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得高强高韧的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特别是指一种获得高强高韧的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中,所谓的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也被称为SUS329J1,其耐蚀性优于奥氏体不锈钢SUS304,SUS316,常被用于海洋结构钢材中如钻井平台,海水抽水泵等。这种双相不锈钢虽然耐蚀性好但力学性能较差,一般来说抗拉强度为588MPa,延伸率为18%左右。随着生产中对高强高韧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该种材料目前已经不能满足服役于受力结构件强度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弥散强化的方法,它是通过含有氧化物等细小弥散颗粒来大达到强化材料的。当尝试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弥散强化材料时,强度却明显增加,蠕变阻力增大,但延性降低,出现了常温下可加工性下降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延性损失,在加工生产时需要尽可能防止晶间颗粒物从而提升延伸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开发出一种能够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延伸率的新工艺,通过细化晶粒来达到同时提高强度和延伸率的目的,同时其耐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得高强高韧的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强化工艺处理前材料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对其成分不做要求;通过压力加工实现压下量≥80%的大形变量的冷变形,然后从室温快速加热到900-1100℃,并立即进行固溶处理即快速冷却至室温;在该制造方法中,从室温开始加热到热处理温度900-1100℃的时间t≤15min;经大压下量冷变形-固溶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平均晶粒尺寸为1-10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得高强高韧的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强化工艺处理前材料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对其成分不做要求;通过压力加工实现压下量≥80%的大形变量的冷变形,然后从室温快速加热到900-1100℃,并立即进行固溶处理即快速冷却至室温;在该制造方法中,从室温开始加热到热处理温度900-1100℃的时间t≤15min;经大压下量冷变形-固溶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平均晶粒尺寸为1-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获得高强高韧的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是:
1)对待处理的不锈钢进行冷变形,冷变形量≥80%,冷轧结束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冷加工后的组织进行观察,通过衍射斑可判定形变组织主要为马氏体;
2)对冷变形组织进行固溶处理,即短时快速升温后至900-1100℃,要求材料完全加热至目标温度时间不得高于15min,升温越快越好;
3)升温至预定温度区间后,需要进行保温一定时间,保温时长因材料大小而异,根据如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的系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东,宋仁伯,苏阳,方剑锋,梁锦明,王永金,王天一,全书仪,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