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71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第四纱线按照十路循环编织法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第二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与黛奥兰混纺而成,第三纱线为聚酯纤维,第四纱线为聚酯纤维包覆聚氨脂纺成的包覆纱。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具有消息功能的黛奥兰和具有吸湿速干性能的聚酯纤维,以及聚酯纤维包覆聚氨脂的包覆纱经过特定的编织方法织成立体小格子面料,具有超薄、立体、挺括且低弹、不卷口、不易变形、吸湿速干的面料,既充分地发挥各种纱线的消臭、吸湿速干的功效,又能够使各纱线的功能彼此互补,达到既轻薄又不卷口不变形,特别适合用做高档针织运动T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运动服采用的面料有纯棉布、天鹅绒、针织棉。纯棉面料具有吸汗、透气、速干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排汗,带走运动时流汗带来的不适感。但是,纯棉布料容易超皱、垂坠感不好。而天鹅绒的运动装存在着透气性较弱、厚重等缺点。而针织棉是最常用的一款运动面料,相比以上两种面料,针织棉具有透气、轻薄的优点。但是,现有的针织面料用来制作运动服装时,透气性、轻薄度以及吸湿排汗功能仍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针织面料进一步改进,以提升其吸湿排汗、轻薄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消臭、超薄、低弹、吸湿速干的立体格子面料,具有超薄、立体、挺括且低弹、不卷口、不易变形等优点,尤其是吸湿速干性能好,适合用做高档针对运动T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第四纱线按照十路循环编织法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第二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与黛奥兰混纺而成,第三纱线为聚酯纤维,第四纱线为聚酯纤维包覆聚氨脂纺成的包覆纱;其中,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采用第一纱线;第四路、第十路采用第二纱线;第二路、第八路、第九路采用第三纱线;第六路采用第四纱线;其中,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采用第一集圈编织方法;第二路、第四路、第六路、第八路采用第一成圈编织方法;第九路采用第二成圈编织方法,采用第十路连接上一个编织横列。优选地,所述第二纱线采用吸湿速干聚酯纤维和黛奥兰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纺而成。优选地,所述第四纱线中聚酯纤维和聚氨脂按的质量比为(3~8):1。优选地,所述第一纱线的密度为50D-100D,所述第二纱线线密度为40-60S/1,所述第三纱线线密度为30-75D,所述第四纱线线密度为45-65D。优选地,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进行十路循环编织,且每一路纱路采用罗纹三角错针排列的四针循环编织法。优选地,所述第一集圈编织法为下针筒的第一针成线圈后再以集圈的运动方式连接上针盘第一针的线圈,接着编织下针筒第二针的线圈、第三针的线圈、第四针的线圈,上针盘的第二针、第三针和第四针不编织;所述第一成圈编织方法为上针盘的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和第四针分别进行成圈编织,下针筒的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和第四针不编织;所述第二成圈编织方法为下针筒的第一针成线圈编织,再以成圈的运动方式连接上针盘的第一针的线圈,再以成圈的方式连接下针筒的第二针的线圈、第三针的线圈和第四针的线圈,上针盘的第二针、第三针和第四针不编织;所述第十路的编织方法为所述第二成圈子编织方法为上针盘的第一针不编织,上针盘的第二针、第三针和第四针分别成圈编织,下针筒的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和第四针不编织。。优选地,所述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的线圈长度为25~29mm,所述第四路、第十路的线圈长度为21~25mm,所述第二路、第八路、第九路的线圈长度为23~29mm,所述第六路的线圈长度为23~26mm。优选地,对于编织后的面料还进行煮布处理,所述煮布处理方法为:第一阶段:在80~90℃的水温中进行水浴10~20min,水量没过面料表面,水中加入除油剂、软水剂、双氧水;第二阶段:在40~50℃的水温中进行水浴10~20min,水量没过面料表面,水中加入冰醋酸;第三阶段:在冷水中进行水浴10~20min,水量没过面料表面,水中加入亚硫酸钠。优选地,所述煮布处理后的面料还进行染色处理,所述染色处理方法包括用活性染料染棉、用分散染料染聚酯纤维;所述染棉处理方法为:先将大苏打、分散剂、元明粉加入染缸中,染缸内水温为30~40℃,煮布20~30min后加入冰醋酸和染料,过酸10~20min后升温至50~60℃,保温染色20~30min,再在保温条件下加入纯碱处理40~80min;所述染聚酯纤维的方法为:染缸的水温为30~40℃,加入染料保温20~30min后在10~20min内升温至90~100℃,保温后再在5~10min内升温至110~120℃,保温后升温至125~130℃再保温20~30min,最后快速降温至70~80℃,完成染色。优选地,所述染色处理后的面料还进行定型处理,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40~160℃,速度为20m/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消息功能的黛奥兰和具有吸湿速干性能的聚酯纤维,以及聚酯纤维包覆聚氨脂的包覆纱经过特定的编织方法织成立体小格子面料,具有超薄、立体、挺括且低弹、不卷口、不易变形、吸湿速干的面料,既充分地发挥各种纱线的消臭、吸湿速干的功效,又能够使各纱线的功能彼此互补,达到既轻薄又不卷口不变形,特别适合用做高档针织运动T恤。