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阀、散热器及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83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16
涉及热力膨胀阀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调节阀、散热器及散热系统。包括阀体、阀芯、温感件以及外接温感件;阀体设有流体通道,阀芯以及温感件设置于流体通道;阀芯与阀体内侧配合,以阀芯的位置调节流体通道的开度;温感件耦合连接于阀芯,温感件根据流体温度进行形状变化,以此带动阀芯改变位置;外接温感件通过管路与温感件连通,外接温感件、管路以及温感件内部充填有感温介质进行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通过在阀体中流体通道内设置有温感件,通过温感件及外接温感件能够及时对流体温度进行感应监测,对流体换热的进口及结果进行同步监测调节,提高调节阀的反馈速度,进而提高散热器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阀、散热器及散热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力膨胀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节阀、散热器及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系统中,通常采用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节流元件来控制制冷剂流量,比如电子膨胀阀通过温度或者压力反馈值来修正调整最新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以此满足系统的稳定性。现有的热力膨胀阀通常都是通过自带感温包探测温度值进而反馈吸气过热度来实现对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流量进行调节,主要是利用感温包内部的感温介质的热胀冷缩性质来驱动热力膨胀阀内部的弹性膜片动作,进而驱动其它零部件进行调节。但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只能探测换热后的结果,也就是对换热流体、换热器和外部环境综合变化的结果反馈,对于换热流体进口温度变化无法做出直接的反馈,进而调节反馈的动作存在滞后性和单一性。比如,散热器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上升,对散热不利,应加大冷却水流量或者及时降低冷却水的进口温度。采用热力膨胀阀控制流量时,只能等待升温后的冷却水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探测到散热不良温度上升才会做出反馈进行修正,这种滞后性在一些换热场合是不允许的,比如高功率散热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芯(2)、温感件(3)以及外接温感件(4);/n所述阀体(1)设有流体通道(101),所述阀芯(2)以及温感件(3)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101);/n所述阀芯(2)与所述阀体(1)内侧配合,以所述阀芯(2)的位置调节所述流体通道(101)的开度;/n所述温感件(3)耦合连接于所述阀芯(2),所述温感件(3)根据流体温度进行形状变化,以此带动所述阀芯(2)改变位置;/n所述外接温感件(4)通过管路(5)与所述温感件(3)连通,所述外接温感件(4)、管路(5)以及所述温感件(3)内部充填有感温介质进行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芯(2)、温感件(3)以及外接温感件(4);
所述阀体(1)设有流体通道(101),所述阀芯(2)以及温感件(3)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101);
所述阀芯(2)与所述阀体(1)内侧配合,以所述阀芯(2)的位置调节所述流体通道(101)的开度;
所述温感件(3)耦合连接于所述阀芯(2),所述温感件(3)根据流体温度进行形状变化,以此带动所述阀芯(2)改变位置;
所述外接温感件(4)通过管路(5)与所述温感件(3)连通,所述外接温感件(4)、管路(5)以及所述温感件(3)内部充填有感温介质进行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件(3)与所述阀芯(2)之间可活动地连接,二者间距可调节,以此调节所述流体通道(101)开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具有第一定位件(6)与第二定位件(7),第一定位件(6)固定于所述流体通道(101)内,所述温感件(3)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件(6);所述第二定位件(7)固定于所述流体通道(101)内,所述阀芯(2)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件(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6)设置有固定部(601)及定位孔(602),所述温感件(3)的一端可活动贴合于所述固定部(601),所述管路(5)可通过所述定位孔(602)连通于所述外接温感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桂涛吴永和谢文利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