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及转向架悬挂系统、轨道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48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及转向架悬挂系统、轨道车辆。该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包括用于连接在空气弹簧与高度阀之间的油压缸、第一杆体和调整杆,第一杆体的一端插装于油压缸内,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伸入至调整杆内;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下,调整杆锁定且油压缸通过液压驱动第一杆体相对于油压缸运动,以调节空气弹簧的高度;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通过调节第一杆体伸入调整杆内的长度,以调节空气弹簧的高度。该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在车辆非行驶状态、行驶过程中及发生倾摆状态下,都可以对空气弹簧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的适配性,进而提高转向架悬挂系统对车辆姿态的主动调整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及转向架悬挂系统、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及转向架悬挂系统、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车辆速度的不断提升,空气弹簧被越来越多运用在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系统中。轨道车辆在经过曲线线路时,由于受到离心力的影响或其他原因而造成车辆偏载,为了减小车辆偏载影响,通常在转向架悬挂系统中安装倾摆机构,倾摆机构的主要特点是:车辆在曲线通过时通过一对空气弹簧的弹性作用而对车体产生倾摆作用,从而降低车辆因离心加速度而造成的偏载影响,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现有的转向架悬挂系统中,在车辆非行驶状态下,通常利用高度阀调整棒对空气弹簧的高度进行调控。但是车辆在正常行驶状态下,空气弹簧具有与车辆姿态相适配的高度,而高度阀调整棒无法依据车辆姿态对空气弹簧的高度进行调控;而在车辆产生倾摆时,空气弹簧的高度会为了调整车体姿态而主动产生变化。但是,现有的高度阀调整棒与高度随车体倾摆而变化的空气弹簧之间容易相互产生干扰,从而无法实现对可变高度的空气弹簧进行可靠调控。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在空气弹簧与高度阀之间的油压缸、第一杆体和调整杆,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插装于所述油压缸内,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调整杆内;/n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下,所述调整杆锁定且所述油压缸通过液压驱动所述第一杆体相对于所述油压缸运动,以调节所述空气弹簧的高度;/n所述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杆体伸入所述调整杆内的长度,以调节所述空气弹簧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在空气弹簧与高度阀之间的油压缸、第一杆体和调整杆,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插装于所述油压缸内,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调整杆内;
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下,所述调整杆锁定且所述油压缸通过液压驱动所述第一杆体相对于所述油压缸运动,以调节所述空气弹簧的高度;
所述车辆处于非行驶状态下,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杆体伸入所述调整杆内的长度,以调节所述空气弹簧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插装于所述油压缸内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油压缸内由所述活塞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油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油泵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油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插入至所述调整杆内,并且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压式高度阀调整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的内壁构造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分别用于伸入所述调整杆内的端部各自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分别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洪勇姚凯杨欣公衍军杨东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