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70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纱织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具体涉及布底采用轻膨暖的羊毛色纺纱线,布面采用另一种成分比例的蓬松保温色纺纱线,采用一种双面空气层分离随型裁组织结构形成AB两面色的效果,后整理不用进行染色工序,只需水洗、抓毛、成定即可,本产品采用中空翼暖纤维,此纤维结构能锁住更多的空气,从而更轻盈、蓬松,制成的衣物极其柔软、并具有绝佳的隔热效果,加之随型裁的组织结构使织物永久不变形,回弹性及保形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织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两面双色面料都是采用两层面料,各自进行一次染色工艺处理后再通过粘合、缝合将染整处理好的单片面料组合为一块面料,这样的面料制作工艺虽然能够制备得到上下两面具有不同颜色的面料,但是所制备的面料质量厚重,透气性差,不具有回弹性能,成衣后质感较硬,穿着舒适度差,面料容易变形留下折痕,影响成衣后的美观度,加之该面料需要经过多次染色漂洗得工艺处理及后续结合工艺处理,制备工艺复杂,多次染整还会对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污染,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背道而为,存在较大的弊端。有鉴于此,我司结合多年来对面料的深入研究结合面料纺纱织造经验,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现有两面双色面料存在的弊端的新型面料及其生产工艺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两面色面料制备工艺复杂,面料厚重易变形不透气,成衣后穿着不舒适的缺点,提供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所述面料由面纱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底纱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20D杜邦氨纶和15D杜邦氨纶四种纱线进行针织编造成型,所述四种纱线的比例组成为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47.17%,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47.17%,20D杜邦氨纶:2.26%,15D杜邦氨纶:3.4%。进一步的,所述面纱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由聚丙烯腈色纤维、聚丙烯腈膨体纤维和粘胶色纤混合纺纱制成,所述混合纺纱的组合比例为:聚丙烯腈色纤维:聚丙烯腈膨体纤维:粘胶色纤=1:2:7。进一步的,所述底纱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由聚丙烯腈色纤维、聚丙烯腈膨体纤维、粘胶色纤维和羊毛天然纤维混合纺纱制成,所述混合纺纱的组合比例为:聚丙烯腈色纤维:聚丙烯腈膨体纤维:粘胶色纤:羊毛天然纤维=2:4:13:1。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纺纱:纺面纱:将含有10%原液上色的聚丙烯腈色纤维和没上色的20%聚丙烯腈膨体纤维充分混合,再与70%的粘胶色纤维进行前纺充分混合,进行4次并条,最终以紧密赛络纺的细纱方式纺成40S/1英支,捻系数为350的针织纱线,纤维长度均是38mm;纺底纱:将含有10%原液上色的聚丙烯腈色纤维和没上色的20%聚丙烯腈膨体纤维充分混合,再与65%的粘胶色纤维和5%羊毛天然纤维进行前纺充分混合,进行4次并条,最终以紧密赛络纺的细纱方式纺成40S/1英支,捻系数为350的针织纱线,纤维长度均是38mm;步骤2:织造:采用日本福源纬编大圆机,规格为24G33”,路数为72F,线圈长度: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345mm/100针,15D/20D氨纶:110mm/100针,采用排双面对针进行织造,大圆机开满路数72F;优选地,所述排双面对针的方式为上单边第2、5路编织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色纺,下单边3、6路编织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色纺,同时上下单边第2、3、5、6路以添纱吊面的方式喂入15D杜邦氨纶,上下单边第1、4路用20D杜邦拉架来连接形成中空翼暖纤维保暖空气层结构。步骤3:染整:包括前定型,前处理、缸中洗水、制软、烘干、双面拉绒,成定;前定型:前定开蒸汽,过热水,用180-200℃的蒸汽进行前定型,送布机机速设置为25-35m/min,送布机风量85-90CMH;前处理:在水洗浴缸的缸中浴比1:10,浴量:2080L,同时加重量份2-3kg的防沾皂洗剂DM-1572N,直抽,入布,加入1.5-2.5kg的除油剂WHK,直抽,处理温度40℃升至60℃,进行处理30min,排水;缸中洗水:缸中加入洗布水,洗水处理7-10min,排水出布;制软:浴中加入重量份24-26kg的软片DM-3125,0.4-0.8kg的醋酸,冷行处理20-25min;烘干:烘干机温度设置为160-180℃,送布机速调至20-26m/min,烘干风量设置为70-80CMH,烘干保布面;双面拉绒:双面拉绒剪烫加工工序如下:正面抓毛→粗面抓毛→粗面梳毛→粗面烫毛→粗面剪毛→正面梳毛→正面烫毛→正面剪毛→正面烫毛→正面修毛;成定:成定处理的定型温度设置为170-190℃,定型机速18-19m/min,定型风量60-70CMH;步骤4:成品质检入库。