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源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88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源换热系统。所述空气源换热系统包括:地埋管、热交换器和抽气装置,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抽气装置均设置在位于地下的换热井内;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地埋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地埋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抽气装置的抽气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出气端,所述抽气装置的排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待换热建筑连通;所述地埋管用于吸收周围土壤中的能量以改变内部流体的温度;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将通过所述换热井的井口进入的空气的温度改变形成适温空气;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将所述适温空气抽入至所述待换热建筑内部,以改变所述待换热建筑内部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换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行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源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浅层地表热能是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中能源的总称,被称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节能环保技术。目前,浅层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为热泵技术。但是,一方面,热泵技术夏季不断从室内吸收热量排放到地下,向土壤中续存热量,冬季则不断提取土壤的热量以实现室内供暖,从土壤中吸收热量。当热泵技术夏季向地下累计释放的热量大于冬季从地下累计吸收的热量时,则会在地下形成“热堆积”,使地下恒温带温度逐渐上升,热泵技术的供冷效率逐年化;当热泵技术夏季向地下累计释放的冷凝热小于冬季从地下累计吸取的热量时,会使地下恒温带温度逐年下降,形成所谓“冷堆积”,使热泵技术的供热数效率逐年降低,另一方面,热泵技术本质上还是存在高品位能量的输入和消耗(约为空调技术的1/3~1/2),综合初期投资和使用期维护的整体效益来看,虽然地源热泵技术有节能环保的优势,但是优势并不明显,再加上生态环境污染带来的隐形成本,极大限制了浅层地表热能的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浅层地表热能利用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埋管、热交换器和抽气装置,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抽气装置均设置在位于地下的换热井内;/n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地埋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地埋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抽气装置的抽气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出气端,所述抽气装置的排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待换热建筑连通;所述地埋管用于吸收周围土壤中的能量以改变内部流体的温度;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将通过所述换热井的井口进入的空气的温度改变形成适温空气;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将所述适温空气抽入至所述待换热建筑内部,以改变所述待换热建筑内部的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埋管、热交换器和抽气装置,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抽气装置均设置在位于地下的换热井内;
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地埋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地埋管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抽气装置的抽气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出气端,所述抽气装置的排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待换热建筑连通;所述地埋管用于吸收周围土壤中的能量以改变内部流体的温度;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将通过所述换热井的井口进入的空气的温度改变形成适温空气;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将所述适温空气抽入至所述待换热建筑内部,以改变所述待换热建筑内部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滤芯,所述空气滤芯设置在所述换热井的井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气装置,所述集气装置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气端,所述集气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抽气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集气装置用于收集所述适温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