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53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带式输送机构;带式输送机构包括主动摩擦辊、改向辊、张紧辊和摩擦输送带,主动摩擦辊上设有摩擦轮驱动部件,张紧辊通过伸缩张紧部件安装在支撑框架上,首尾连接呈闭环的摩擦输送带套接在主动摩擦辊、改向辊和张紧辊上;支撑框架上设有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和柔性带状体输出端,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对应设置在摩擦输送带与主动摩擦辊的包角起始点位置,柔性带状体输出端对应设置在摩擦输送带与主动摩擦辊的包角终点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相对较厚重的柔性带状体进行单层输出的输送时可以实现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在提高输送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大大减小设备体积、减小设备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对矿山立井井道用扁尾绳、带式输送机的胶带等相对较厚重的柔性带状体进行输送的轮带式输送装置,属于输送机

技术介绍
相对较厚重的柔性带状体通常是在单位长度上具有较大重量的带状结构,以扁尾绳和带式输送机的胶带为例:扁尾绳即扁钢丝绳,是一定数量的绳股(或子绳)平行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后被纬绳编织而成呈扁平带状的扁平钢丝绳,是惟一能满足现代化大型矿井对平衡绳要求的钢丝绳,其具有绝对不旋转性,单位长度重量大;而胶带作为带式输送机承载和运输物料的载体,它不仅应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相应的承载能力,超长距离带式输送机通常功率大、运量大,其胶带通常采用多个胶带段通过胶带接头连接为一体的结构,体积大、重量大。单位长度上具有较大重量的特点,造成对相对较厚重的柔性带状体进行单层输出的输送相对较困难,如矿井扁尾绳的更换、带式输送机胶带的更换,均需对扁尾绳或胶带进行单层输出的输送,不仅需考虑较大的驱动输送功率,而且还需考虑输送过程中的打滑现象。现有的扁尾绳或胶带的输送装置通常采用对置夹持输送结构的输送装置,即通过由多个具有旋转动力的夹持辊组成的上夹持输送部件和下夹持输送部件采用对扁尾绳或胶带进行夹持输送的方式。一方面,由于夹持辊与扁尾绳或胶带的接触是线接触,即使通过调整夹持力可以实现压紧扁尾绳或胶带、进而实现小范围的面接触,但接触面积依然较小,不仅易出现摩擦打滑现象、而且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为保证足够的摩擦输送力,通常采取并排设置多个上夹持输送部件和下夹持输送部件的方式,这无形中增大了设备体积,进而增大了设备安装空间。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现有技术中还出现有在多个具有旋转动力的夹持辊的外部整体套装输送胶带或链板形成循环输送机结构的上夹持输送部件和下夹持输送部件,通过输送胶带或链板对扁尾绳或胶带进行夹持输送。虽然输送胶带或链板与扁尾绳或胶带的接触是面接触、能降低摩擦打滑现象,但只有输送胶带或链板经过夹持辊时才能通过夹持辊对扁尾绳或胶带进行真正的有效夹持输送,也就是说,其实质依然是有效接触面较小的线接触方式,依然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在对相对较厚重的柔性带状体进行单层输出的输送时可以实现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在提高输送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大大减小设备体积、减小设备安装空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安装在支撑框架内部的带式输送机构;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构包括主动摩擦辊、改向辊、张紧辊和摩擦输送带,主动摩擦辊、改向辊和张紧辊的中轴线空间平行设置,主动摩擦辊和改向辊均通过轴承座定位架设安装在支撑框架上、且主动摩擦辊、改向辊和张紧辊的中分面位于同一安装立面内;主动摩擦辊上设有可驱动主动摩擦辊旋转的摩擦轮驱动部件;张紧辊通过伸缩张紧部件安装在支撑框架上,伸缩张紧部件的机体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张紧辊滚动架设安装在伸缩张紧部件的伸缩端上;摩擦输送带的宽度尺寸与柔性带状体的宽度尺寸配合,首尾连接呈闭环的摩擦输送带套接在主动摩擦辊、改向辊和张紧辊上;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设有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和柔性带状体输出端,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和柔性带状体输出端上分别滚动架设安装有包括多个并排托辊的输入导向托辊组和输出导向托辊组,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对应设置在沿摩擦输送带的运行方向上、摩擦输送带进入其与主动摩擦辊的包角起始点位置上,柔性带状体输出端对应设置在沿摩擦输送带的运行方向上、摩擦输送带离开其与主动摩擦辊的包角终点位置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主动摩擦辊设置为多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主动摩擦辊的数量设置为奇数个,奇数个主动摩擦辊上下间隔定位设置、且相邻的两个主动摩擦辊的旋向相反设置,改向辊设置为多个,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对应设置在位于最下层或最上层的主动摩擦辊的位置,柔性带状体输出端对应设置在位于最上层或最下层的主动摩擦辊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主动摩擦辊的数量设置为偶数个,偶数个主动摩擦辊前后对称设置、且相邻的两个主动摩擦辊的旋向相反设置,改向辊设置为多个,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对应设置在位于前端或后端的主动摩擦辊的位置,柔性带状体输出端对应设置在位于后端或前端的主动摩擦辊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摩擦输送带与主动摩擦辊的包角不小于18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摩擦输送带采用阻燃抗静电输送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主动摩擦辊或改向辊或张紧辊上还设有胶带除静电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带式输送机构还包括摩擦输送带防跑偏部件,左右对称设置的摩擦输送带防跑偏部件对应摩擦输送带侧面位置定位安装在支撑框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采用摩擦输送带将柔性带状体挤压在主动摩擦辊上、并通过驱动主动摩擦辊进行输送的方式,当摩擦输送带进入其与主动摩擦辊的包角起始点位置时,柔性带状体即被夹持在主动摩擦辊的轮面与摩擦输送带之间,在摩擦输送带的挤压作用和主动摩擦辊的支撑作用下,主动摩擦辊的轮面与摩擦输送带同时向柔性带状体提