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50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制动手柄上的制动上泵,所述制动上泵通过第一油管连接至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卡钳可以摆动,从而带动活塞总成的活塞杆运动将活塞总成内的压力油压入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设置在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的过油阀体上,所述过油阀体具有互不连通的油压腔和气压腔,在所述油压腔和气压腔之间设置有活塞杆,其中所述油压腔与所述第二油管连接;所述气压腔与摩托车前叉减震器内密闭的减震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有效防止摩托车制动时出现点头现象,提高摩托车的安全性能,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制动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制动系统(也就是通常说的刹车)是摩托车上的重要安全系统,摩托车制动系统的性能也决定了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无论是正常停车还是紧急情况停车都需要制动系统发挥作用。通常一辆摩托车上具有两套制动系统,一是前轮制动系统,二是后轮制动系统,通过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来实现摩托车的刹车制动,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如果我们使用前轮制动时驾驶人的身体和摩托车车身由于惯性的作用都会向前倾,又因为摩托车前叉具有减震器,那么在前轮制动时减震器压缩使摩托车出现点头的现象,更加增加了摩托车和驾驶人的前倾趋势,下坡制动效果更甚,极易造成翻车或驾驶人向前摔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其可以有效防止摩托车制动时出现点头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制动手柄上的制动上泵,所述制动上泵通过第一油管连接至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卡钳通过两个摆臂活动连接在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还设置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的活塞杆前端通过连杆与所述制动卡钳铰接,所述连杆与活塞总成的活塞杆球头连接,所述活塞总成的缸体部分则固定在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所述活塞总成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设置在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的过油阀体上,所述过油阀体具有互不连通的油压腔和气压腔,在所述油压腔和气压腔之间设置有活塞杆,其中所述油压腔通过设置在所述过油阀体上的第二过油螺栓与所述第二油管连接;所述气压腔与摩托车前叉减震器内密闭的减震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摆臂一端与所述制动卡钳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铰链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底筒,所述减震器底筒内同轴设置有减震器活塞杆,所述减震器底筒和减震器活塞杆之间具有环形减震腔,摩托车的前叉管下端伸入所减震腔内且分别与减震器底筒和减震器活塞杆接触使得减震腔形成密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过油阀体通过所述减震器底筒上的通孔与所述减震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前叉管与所述减震器活塞杆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减震器活塞杆上的上节流孔的距离为a,所述前叉管与所述减震器底筒接触部位的最下端与所述通孔的距离为b,摩托车非制动状态下a与b相等。进一步地,所述气压腔内设置有活塞回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腔内充有压力气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有效防止摩托车制动时出现点头现象,提高摩托车的安全性能,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过油阀与减震腔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制动手柄上的制动上泵1,所述制动上泵1通过第一油管2连接至制动卡钳3,以此作为普通前轮制动系统,本专利技术普通前轮制动系统基础上,将制动卡钳3通过两个摆臂30设置在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两个摆臂30一端分别与制动卡钳3上的B、D两点销轴连接。两个摆臂30的另一端与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20上A、E两点销轴连接。两个摆臂30的长度可根据制动卡钳3的运动路径选配不同长度。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还设置活塞总成20,所述活塞总成20的活塞杆前端通过连杆4与所述制动卡钳3上的C点铰接。而连杆4与活塞杆球头连接,所述活塞总成20的缸体部分则铰接在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或摩托车前叉减震器的支板上。所述活塞总成20另一端的无杆腔连接有第二油管5。