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下连续墙的地热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88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22
一种基于地下连续墙的地热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地下连续墙、第二地下连续墙和地下水层,第一地下连续墙上设有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二地下连续墙上设有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地下水层通过进水管与高压水泵连通,高压水泵的出水端依次连接第一电动分流式阀门、第一高压热能转换机、第二电动分流式阀门、第二高压热能转换机和第三出水管;第一电动分流式阀门的另一出水端通过第一栅式换热器连接第一出水管,第二电动分流式阀门的另一出水端通过第二栅式换热器连接第二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地下连续墙的地热利用系统的利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量大、易利用等优点,合理的利用地热资源能给经济、环境带来益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下连续墙的地热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下连续墙的地热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基坑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坑偏向于深、大且地质较差的地区发展,其大多数基坑围护结构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其主要优点为整体性好、刚度大、抗渗性好等优点。在一些深大基坑其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插入土体深度深、截面面积大、造价高,而仅仅作为地下永久围护结构其利用率较低。而地热能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主要存储在浅层地表以下且分布范围广、能量大,如果合理的将其开发利用,其经济效益远高于煤炭、石油及其他不可再生能源,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会更小。将地下连续墙与地热能进行合理的结合,既能解决地下连续墙利用率低的问题,也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围护和地热利用双重功能的基于地下连续墙的地热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地下连续墙的地热利用系统,包括两幅相邻的第一地下连续墙和第二地下连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下连续墙的地热利用系统,包括两幅相邻的第一地下连续墙(1a)和第二地下连续墙(1b),第一地下连续墙(1a)和第二地下连续墙(1b)的底部设有地下水层(2);其特征在于:第一地下连续墙(1a)上设有竖直贯穿第一地下连续墙(1a)的进水管(3);第二地下连续墙(1b)上设有竖直贯穿第二地下连续墙(1b)的第三出水管(6);/n所述地下水层(2)通过进水管(3)与高压水泵(10)的进水端连通,高压水泵(10)位于第一地下连续墙(1a)的上方,高压水泵(10)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第一电动分流式阀门(11)的进水端连接;第一电动分流式阀门(11)具有两个出水端,第一电动分流式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下连续墙的地热利用系统,包括两幅相邻的第一地下连续墙(1a)和第二地下连续墙(1b),第一地下连续墙(1a)和第二地下连续墙(1b)的底部设有地下水层(2);其特征在于:第一地下连续墙(1a)上设有竖直贯穿第一地下连续墙(1a)的进水管(3);第二地下连续墙(1b)上设有竖直贯穿第二地下连续墙(1b)的第三出水管(6);
所述地下水层(2)通过进水管(3)与高压水泵(10)的进水端连通,高压水泵(10)位于第一地下连续墙(1a)的上方,高压水泵(10)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第一电动分流式阀门(11)的进水端连接;第一电动分流式阀门(11)具有两个出水端,第一电动分流式阀门(11)的两个出水端分别与第二连接管(8)和第四连接管(21)连接,第四连接管(21)位于第一地下连续墙(1a)的后侧;第四连接管(21)为U形弯管,第四连接管(21)的两个管口沿竖直方向上下布置;第四连接管(21)上设有第一栅式换热器(23),第四连接管(21)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保温层(25a);第四连接管(21)的出水端伸入第一地下连续墙(1a)内与第一出水管(4)的进水端连接,第一出水管(4)埋设在第一地下连续墙(1a)内,且第一出水管(4)的出水端与地下水层(2)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8)为异径管,第二连接管(8)的出水端与第一高压热能转换机(13)的进水端连接,第一高压热能转换机(13)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第二电动分流式阀门(12)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电动分流式阀门(12)具有两个出水端,第二电动分流式阀门(12)的两个出水端分别与第三连接管(9)和第五连接管(22)连接,第五连接管(22)位于第二地下连续墙(1b)的后侧;第五连接管(22)为U形弯管,第五连接管(22)的两个管口沿竖直方向上下布置;第五连接管(22)上设有第二栅式换热器(24),第五连接管(22)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保温层(25b);第五连接管(22)的出水端伸入第二地下连续墙(1b)内与第二出水管(5)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出水管(5)埋设在第二地下连续墙(1b)内,且第二出水管(5)的出水端与地下水层(2)连通;
所述第三连接管(9)的出水端与第二高压热能转换机(14)的进水端连接,第二高压热能转换机(14)的出水端与第三出水管(6)连接,第三出水管(6)的出水端与地下水层(2)连通;
所述进水管(3)上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一温度传感器(15)位于进水管(3)靠近地下水层的一端;第一连接管(7)上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17);所述第一高压热能转换机(13)与第二电动分流式阀门(1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6);所述第一出水管(4)上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18),第二出水管(5)上设有第三流量传感器(19),第三出水管(6)上设有第四流量传感器(20);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16)、第一流量传感器(17)、第二流量传感器(18)、第三流量传感器(19)、第四流量传感器(20)、第一电动分流式阀门(11)、第二电动分流式阀门(12)、第一高压热能转换机(13)、第二高压热能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云符东王捷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