另外,本专利技术特殊的后处理工艺,能够使面料的颜色鲜艳牢固,满足运动T恤的应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罗纹错针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排针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图;图中,O表示成圈编织,V表示集圈编织,—表示平针编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采用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第四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第二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与黛奥兰混纺而成,第三纱线为聚酯纤维,第四纱线为聚酯纤维包覆聚氨脂纺成的包覆纱。第一纱线采用吸湿速干聚酯纤维制成,具有吸汗速干的功效。吸湿速干聚酯纤维为普通的聚酯纤维经过改性处理后个有吸湿排汗快干的功效,现有市场上可以买到。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用百宏公司的型号为75D/72F的产品。第二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与黛奥兰混纺而成。黛奥兰为日本东洋纺生产,具有抗菌消臭功能。其中,吸湿速干聚酯纤维和黛奥兰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纺而成。第三纱线为普通的聚酯纤维纱线。第四纱线为聚酯纤维包覆聚氨脂纺成的包覆纱,聚酯纤维和聚氨脂按的质量比为(3~8):1。在整个面料中采用小比例的此种包覆纱能够使面料略增弹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纱线的密度为50D-100D,所述第二纱线线密度为40-60S/1,所述第三纱线线密度为30-75D,所述第四纱线线密度为45-65D。采用以上四种纱线,按照每十路纱线为一个循环周期编织成面料。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进行十路循环编织,且每一路纱路采用罗纹三角错针排列的四针循环编织法。具体地,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采用第一纱线;第四路、第十路采用第二纱线;第二路、第八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特征在于:/n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第四纱线按照十路循环编织法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第二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与黛奥兰混纺而成,第三纱线为聚酯纤维,第四纱线为聚酯纤维包覆聚氨脂纺成的包覆纱;/n其中,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采用第一纱线;第四路、第十路采用第二纱线;第二路、第八路、第九路采用第三纱线;第六路采用第四纱线;/n其中,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采用第一集圈编织方法;第二路、第四路、第六路、第八路采用第一成圈编织方法;第九路采用第二成圈编织方法,采用第十路连接上一个编织横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特征在于:
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第四纱线按照十路循环编织法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第二纱线为吸湿速干聚酯纤维与黛奥兰混纺而成,第三纱线为聚酯纤维,第四纱线为聚酯纤维包覆聚氨脂纺成的包覆纱;
其中,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采用第一纱线;第四路、第十路采用第二纱线;第二路、第八路、第九路采用第三纱线;第六路采用第四纱线;
其中,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采用第一集圈编织方法;第二路、第四路、第六路、第八路采用第一成圈编织方法;第九路采用第二成圈编织方法,采用第十路连接上一个编织横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线采用吸湿速干聚酯纤维和黛奥兰按照质量比为(2~5):1的比例混纺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纱线中聚酯纤维和聚氨脂按的质量比为(3~8):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的密度为50D-100D,所述第二纱线线密度为40-60S/1,所述第三纱线线密度为30-75D,所述第四纱线线密度为45-65D。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进行十路循环编织,且每一路纱路采用罗纹三角错针排列的四针循环编织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低弹的吸湿速干立体格子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圈编织法为下针筒的第一针成线圈后再以集圈的运动方式连接上针盘第一针的线圈,接着编织下针筒第二针的线圈、第三针的线圈、第四针的线圈,上针盘的第二针、第三针和第四针不编织;所述第一成圈编织方法为上针盘的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和第四针分别进行成圈编织,下针筒的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和第四针不编织;所述第二成圈编织方法为下针筒的第一针成线圈编织,再以成圈的运动方式连接上针盘的第一针的线圈,再以成圈的方式连接下针筒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名涛庄儒生周昭瀚王文雅杨楚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世泰服饰有限公司广东易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