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子渊专利>正文

改进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9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容器,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该二开口是位于本体的纵轴上,常态下,第一开口是位于本体上段的顶端,第二开口是位于本体下段的底端,而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第二开口的直径,且本体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供一对应的上盖及底盖盖合,该上盖相对第一开口的内侧面依序设有一第一内螺纹段、一以软性硅胶制成且具有止水功能的软垫、一设有定位柱与通气孔的支撑盘及一第二内螺纹段,该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处设有一可与本体分离的滤杯,滤杯底端具有一向下的杯口,杯口周缘向外凸设有一阻挡部,使滤杯定位于本体的第二开口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在冲泡时可确保茶叶完全浸泡于水中,而饮用时不会喝到茶叶,并避免因开口过大,而行进间饮用时会溢出的改进的容器。
技术介绍
如图8所示,一般泡茶的容器,具有一本体7,该本体7凹设有一容置空间71,该容置空间71上方具有一开口711,该开口711可装入一滤杯8,该滤杯8可供容置茶叶B,而该本体7是以可装卸的方式设有一盖9,以盖合该容置空间71。使用时,将茶叶B装填于滤杯8中,再将热水装入于容置空间71后,将该盖9盖合于本体7的开口711,再用容置空间71中的热水浸泡使茶叶B完全伸展开来,而冲泡出一色香味俱全的茶水。但上述泡茶容器的滤杯8是装置于容置空间71的上方,所以装填热水时,需使热水的装填高度高于滤杯8中茶叶B的高度,才能使茶叶B完全浸泡到水中而使茶叶B完全伸展开来。因此,如果浸泡过程中使用者如因口渴而饮用了部分的茶水,就会发生该容置空间71内的热水高度低于滤杯8中的茶叶B,而无法浸泡到茶叶B的现象,如图9所示。尤其是,上述本体7中的滤杯8开口是与本体7的开口711呈同一方向,故当使用者饮用茶水时,会有喝到茶叶B的现象。再者,该泡茶容器为单一开口的设计,且为了在滤杯8中方便装填茶叶B,所以该开口711的直径通常会设计的比较宽,而且该开口711又有与盖9及滤杯8配合的构造,不同于一般的茶杯,因此当使用者饮用茶水时,易产生由于该开口711的形态而使茶水溢出的现象。反之,如将该开口711的直径缩小,虽可避免上述的现象,但会发生使用者欲装填茶叶B时,会因该开口711的直径较窄,而有不易装填的困扰。故,现有的泡茶容器,实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泡茶容器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容器,其在冲泡时可确保茶叶完全浸泡于水中,而饮用时不会喝到茶叶,并可避免因该开口过大,而行进间饮用时会有溢出的现象,而使用第二开口装填水时亦不必担心开口过小,而有不易装填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容器,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有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该二开口是位于本体的纵轴上,常态下,该第一开口是位于本体上段的顶端,该第二开口是位于本体下段的底端,而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第二开口的直径,且该本体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供一对应的上盖及底盖盖合,该上盖相对该第一开口的内侧面依序设有一第一内螺纹段、一以软性硅胶制成且具有止水功能的软垫、一设有定位柱与通气孔的支撑盘及一第二内螺纹段,该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处设有一可与本体分离的滤杯,该滤杯底端具有一向下的杯口,杯口周缘向外凸设有一阻挡部,使该滤杯定位于本体的第二开口处。前述的改进的容器,其中本体连接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外缘各自设有第一外螺纹段及第二外螺纹段,以分别供一具有内螺纹的上盖及底盖锁固。前述的改进的容器,其中具有止水功能的软垫上设有一供气体泄出的细缝与一供所述的定位柱插入的定位穴。前述的改进的容器,其中细缝两侧呈U型状,供热空气逸出与冷空气下降。前述的改进的容器,其中阻挡部与所述底盖两者间设有一止水构件。前述的改进的容器,其中阻挡部为环状,该阻挡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径。前述的改进的容器,其中上盖本体与一顶盖枢接而成,该顶盖面对该本体内侧纵向凸设一压块。前述的改进的容器,其中支撑盘纵向伸设有一顶块与一连通部,该连通部一端套接一软管,而远离该本体内侧面的一端套接一软吸管,使该软管、连通部及软吸管呈相通状态,供吸取茶水。前述的改进的容器,其中软吸管是被所述顶块及压块卡固且收纳于所述支撑盘与顶盖间。