所述第二油管5的另一端连接至设置在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的过油阀体6上。所述过油阀体6具有互不连通的油压腔61和气压腔62,在所述油压腔61和气压腔62之间设置有活塞杆63,其中所述油压腔61通过设置在所述过油阀体6上的第二过油螺栓7与所述第二油管5连接;所述气压腔62与摩托车前叉减震器内密闭的减震腔10连通。由此驾驶员在进行前轮制动时,通过制动手柄驱动所述制动上泵1,所述制动上泵1使制动油通过第一油管2到达所述制动卡钳3,使得制动卡钳3受制动油的压力抱住摩托车前轮的制动碟,同时制动碟会对制动卡钳3施加一个反作用力,使得制动卡钳3随摆臂30摆动,从而推动活塞总成20上的活塞杆,活塞总成内设置有压力油,压力油通过第二油管5进入油压腔61驱动活塞杆63向气压腔62一侧运动,活塞杆63将气压腔62内的油气混合体压入摩托车减震器的减震腔10中,使得减震腔10中气压升高,摩托车前叉管在减震腔内运动受阻,由此防止摩托车点头。如图3所示,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底筒8,所述减震器底筒8内同轴设置有减震器活塞杆9,所述减震器底筒8和减震器活塞杆9之间形成环形的所述减震腔10。摩托车的前叉管11下端伸入所减震腔10内且分别与减震器底筒8和减震器活塞杆9接触使得减震腔10形成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了中需要在所述减震腔10内充有一定的压力气体。正常情况下非制动时,摩托车的前叉管11可以上下滑动,减震器正常工作,制动情况下由于气压的作用减震器减震腔的可压缩量急剧减小。上述的所述过油阀体6通过所述减震器底筒8上的通孔81与所述减震腔10连通,使得气压腔62内的油气混合体可压入摩托车减震器的减震腔10中。如图3所示,所述前叉管11与所述减震器活塞杆9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环12,所述密封环12与所述减震器活塞杆9上的上节流孔91的距离为a,所述前叉管11与所述减震器底筒8接触部位的最下端与所述通孔81的距离为b,摩托车非制动状态下a与b相等,该设计在于可以防止制动时减震腔10内的高压气体泄气引起的防点头效果不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其区别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腔62内设置有活塞回位弹簧6,在取消制动的情况下活塞杆63自动回位,气压腔62吸入气体减小减震腔10中的气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两种实施例中的任一种结构相同,其区别特征在于其制动系统为前后联动制动系统,其具体的是在制动上泵1上还设置有连接至摩托车后轮制动卡钳的制动油管。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制动手柄上的制动上泵(1),所述制动上泵(1)通过第一油管(2)连接至制动卡钳(3),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卡钳(3)通过两个摆臂(30)活动连接在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还设置活塞总成(20),所述活塞总成(20)的活塞杆前端通过连杆(4)与所述制动卡钳(3)铰接,所述连杆(4)与所述活塞总成(20)的缸杆球头连接,所述活塞总成(20)的缸体部分则固定在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所述活塞总成(2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油管(5),所述第二油管(5)的另一端连接至设置在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的过油阀体(6)上,所述过油阀体(6)具有互不连通的油压腔(61)和气压腔(62),在所述油压腔(61)和气压腔(62)之间设置有活塞杆(63),其中所述油压腔(61)通过设置在所述过油阀体(6)上的第二过油螺栓(7)与所述第二油管(5)连接;所述气压腔(62)与摩托车前叉减震器内密闭的减震腔(1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制动手柄上的制动上泵(1),所述制动上泵(1)通过第一油管(2)连接至制动卡钳(3),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卡钳(3)通过两个摆臂(30)活动连接在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还设置活塞总成(20),所述活塞总成(20)的活塞杆前端通过连杆(4)与所述制动卡钳(3)铰接,所述连杆(4)与所述活塞总成(20)的缸杆球头连接,所述活塞总成(20)的缸体部分则固定在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所述活塞总成(2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油管(5),所述第二油管(5)的另一端连接至设置在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上的过油阀体(6)上,所述过油阀体(6)具有互不连通的油压腔(61)和气压腔(62),在所述油压腔(61)和气压腔(62)之间设置有活塞杆(63),其中所述油压腔(61)通过设置在所述过油阀体(6)上的第二过油螺栓(7)与所述第二油管(5)连接;所述气压腔(62)与摩托车前叉减震器内密闭的减震腔(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0)一端与所述制动卡钳(3)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摩托车前叉减震器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摩托车前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覃成亮阙宇明舒勇张玉江何明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