供输送摩擦力,同时,整个包角范围内的弧面均是接触面,因此可实现较大的接触面积和较大的输送摩擦力,进而在摩擦轮驱动部件能够提供足够的输送扭矩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提高输送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大大减小设备体积、减小设备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柔性带状体同侧进入和排出的运输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柔性带状体一侧进入、另一侧排出的运输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框架,11、输入导向托辊组,12、输出导向托辊组,2、主动摩擦辊,3、改向辊,4、张紧辊,41、伸缩张紧部件,5、摩擦输送带,6、扁尾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以图1和图2的左侧方向为前方进行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安装在支撑框架1内部的带式输送机构。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构包括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张紧辊4和摩擦输送带5,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和张紧辊4的中轴线空间平行设置,主动摩擦辊2和改向辊3均通过轴承座定位架设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且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和张紧辊4的中分面位于同一安装立面内;主动摩擦辊2可以设置为多个,每个主动摩擦辊2上均设有可驱动主动摩擦辊2旋转的摩擦轮驱动部件,摩擦轮驱动部件可以是电动机、也可以是液压马达;张紧辊4通过伸缩张紧部件41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伸缩张紧部件41可以是液压缸结构、也可以是电动缸结构、或者是配合设置的齿轮齿条结构等其他直线运动结构,伸缩张紧部件41的机体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张紧辊4滚动架设安装在伸缩张紧部件41的伸缩端上;摩擦输送带5的宽度尺寸与柔性带状体的宽度尺寸配合,首尾连接呈闭环的摩擦输送带5套接在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和张紧辊4上。所述的支撑框架1上设有柔性带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安装在支撑框架(1)内部的带式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构包括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张紧辊(4)和摩擦输送带(5),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和张紧辊(4)的中轴线空间平行设置,主动摩擦辊(2)和改向辊(3)均通过轴承座定位架设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且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和张紧辊(4)的中分面位于同一安装立面内;主动摩擦辊(2)上设有可驱动主动摩擦辊(2)旋转的摩擦轮驱动部件;张紧辊(4)通过伸缩张紧部件(41)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伸缩张紧部件(41)的机体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张紧辊(4)滚动架设安装在伸缩张紧部件(41)的伸缩端上;摩擦输送带(5)的宽度尺寸与柔性带状体的宽度尺寸配合,首尾连接呈闭环的摩擦输送带(5)套接在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和张紧辊(4)上;/n所述的支撑框架(1)上设有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和柔性带状体输出端,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和柔性带状体输出端上分别滚动架设安装有包括多个并排托辊的输入导向托辊组(11)和输出导向托辊组(12),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对应设置在沿摩擦输送带(5)的运行方向上、摩擦输送带(5)进入其与主动摩擦辊(2)的包角起始点位置上,柔性带状体输出端对应设置在沿摩擦输送带(5)的运行方向上、摩擦输送带(5)离开其与主动摩擦辊(2)的包角终点位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安装在支撑框架(1)内部的带式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构包括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张紧辊(4)和摩擦输送带(5),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和张紧辊(4)的中轴线空间平行设置,主动摩擦辊(2)和改向辊(3)均通过轴承座定位架设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且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和张紧辊(4)的中分面位于同一安装立面内;主动摩擦辊(2)上设有可驱动主动摩擦辊(2)旋转的摩擦轮驱动部件;张紧辊(4)通过伸缩张紧部件(41)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伸缩张紧部件(41)的机体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张紧辊(4)滚动架设安装在伸缩张紧部件(41)的伸缩端上;摩擦输送带(5)的宽度尺寸与柔性带状体的宽度尺寸配合,首尾连接呈闭环的摩擦输送带(5)套接在主动摩擦辊(2)、改向辊(3)和张紧辊(4)上;
所述的支撑框架(1)上设有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和柔性带状体输出端,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和柔性带状体输出端上分别滚动架设安装有包括多个并排托辊的输入导向托辊组(11)和输出导向托辊组(12),柔性带状体输入端对应设置在沿摩擦输送带(5)的运行方向上、摩擦输送带(5)进入其与主动摩擦辊(2)的包角起始点位置上,柔性带状体输出端对应设置在沿摩擦输送带(5)的运行方向上、摩擦输送带(5)离开其与主动摩擦辊(2)的包角终点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带状体辊带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摩擦辊(2)设置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福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三森威尔矿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