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质地板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77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质地板及其制作工艺,属于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软质地板包括由下及上层叠分布的软质基板、布纤层、保温层和装饰层。层叠分布时,可将布纤层浸胶,提高软质基板和保温层之间水平摩擦力的同时,又将两者在垂直方向上牢固粘合,充分利用布纤层的附着能力,进而达到抗开胶变形和提高缓冲能力的双重技术效果,还具有普通地板的防潮防水性能,而软质基板和保温层叠加的缓冲能力,脚感相对较好,杯子、手机、平板等易碎物品掉落在地板上时,不会导致摔坏。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木地板生产成本高、容易产生开胶和变形现象的不足以及耐冲击性欠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质地板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材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质地板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地面装饰材料和装饰产品不断出现。大家较熟悉的产品有:瓷砖、地板革、实木地板、复合木地板等等,其应用范围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瓷砖耐磨性好,防水、防潮、防腐蚀,还具有一定的耐压性能,质地坚硬,选材方便,使用寿命长,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室内环境,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被使用的范围也最广泛。地板革,铺设简单、擦洗方便,重量轻,体积小,使用灵活,可根据需要任意裁剪,环境适应能力强。而实木地板或复合木地板,由于以木制结构为主,弹性好,脚感舒适,无毒无味,在居室中使用较理想,是卧室地表首选的装饰材料。上述装饰产品虽然优点突出,各有所长,但各自也有不足之处。瓷砖由于硬度高,表面平滑,溅上水后,更易使人滑倒,对老年人来说尤其危险。近年来,其使用范围已受到一定影响。地板革,强度低、韧性大,易产生静电,在长时间挤压下,会形成皱褶或变形,同时,还易老化、断裂,不利于长期使用。实木地板或复合木地板,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不利于环保,地板表面耐冲击性及缓冲效果欠佳,尤其是在手机、平板广泛应用的当代社会,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不小心摔落地板时,还是容易出现碎屏等隐患。经检索,现有技术中已研制出两层结构的复合木地板,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1259419,申请日:2006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实木复合地板,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实木复合地板,它包括表板和基板两层结构,基板采用指接板,在基板与表板的上结合面上开有伸缩平衡条槽。伸缩平衡条槽为沿着板材的长度方向开设的3~6条矩形槽。在基板下表面设有与其上结合面上的伸缩平衡条槽交错排列的下伸缩平衡条槽。由于基板采用冷拼指接板,基板与表板采用强力白乳胶复合,所以完全不含有甲醛成份,是绿色环保产品;伸缩平衡条槽降低了板材的内应力,在受潮、受热、或是干燥的情况下,变形量小,减少了地板出现胀鼓、开缝的可能。但是,该申请案还存在以下难以克服的缺陷:(1)该实木复合地板完全采用实木制造,生产成本高且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表板和基板之间的粘合力较小,容易出现开胶现象;(3)地板表面耐冲击性及缓冲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复合木地板生产成本高、容易产生开胶和变形现象的不足以及耐冲击性欠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质地板及其制作工艺,通过软质基板和保温层叠加的缓冲效果和布纤层的附着能力,达到了抗开胶变形和提高缓冲能力的双重技术效果。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软质地板,包括由下及上层叠分布的软质基板、布纤层、保温层和装饰层。层叠分布时,可将布纤层浸胶,提高软质基板和保温层之间水平摩擦力的同时,又将两者在垂直方向上牢固粘合,充分利用布纤层的附着能力,进而达到抗开胶变形和提高缓冲能力的双重技术效果,还具有普通地板的防潮防水性能,而软质基板和保温层叠加的缓冲能力,脚感相对较好,杯子、手机、平板等物品掉落在地板上时,不会导致摔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软质基板为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即将软质基板的基料挤出后辊压时,基料中的胶液能够渗出,这样,在和布纤层叠加时,布纤层无需再行浸胶,从而节约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保温层为聚苯板或酚醛板,聚苯板或酚醛板在保证保温效果的同时,容易汲取布纤层的胶液,从而达到三者牢固贴合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上表面、布纤层的上下表面以及保温