所述平衡杆与所述试验轮毂的轴心共轴设置,所述固定圆盘与试验轮毂固定连接;
限位座,其设于所述平衡杆的两侧,所述限位座内设有容置槽,以使各平衡限位板分别对应设于各容置槽内;
其中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用以阻止试验轮毂在沿其厚度方向上的水平位移,同时允许试验轮毂绕着X轴在一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X轴的方向与表征试验轮毂的厚度方向的Y轴相垂直;
其中,所述试验轮毂在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所述压头的左侧端面线均与所述连接杆的中心线共线;
其中,所述平衡装置与试验轮毂组成的共同体的中线落于固定圆盘与试验轮毂的连接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挤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还包括:
顶板,其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压头水平调节板,其设于所述压头和顶板之间,以调节顶板和压头之间的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挤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
左上固定板,其通过螺栓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上固定板上开设有沿着试验轮毂厚度方向延伸的长腰孔,用以调节左上固定板的右端面与试验轮毂的左侧端面之间的间距;
右上固定板,其与所述压头固定连接;
压头垂直调节板,其与所述右上固定板连接;
压头垂直固定板,其与所述压头垂直调节板连接;
其中调节所述压头垂直调节板以使压头垂直固定板的左侧面与试验轮毂的右侧端面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挤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
底板,其固定设于所述底座上;
左下固定板,其通过螺栓固定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左下固定板上开设有沿着试验轮毂厚度方向延伸的长腰孔,用以使得左下固定板的右端面与试验轮毂的左侧端面贴合;
右下固定板,其通过螺栓固定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右下固定板上开设有沿着试验轮毂厚度方向延伸的长腰孔,用以调节右下固定板的左端面与试验轮毂的右侧端面之间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所述的轮毂挤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上固定板、右上固定板、左下固定板、右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游,熊明,罗登科,陆宇熠,吴峻岭,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