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油集成式调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83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供油集成式调速系统,油箱阀组件集成于主阀块组件上形成集成化结构,并整体安装在机架上方;主阀块组件包括伺服阀、电磁换向阀,电机泵组件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过滤器、单向阀后分成二路,一路连通油缸组件中的油缸的有杆腔,另一路经三通再分成二路,第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伺服阀连通油缸的无杆腔,第二路经调压阀连通油缸的无杆腔;油缸的活塞连接蒸汽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速系统执行机构的泵控设计,减小液压油需求量;通过集成化设计,将蓄能器、微型电机等部件集成于主阀块组件,大幅度减小调速系统所占空间,体积减小60%,大幅度增加船用汽轮机的维修空间;同时可消除常规电动油泵、高压管路振动影响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供油集成式调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汽轮机、辅汽轮机,尤其是一种船用汽轮机、辅汽轮机的调速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与液压技术的提升,汽轮机调速系统已由曾经的机械系统向高机动性液压系统转变,其原理如图1所示,均采用由油站系统、蓄能器、调速器执行机构及相连管路等组成,其中执行机构与调节阀本体直接连接,油站系统与蓄能器分立布置在厂房。工作时,控制系统给伺服放大器一个阀位指令信号,此信号与位移传感器反馈给伺服放大器的当前阀位信号作比较,伺服放大器将此差值经运算放大后发送给电液转换器,由电液转换器控制油的流动方向从而控制阀门运行于某个位置。当失去控制信号时,电液转换器的机械偏置保证阀门关闭。船用汽轮机因空间紧张,原理相似的基础上,油站和蓄能器均独立集成化设计,布置在公共机架上。现有的船用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在于:空间逼仄狭窄,油站和蓄能器根据其各自结构特点适应性的安置于有限空间,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各设备之间使用直径很小的硬管,其内流体高压特点不利于汽轮机减振减噪;再者高压管路本身存在漏油的风险,不利于汽轮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供油集成式调速系统,包括电机泵组件、油缸组件、油箱阀组件、主阀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泵组件、油缸组件、油箱阀组件集成于主阀块组件上形成集成化结构,并整体安装在机架上方,提供调阀控制功能;所述主阀块组件包括伺服阀、电磁换向阀,所述电机泵组件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过滤器、单向阀后分成二路,一路直接连通油缸组件中的油缸的有杆腔,另一路经三通再分成二路,第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伺服阀、单向阀连通油缸的无杆腔,第二路经调压阀连通油缸的无杆腔,调压阀背压端还连接有电磁换向阀,所述油缸的活塞连接蒸汽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供油集成式调速系统,包括电机泵组件、油缸组件、油箱阀组件、主阀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泵组件、油缸组件、油箱阀组件集成于主阀块组件上形成集成化结构,并整体安装在机架上方,提供调阀控制功能;所述主阀块组件包括伺服阀、电磁换向阀,所述电机泵组件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过滤器、单向阀后分成二路,一路直接连通油缸组件中的油缸的有杆腔,另一路经三通再分成二路,第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伺服阀、单向阀连通油缸的无杆腔,第二路经调压阀连通油缸的无杆腔,调压阀背压端还连接有电磁换向阀,所述油缸的活塞连接蒸汽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油集成式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门上面设有线性位移传感器,所述伺服阀、电磁换向阀和线性位移传感器电连接DE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供油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晗许涛高怡秋周琴顾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