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64639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3
一种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所述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由至少一种氮羟/氨基化合物、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和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元胺反应制备。所述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分子结构为脂肪族链,相对于现有的发光聚合物,改善了刚性。此外,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制备的薄膜透明性好;聚合物具有光致发光性能,荧光量子产率为40‑60%。使用所述聚合物制备的薄膜可以有效地阻隔450nm以下的光线,并在其他波长具有与玻璃相当的透过性。这说明这种薄膜具有作为高透光性抗紫外线涂层的潜力。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物还具有热可逆性能,在加热条件下,聚合物可以可逆地分解,得到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发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光电功能高分子是高分子科学研究领域一个充满活力的重要分支。其中,发光高分子材料在LED光扩散材料、白光LED材料、防伪材料、荧光油墨、荧光染料、太阳能电池转光膜、生物检测等诸多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按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发光特点,可将上述发光高分子材料分为聚集荧光猝灭(ACQ)及聚集诱导发光(AIE)两类。传统的有机荧光化合物和典型的AIE有机荧光化合物的分子中均含有芳环或芳杂环等大的共轭结构,且这些共轭结构是其具有荧光发射的必要条件。然而这类荧光化合物难以宏量制备、材料透明性差、材料刚性大等缺点,光学性能差限制了这类材料在诸多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所述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由至少一种氮羟/氨基化合物、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和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元胺反应制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氮羟/氨基化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由至少一种氮羟/氨基化合物、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和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元胺反应制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由至少一种氮羟/氨基化合物、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和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元胺反应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羟/氨基化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A表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核心部分,选自取代或未取代C1~12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20亚环烷基、所述取代为惰性取代;y为2~10之间的整数;
更优选地,所述脂肪族多异氰酸酯选自1,6-己二异氰酸酯、三甲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氮羟/氨基的聚脲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多元胺选自双官能团和/或三官能团有机胺;
优选地,双官能团有机胺选自乙二胺、二胺基二环己基甲烷、1,4-丁二胺、二甲硫基二胺或双官能团聚醚胺;
优选地,所述双官能团聚醚胺的分子量为50-20000,例如500-15000、1000-10000、1200-8000、3000-5000;
优选地,所述双官能团聚醚胺选自聚醚胺D230、聚醚胺D400、聚醚胺D2000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三官能团有机胺选自胺基封端的三官能团聚醚D230、胺基封端的三官能团聚醚D400、胺基封端的三官能团聚醚D1000、胺基封端的三官能团聚醚D2000。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坚阳珠生乔志赵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