进一步的,在洗水处理时在缸内加起毛剂有利于抓毛的效果。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排双面对针的方式编织成型的胚布的上下表面形成透气网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选用不同的纤维原料进行纺纱,得到蓬松保温面纱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和轻膨暖的底纱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通过排双面对针的方式进行编织配合双面空气层分离随型裁组织结构形成AB两面色的效果,胚布成型后,在后整处理时无需再进行染色加工,只需水洗、抓毛、成定即可,解决了现有制备工艺步骤复杂繁琐的问题,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和提高面料的生产效率,本产品采用中空翼暖纤维结构,此纤维结构能锁住更多的空气,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面料质地更轻盈、蓬松,制成的衣物极其柔软、并具有绝佳的隔热保温效果,加之随型裁的组织结构使织物永久不变形,回弹性及保形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排双面对针的工艺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前处理及缸中洗水的工艺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专利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面纱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底纱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20D杜邦氨纶和15D杜邦氨纶四种纱线进行针织编造成型,所述四种纱线的比例组成为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47.17%,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47.17%,20D杜邦氨纶:2.26%,15D杜邦氨纶: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面纱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底纱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20D杜邦氨纶和15D杜邦氨纶四种纱线进行针织编造成型,所述四种纱线的比例组成为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47.17%,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47.17%,20D杜邦氨纶:2.26%,15D杜邦氨纶: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纱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由聚丙烯腈色纤维、聚丙烯腈膨体纤维和粘胶色纤混合纺纱制成,所述混合纺纱的组合比例为:聚丙烯腈色纤维:聚丙烯腈膨体纤维:粘胶色纤=1: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纱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由聚丙烯腈色纤维、聚丙烯腈膨体纤维、粘胶色纤维和羊毛天然纤维混合纺纱制成,所述混合纺纱的组合比例为:聚丙烯腈色纤维:聚丙烯腈膨体纤维:粘胶色纤:羊毛天然纤维=2:4:13:1。


4.一种两面AB色轻薄蓬松保暖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纺纱:
纺面纱:将含有10%原液上色的聚丙烯腈色纤维和没上色的20%聚丙烯腈膨体纤维充分混合,再与70%的粘胶色纤维进行前纺充分混合,进行4次并条,最终以紧密赛络纺的细纱方式纺成40S/1英支,捻系数为350的针织纱线,纤维长度均是38mm;
纺底纱:将含有10%原液上色的聚丙烯腈色纤维和没上色的20%聚丙烯腈膨体纤维充分混合,再与65%的粘胶色纤维和5%羊毛天然纤维进行前纺充分混合,进行4次并条,最终以紧密赛络纺的细纱方式纺成40S/1英支,捻系数为350的针织纱线,纤维长度均是38mm;
步骤2:织造:采用日本福源纬编大圆机,规格为24G33”,路数为72F,线圈长度:40s/165R/20A膨体/10A/5羊毛紧赛华孚色纺、40S/170R/30A(20A膨体+10A)紧赛华孚色纺:345mm/100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昭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易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