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化建筑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其陶瓷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266460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化建筑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建筑陶瓷坯体表面铺设低收缩材料粉体,经干压成型、烧结而成。此外,还公开了利用上述钢化建筑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陶瓷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低收缩材料来抵消陶瓷坯体的收缩,使得陶瓷在收缩过程中表层收缩少于基体的收缩,从而被基体的收缩牵扯而形成表层压应力,进而达到显著提高陶瓷制品抗折强度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建筑陶瓷薄板的制备,从而能够减少生产坯体原料的使用量、节约优质陶瓷原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节能减排,从而为建筑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化建筑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其陶瓷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钢化建筑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其陶瓷制品。
技术介绍
钢化玻璃(也称预应力玻璃)是指普通玻璃经过一定的处理方法使得玻璃表面形成压缩应力来有效阻止表面的微裂纹扩展,并部分或全部抵消外加荷载引起的表层拉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及安全性。目前,玻璃钢化表面压应力的形成方式包括物理钢化和化学钢化两种。物理钢化玻璃最早由法国人DelaBasti于1874年首次提出,具体是将普通玻璃加热至软化温度(650~800℃),使其在冷却介质下(气体、液体等)快速冷却。由于熔融玻璃表面立即冷却变成刚性,收缩速率小,而内部仍处于熔融状态,继续冷却过程中的收缩使得硬化的玻璃表面产生压缩残余应力。这种物理钢化玻璃直到首次专利技术后30多年才得以广泛应用。化学钢化法(也称离子交换法)是通过化学的方法改变玻璃表面的组成,具体可利用熔盐中大半径碱金属离子(如K+半径大小为1.33埃)置换玻璃表面小半径离子(如Na+半径大小为0.98埃),冷却后,大离子受到挤压对表层形成钉扎效应,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化建筑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建筑陶瓷坯体粉料和低收缩材料粉体制得,包括以下步骤:/n(1)低收缩材料粉体的制备/n所述低收缩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或者与瓷粉的组合:以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化建筑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建筑陶瓷坯体粉料和低收缩材料粉体制得,包括以下步骤:
(1)低收缩材料粉体的制备
所述低收缩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或者与瓷粉的组合:以SiO2为主的矿物或岩石、硅灰石、透辉石、堇青石、透闪石、叶蜡石、红柱石、夕线石;所述瓷粉为所述建筑陶瓷坯体烧结成瓷后的粉料;所述低收缩材料经球磨、过筛、干燥造粒后,即得到低收缩材料粉体;
(2)钢化建筑陶瓷坯体的制备
在模具中由下至上依次均匀铺设下层低收缩材料粉体、中层建筑陶瓷坯体粉料、上层低收缩材料粉体;所述上层低收缩材料粉体与下层低收缩材料粉体的用量相同,低收缩材料粉体的总量为建筑陶瓷坯体粉料的5~20wt%;经干压成型,即制得钢化建筑陶瓷坯体;
(3)钢化建筑陶瓷制品的制备
将所述钢化建筑陶瓷坯体在1180~1230℃温度下进行烧结,烧成周期为40~60min,即制得钢化建筑陶瓷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熠包亦望万德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