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45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第二可动部件(7、8),保持在光连接器主体(6)上,并能相对于其沿轴向前后移动;卡止装置,当第一可动部件配置在光连接器主体前端部的规定卡止位置上时,将第一、第二可动部件卡止,使得第一、第二可动部件一体地移动;以及卡止解除装置,设置在光连接器主体(6)上,当第一可动部件处于上述光连接器主体后部的规定卡止解除位置后方时,作用于上述卡止装置,解除第一和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并且在上述卡止解除位置的前部部位上,具有卡止第一和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作用部分,以及在第一、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解除之后,阻止第二可动部件向后方移动的第二可动部件阻挡部分(10);第二可动部件具备带有规定功能的功能部分,当光连接器主体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时,上述功能作用于金属箍(2)或光导纤维(1),并显示出该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光导纤维通信的各种光学设备的连接、光导纤维的 连接以及光学设备与光导纤维连接的光连接器,特别涉及具有适用于下 述情况的结构的光连接器,S卩,有必要使光连接器具有除连接光导纤维 以外的功能的情况。
技术介绍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电话局与普通家庭之间铺设光导纤维、 引进能进行双向高速通信的通信系统的业务日渐活跃起来。在这种通信 系统中,当在光传送通道中光导纤维之间或光导纤维与设备光学连接时, 都要使用光连接器或光接收器之类的连接部件。作为上述光连接器,公知的有F04型光连接器,或者通称SC型光 连接器(参见非专利文献1:日本工业标准JISC 5973)。如该非专利文 献1所记载的,SC型光连接器是一种能以低损失、低反射连接光导纤维 的光连接器。但并不是仅限于这种光连接器,以往的光连接器也具有以 低损失、低反射连接光导纤维的功能。近年来,随着光导纤维通信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大,对于光连接器来 说,除了连接光导纤维的功能之外,还希望能实现其它功能。作为上述 其它功能,根据光连接器的应用
而各不相同,例如,清扫光连 接器的光导纤维端面的清扫功能,或者,在没有与光连接器连接时,遮 挡从光导纤维端面射出来的光的遮光功能。上述遮光功能,迄今为止,大多是通过在光连接器上安装橡胶等材 料的盖子等来实现的。此外,清扫功能则一般都使用酒精和清扫纸,或 者使用光连接器清洁器来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是把浸湿了酒精的清洗 纸,或者把光连接器清洁器的清扫面紧压住取下了盖子的光连接器的金 属箍的端面,来清扫光连接器的金属箍端面和光导纤维的端面。此外, 作为具有清扫功能的光连接器,例如,已经开发了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77837号)中所记载的具有遮光机构的光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如上所述,虽然期望着出现使光连接器本身具有各种功能并 能在与相对的转接器或者接收器之类的连接部件结合的过程中,自动地 实现上述功能的光连接器,但是,迄今为止,即使是在F04型光连接器 等日本工业标准(JIS)中所规定的14种光连接器中,也没有能在与连 接部件结合时自动实现上述功能的适当的装置。因此,必须使用另外的 部件,而且作为与连接操作不同的另一种操作来进行清扫功能或遮光功 能。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具有遮光机构的光连接器中,虽然能用遮挡 部件遮光,但是必须在该光连接器所连接的连接部件上,形成抵接于在 上述遮挡部件上形成的倾斜面上的抵接面,因而会使其结构变得很复杂。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技术方案,其目的是提供一种 光连接器,在与连接部件结合时,能自动地实现除了连接光导纤维以外 的功能,更具体地说,提供一种在日本工业标准中规定的F04型光连接 器等的基础上,通过与连接部件的结合或者拔出操作,自动地实现遮光 或清扫等所希望的功能、而且结构简单的光连接器。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至少具有内部装有夹持光导 纤维的夹持部件的光连接器主体,并与相对的光转接器或者光接收器等 连接部件结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可动部件,保持在上述光 连接器主体上,并能相对于其沿轴向前后移动;卡止装置,当上述第一 可动部件配置在上述光连接器主体前端部的规定卡止位置上时,将上述 第一可动部件和上述第二可动部件卡止,使得上述第一可动部件与上述 第二可动部件一体地移动;以及卡止解除装置,设置在上述光连接器主 体上,当上述第一可动部件处于上述光连接器主体后部的规定卡止解除 位置后方时,作用于上述卡止装置,解除上述第一可动部件与上述第二 可动部件的卡止,并且,在上述卡止解除位置的前方部位上,具有卡止 上述第一可动部件和上述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作用部分,以及在上述第 一可动部件与上述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解除之后,阻止该第二可动部件向后方移动的第二可动部件阻挡部分;上述第二可动部件具备带有规定功能的功能部分,当上述光连接器主体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时,上述功 能作用于上述夹持部件或上述光导纤维,并显示出该功能。