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W级空间核能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0kW级空间核能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应用场景包括空间核动力飞行器、水下核动力潜航器、非内燃式的热功转换发动机等。
技术介绍
随着航天器应用电推进平台和深空探测任务的需求,我国已开展多种电推进技术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鉴于我国空间核电源技术仍处于研制阶段,已有空间发电技术较受日照时间、功率水平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深空探测的电源需求。目前核反应堆空间小型化技术尚不成熟,尚不支持100kW级以及更小功率的热电转换装置,小功率水平的同位素热源已实现空间应用。本专利技术中10kW级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技术拟采用同位素热源,适用于长航时、无日照环境,使空间布雷顿热电转换系统成为急待发展的重要技术。更先进的闭式布雷顿循环热功转换装置的关键性能指标为:更高的循环热功转换效率、更低的单位功率重量与更低的单位功率体积等。由于该专利技术的应用需求为空间封闭环境,采用闭式循环设计,其热力学设计受到诸多制约,在10kW功率等级布雷顿热电转换系统的研制尚属空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kW级空间核能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1)、电机(2)、压气机(3)、冷却器(4)、回热器(5)、换热器(6)、供气模块(7)、控制模块(8)和滑油模块(9);/n所述涡轮(1)、电机(2)、压气机(3)、冷却器(4)、回热器(5)和换热器(6)构成热力循环系统;所述换热器(6)用于将同位素热源抽取的热量注入循环工质气体;工质气体经冷却器(4)后进入压气机(3)压缩升压,然后进入回热器(5)加热,再流入换热器(6)加热后,送至涡轮(1)做功;电机(2)和压气机(3)为共轴转子,涡轮(1)带动电机(2)和压气机(3)一同转动,电机(2)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W级空间核能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1)、电机(2)、压气机(3)、冷却器(4)、回热器(5)、换热器(6)、供气模块(7)、控制模块(8)和滑油模块(9);
所述涡轮(1)、电机(2)、压气机(3)、冷却器(4)、回热器(5)和换热器(6)构成热力循环系统;所述换热器(6)用于将同位素热源抽取的热量注入循环工质气体;工质气体经冷却器(4)后进入压气机(3)压缩升压,然后进入回热器(5)加热,再流入换热器(6)加热后,送至涡轮(1)做功;电机(2)和压气机(3)为共轴转子,涡轮(1)带动电机(2)和压气机(3)一同转动,电机(2)转动的同时发出电能;
所述供气模块(7)用于提供工质气体;
所述滑油模块(9)用于为涡轮(1)和压气机(3)转子的滑动轴承提供润滑及冷却;
所述控制模块(8)用于接收上级控制指令,控制电机(2)、换热器(6)、供气模块(7)和滑油模块(9)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W级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1)、电机(2)和压气机(3)组成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采用卧式放置,电机(2)置于中间,回热器(5)和冷却器(4)首尾串联,与电机(2)平行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W级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轴向长度在1.2m以内,半径为0.4m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W级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气体为纯质氩气,或为40g/mol的氦-氙混合气,其中,氦气摩尔比例为70%~72%;输出功率范围在0.5~6.45kW;整机效率为5%~20%;运行时换热器加热功率为40~58kW;电机运行转速为28000~3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镇星,刘锦涛,周成,李永,王戈,丛云天,丁凤林,魏延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