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77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包括:搬运件,偶数个搬运件围设为正多边形,搬运件包括主板以及位于主板下方的车轮,主板包括前后连接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前端部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滚轮,若干第一滚轮露出前端部的表面的高度由前端部远离后端部的一端向靠近后端部的一端逐渐增大;刚性连接件,刚性连接件设置于相邻两搬运件之间,刚性连接件包括螺杆以及与螺杆相配合的连接座,连接座与搬运件的末端转动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第一螺纹的螺纹方向和第二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预制承台底面直径大小适应性灵活设置,体积小,移动方便,减少人力劳动,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桩基预制承台领域或装卸搬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桩基预制承台相对重量很高,需要装卸搬运的配台设备。装卸搬运设备是指用来搬移、升降、装卸和短距离输送物料或货物的机械。装卸搬运设备是实现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的基础,是物流设备中重要的机械设备。它不仅可用于完成船舶与车辆货物的装卸,而且还可用于完成库场货物的堆码、拆垛、运输以及舱内、车内、库内货物的起重输送和搬运。装卸搬运设备为了顺利完成装卸搬运任务,必须适应装卸搬运作业要求,即要求装卸搬运设备结构简单牢固,作业稳定,造价低廉,易于维修保养,操作灵活方便,安全可靠,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工作能力。目前的搬运设备主要以吊车类、叉车类以及作业车类为主,一般通过吊车或叉车将预制承台运转至作业车上,通过作业车搬运,但作业车的承载能力有限,本身体积较大,对预制承台适应性灵活度差,特别是针对圆底建筑桩基预制承台,该类型预制承台底面规则,但底面半径不定,高度也不定,单一作业车难以适应其变化,另一方面,作业车还需要额外进行捆绑固定,较为繁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以至少解决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包括:搬运件,偶数个所述搬运件围设为正多边形,所述搬运件包括主板以及位于所述主板下方的车轮,所述主板包括前后连接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滚轮,若干所述第一滚轮露出所述前端部的表面的高度由所述前端部远离所述后端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后端部的一端逐渐增大;刚性连接件,所述刚性连接件设置于相邻两所述搬运件之间,所述刚性连接件包括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搬运件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相邻两所述连接座的所述通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的螺纹方向和所述第二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搬运件的末端设置有两所述连接座,两所述连接座层叠设置,并能够分别转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螺杆位于同一所述搬运件的两端头上下叠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杆上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的中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第一滚轮露出所述前端部的表面的高度由所述前端部远离所述后端部的一角向位于其对角线的另一角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轮为球体,并部分嵌入所述前端部内,所述第一滚轮能够在所述前端部内绕自身球心旋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端部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露出所述后端部的表面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滚轮露出所述前端部的表面的最高高度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滚轮的表面包覆有防滑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靠近所述预制承台的侧面设置有橡胶垫。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拉动组件,所述拉动组件包括一端设置有卡接部的拉动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搬运件上的与所述卡接部相配合的卡接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搬运件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第一滚轮呈矩阵排布。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第二滚轮呈矩阵排布。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滚轮为球体,并部分嵌入所述后端部内,所述第二滚轮能够在所述后端部内绕自身球心旋转。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第一滚轮的直径由所述前端部远离所述后端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后端部的一端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第一滚轮的直径由所述前端部远离所述后端部的一角向位于其对角线的另一角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滚轮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滚轮的最大直径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槽设置于所述搬运件的所述主板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拉动杆铰接。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设置于所述前端部的底部,所述后轮设置于所述后端部的底部,所述前轮与所述平板的间距小于所述后轮与所述平板的间距。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后轮的直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轮和/或所述后轮为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搬运件设置在圆底预制承台下方作为搬运移动主体,通过刚性连接件将各个搬运件依次连接为一近圆整体,通过转动刚性连接件从而能够带动搬运件向预制承台轴线方向运动,辅助搬运件嵌入预制承台底部并抬升,减少人力劳动,提高效率,同时可以根据预制承台底面直径大小适应性灵活设置,体积小,移动方便。(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搬运件均匀设置在预制承台边缘,能够提高预制承台在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将刚性连接件设置在搬运件的上方,从而使得刚性连接件能够对预制承台侧壁形成限制,防止滑落,进一步提高搬运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前端部与后端部的设置,更好地配合搬运件嵌入预制承台底部动作与支撑预制承台动作,进一步地,通过前端部上的若干第一滚轮的高度设置,使得前端部形成一坡面,降低嵌入预制承台底部难度,提高搬运效率;再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滚轮的高度由前端部远离后端部的一角向位于其对角线的另一角逐渐增大,使得该坡面沿对角线逐渐升高,并且具有一最低点和一最高点,进一步降低嵌入预制承台底部难度,提高搬运效率。(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连接座设置在搬运件的上方,一方面,能够实现对预制承台侧面的限位作用,防止预制承台在搬运过程中滑落,另一方面,使得螺杆设置在预制承台侧面,方便控制螺杆的转动,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地,在螺杆中间设置螺母,从而方便手动操作转动螺杆,结构简单牢固,作业稳定。(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滚轮设置为部分位于前端部内的球体,并能够绕其自身球心旋转,使得嵌入过程中,配合坡面方向,预制承台底面与第一滚轮始终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降低嵌入预制承台底部难度,提高搬运效率。(6)本专利技术通过后端部上的若干第二滚轮,以平衡后端部在预制承台底部的位置调节以及支撑稳定两种状态下的摩擦力,降低滑入以及位置调整难度,提高搬运准备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二滚轮表面设置防滑件,一方面,增加摩擦力,另一方面,保护第二滚轮,延长第二滚轮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搬运件,偶数个所述搬运件围设为正多边形,所述搬运件包括主板以及位于所述主板下方的车轮,所述主板包括前后连接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滚轮,若干所述第一滚轮露出所述前端部的表面的高度由所述前端部远离所述后端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后端部的一端逐渐增大;/n刚性连接件,所述刚性连接件设置于相邻两所述搬运件之间,所述刚性连接件包括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搬运件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相邻两所述连接座的所述通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的螺纹方向和所述第二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运件,偶数个所述搬运件围设为正多边形,所述搬运件包括主板以及位于所述主板下方的车轮,所述主板包括前后连接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滚轮,若干所述第一滚轮露出所述前端部的表面的高度由所述前端部远离所述后端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后端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刚性连接件,所述刚性连接件设置于相邻两所述搬运件之间,所述刚性连接件包括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搬运件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相邻两所述连接座的所述通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的螺纹方向和所述第二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件的末端设置有两所述连接座,两所述连接座层叠设置,并能够分别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螺杆位于同一所述搬运件的两端头上下叠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桩基预制承台搬运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套设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妮妮宋忠喜李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华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