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互相适配的啮合结构,充分利用布纤层容易随机变形的特点,提高三者之间的接触面,从而避免三者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任何的位移而导致的开胶变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的组分中包括秸秆颗粒、绿粉和PVC;充分利用广大农村闲置而不能充分利用的秸秆资源,尽可能的减少农村因秸秆焚烧而产生的空气污染,而且,秸秆颗粒的空芯结构,容易吸收胶液,并在其中暂存,避免胶液和其它组分过早接触而粘结成团而导致混料不均;绿粉为瓶装饮用水瓶体上的包装标签膜打磨而成的粉体,充分利用了装饮用水瓶体上的包装标签膜的闲置废弃资源,毕竟在装饮用水瓶体的回收过程中,其包装标签膜往往由于和瓶体的化学成分不一致而废弃,在本申请中,则可以充分利用,并和PVC颗粒混合使用。一种软质地板的制作工艺,步骤为:A、混料:将段状的秸秆、胶液、添加剂和其它组分后混匀;B、加热:将混匀后的物料转入加热罐体进行加热成半流体的熔融状;C、挤出:将半流体转入挤出机挤出呈条状体;D、辊压:将条状体直接接入压辊单元辊压成片状的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辊压成型过程中,段状的秸秆中的胶液由于受到挤压而不断渗出,为下一步与布纤层的胶合奠定基础;E、复合:将布纤层、保温层和装饰层依次复合在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上制作成软质地板,布纤层和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层叠的过程中,胶液可以再渗透布纤层,从而再将布纤层和保温层胶合在一起。进一步的加工工艺,步骤A中先将段状的秸秆和胶液混合后,再按顺序混入添加剂和其它组分后混匀;段状的秸秆和胶液先行混合,这样,可以让胶液先行暂存于秸秆的空芯结构中,尤其是小麦的秸秆,其空心体积更大,胶液暂存量可更多,这样,后期的辊压成型中,胶液渗出量会更大。进一步的加工工艺,步骤D中,压辊单元为两组,第一组辊压出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后,第二组将布纤层、保温层辊压在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上;两步辊压,节奏紧凑,尽可能的避免渗出的胶液因留空而提前胶干。进一步的加工工艺,压辊单元的上下压辊为热压辊,可让胶液保持一定高温而提高其流动性,尽可能的避免基料粘辊;而且间距可调,根据成品板的厚度需求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进一步的加工工艺,秸秆为2~4mm段状颗粒,该长度范围的秸杆,可以实现在尽可能多的暂存胶液的同时,在地板中还起到一定的植物钢筋的作用,让基板组分的结合更加牢固。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软质地板,充分利用了布纤层浸胶后在水平和竖直两方向上的附着能力,进而达到抗开胶变形和提高缓冲能力的双重技术效果,还具有普通地板的防潮防水性能,而软质基板和保温层叠加的缓冲能力,脚感相对较好,杯子、手机、平板等易碎物品掉落在地板上时,不会导致摔碎;(2)本专利技术的软质地板,其中的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在辊压成型时,基料中的胶液能够渗出,这样,在和布纤层叠加时,布纤层无需再行浸胶,从而节约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聚苯板或酚醛板在保证保温效果的同时,容易汲取布纤层的胶液,从而达到三者牢固贴合的技术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软质地板,啮合结构的三层层状结构,充分利用布纤层容易随机变形的特点,提高三者之间的接触面,从而避免三者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任何的位移而导致的开胶变形;(4)本专利技术的软质地板,充分利用广大农村闲置而不能充分利用的秸秆资源,尽可能的减少农村因秸秆焚烧而产生的空气污染,而且,秸秆颗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质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及上层叠分布的软质基板(1)、布纤层(2)、保温层(3)和装饰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及上层叠分布的软质基板(1)、布纤层(2)、保温层(3)和装饰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基板(1)为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所述保温层(3)为聚苯板或酚醛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上表面、布纤层(2)的上下表面以及保温层(3)的下表面设置有互相适配的啮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辊压成型渗胶板的组分中包括秸秆颗粒、绿粉和PVC;所述绿粉为瓶装饮用水瓶体上的包装标签膜打磨而成的粉体。


5.一种软质地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A、混料:将段状的秸秆、胶液、添加剂和其它组分后混匀;
B、加热:将混匀后的物料转入加热罐体进行加热成半流体的熔融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艾雅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