另外,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如F04型光连接器等具有围绕光连接器主体 的把手的光连接器。作为上述第二可动部件,可以是由具有遮挡光导纤维端面射出的 光的功能的遮光性材料制成的板状部件;在上述板状部件前端内侧贴附清扫部件、具有清扫光导纤维端面的功能的部件;具有能让从光导纤维的端面射出的特定波长的光透过的滤光功能的部件;或具有保护光导纤维端部附近的保护功能的部件。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通过与连接部件的结合,或者从中拔出来 的操作,能把第二可动部件配置在相对于光导纤维的规定的位置上。借 助于这种操作,例如当第二可动部件的功能部分具有遮光功能或者清扫 功能的情况下,通过与连接部件的结合作业,就能在自动地清扫光导纤 维的端面之后,把遮光部件从光导纤维的连接光路上移开,实现光导纤 维的连接。此外,借助于从连接部件拔出来的作业,能在自动地清扫了 光导纤维的端面之后,覆盖光导纤维的端面,实现遮光与防尘的功能。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二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是在第一专利技术所记载的光连接器基础上,还具有下列特征上述第一可动部件具有抵接在上述连接部件上的接触部分,当与上述连接部件结合时,使得上述第一可动部件 相对于上述光连接器主体移动,并保持上述接触部分与上述连接部件的 位置关系,直到该光连接器主体与上述连接部件解除结合为止。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三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是在第一或者第二专利技术所记载的光连接器基础上,还具有下列特征上述卡止装置包括卡止部分, 设置在上述第一可动部件上;以及被卡止部分,被上述卡止部分所卡止, 设置在上述第二可动部件上;上述卡止作用部分包括第一卡止解除碰 触部分,设置在上述第一可动部件上;以及第二卡止解除碰触部分,设 置在上述光连接器主体上;第一卡止解除碰触部分和第二卡止解除碰触 部分配置成当上述第一卡止解除碰触部分碰触到上述第二卡止解除碰触部分时,解除上述卡止部分与上述被卡止部分的卡止,并且当上述第 一可动部件配置在上述规定的卡止位置上时,上述第一卡止解除碰触部 分不碰触上述第二卡止解除碰触部分,当上述第一可动部件配置在上述 卡止解除位置上时,上述第一卡止解除碰触部分碰触上述第二卡止解除 碰触部分。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四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是在第三专利技术所记载的光连 接器基础上,还具有下列特征上述第二可动部件包括前端部分,形 成上述功能部分,以及基体部分,具备上述被卡止部分和抵接面;上述 第二可动部件阻挡部分包括抵接面,设置在光连接器主体的卡止解除 部分的前部;以及凹槽,设置在该光连接器主体上,使上述第二可动部 件的基体部分能够进出;当把上述第二可动部件配置在上述卡止解除位 置上时,第二可动部件在与抵接面抵接的同时,通过使上述第二可动部 件的基体部分进入到上述凹槽中,阻止上述第二可动部件由卡止解除位 置向后方移动。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五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是在第三或者第四专利技术所记 载的光连接器基础上,还具有下列特征上述第一可动部件的第一卡止 解除碰触部分,为凸起状的卡止解除碰触部分;上述光连接器主体的第 二卡止解除碰触部分,为设置在该光连接器主体上的凸起状碰触部分, 上述卡止解除碰触部分借助于碰触上述凸起状碰触部分,使得上述卡止 部分联动并被向上抬起,脱离上述被卡止部分,解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连接器,至少具有内部装有夹持光导纤维的夹持部件的光连接器主体,并与相对的光转接器或者光接收器等连接部件结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可动部件,保持在上述光连接器主体上,并能相对于其沿轴向前后移动;卡止装置,当上述第一可动部件配置在上述光连接器主体前端部的规定卡止位置上时,将上述第一可动部件和上述第二可动部件卡止,使得上述第一可动部件与上述第二可动部件一体地移动;以及卡止解除装置,设置在上述光连接器主体上,当上述第一可动部件处于上述光连接器主体后部的规定卡止解除位置后方时,作用于上述卡止装置,解除上述第一可动部件与上述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并且,在上述卡止解除位置的前方部位上,具有卡止上述第一可动部件和上述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作用部分,以及在上述第一可动部件与上述第二可动部件的卡止解除之后,阻止该第二可动部件向后方移动的第二可动部件阻挡部分;上述第二可动部件具备带有规定功能的功能部分,当上述光连接器主体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时,上述功能作用于上述夹持部件或上述光导纤维,并显示出该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浩鎌光男青山浩小田泰男长濑亮石原秀树芦谷文博岩野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先进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