-->本技术在冲泡时可确保茶叶完全浸泡于水中,而饮用时不会喝到茶叶,并可避免因该开口过大,而行进间饮用时会有溢出的现象,而使用第二开口装填水时亦不必担心开口过小,而有不易装填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二图6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局部剖视图图8是现有的容器平面示意图之一图9是现有的容器平面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一筒状的本体1,该本体1有一容置空间2,该容置空间2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21及一第二开口22,且该第一开口21与第二开口22是位于本体1的纵轴上,该第一开口21是位于本体1上段的顶端11,该第二开口22是位于本体1下段的底端12,且该第二开口22的直径约等于本体1下段的内径,而第一开口21的直径是小于第二开口22的直径。本实施例中该本体1连接第一开口21及第二开口22的外缘各自设有第一外螺纹段211及第二外螺纹段221,以分别供一具有内螺纹的上盖3及底盖4锁固,以封闭该容置空间2。在本实施例中,该上盖3相对该第一开口21的内侧面31依序设有一与该第一外螺纹段211相螺合的第一内螺纹段311、一以软性硅胶制成且具有止水功能的软垫32、一设有定位柱332与通气孔331的支撑盘33及一与顶盖34相螺合的第二内螺纹段312。该支撑盘33是借由该定位柱332与该软垫32结合时,可插入软垫32的定位穴322中,以避免软垫32装置方向错误。该软垫32则另设有一细缝321,供气体可经由该通气孔331而泄出。-->上述容置空间2的第二开口22处设有一可与本体1分离的滤杯5,供容置茶叶A。该滤杯5是由一金属网与数个支杆构成,可将茶叶A限制于滤杯5中,而该滤杯5的底端具有一向下的杯口51,使该滤杯5杯口51与第二开口22呈同一位置,且杯口51周缘向外凸伸有一阻挡部52。在本实施例中,该阻挡部52是呈一环状的形态,该阻挡部52的外径是大于该第二开口22的内径,供靠抵于本体1的第二开口22的周缘,以使底盖4锁固于本体1的第二外螺纹段221,该滤杯5的阻挡部52则夹置于本体1的第二开口22与底盖4之间。因为该第二开口22是位于本体1下段的底端12,而该滤杯5是设置于本体1下段的第二开口22处,所以常态下,该滤杯5是位于容置空间2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该阻挡部52套设有一止水构件41,供当底盖4锁固于本体1的第二外螺纹段221时,该止水构件41除可确保茶汁被密封于容置空间2内,亦可防止茶汁渗漏造成上述的第二螺纹段221有茶垢残留,且使该阻挡部52与该底盖4二者间具有更佳的密合度。如图4所示,因为常态下该滤杯5是位于容置空间2的下方,故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容器反转,将该底盖4旋开使该滤杯5的杯口51朝上,且在滤杯5中装填茶叶A,并将热水冲入容置空间2内再将底盖4旋紧后,将本实施例中的容器反转回原来的形态,使该滤杯5的杯口51朝下。此时热水及茶叶A会落于容置空间2的下方,所以浸泡过程中如使用者因口渴而饮用了部分的茶水,也无须担心容置空间2中的热水无法浸泡到茶叶A。如图5所示,借由该上盖3的软垫32及止水构件41,可将该容置空间2内所装填的热水封闭于容置空间2中。因此,当外出或登山时,使用本实施例的容器来冲泡茶叶A,在携带时并不会使茶水渗出。本实施例容器的底盖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容器,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有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该二开口是位于本体的纵轴上,常态下,该第一开口是位于本体上段的顶端,该第二开口是位于本体下段的底端,而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第二开口的直径,且该本体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供一对应的上盖及底盖盖合,该上盖相对该第一开口的内侧面依序设有一第一内螺纹段、一以软性硅胶制成且具有止水功能的软垫、一设有定位柱与通气孔的支撑盘及一第二内螺纹段,该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处设有一可与本体分离的滤杯,该滤杯底端具有一向下的杯口,杯口周缘向外凸设有一阻挡部,使该滤杯定位于本体的第二开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3-12-29 20032013083371.一种改进的容器,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有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该二开口是位于本体的纵轴上,常态下,该第一开口是位于本体上段的顶端,该第二开口是位于本体下段的底端,而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第二开口的直径,且该本体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供一对应的上盖及底盖盖合,该上盖相对该第一开口的内侧面依序设有一第一内螺纹段、一以软性硅胶制成且具有止水功能的软垫、一设有定位柱与通气孔的支撑盘及一第二内螺纹段,该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处设有一可与本体分离的滤杯,该滤杯底端具有一向下的杯口,杯口周缘向外凸设有一阻挡部,使该滤杯定位于本体的第二开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外缘各自设有第一外螺纹段及第二外螺纹段,以分别供一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子渊
申请(专利权)人:沈子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