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板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452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板擦,属于教育器材制备领域。运用两个质量轻的空心杯电机带动扇叶产生负压、收集黑板擦擦拭的粉笔尘进入集尘室,利用充电、排尘功能一体化的底座排出收集的粉笔尘;每一次归位时能卸载掉一侧集尘室内的粉笔尘,使其长时间保持强劲集尘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板擦
本公开属于教育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板擦。
技术介绍
在目前多媒体教学的时代,粉笔仍然具有一定必要性。在教师挥手擦拭过程中,存在粉笔尘掉落、四处飘散的问题,当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学生身上、头发上,甚至鼻孔中都可见一定量粉笔灰,对教师、学生身体健康构成一定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板擦。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黑板擦,包括充电部和吸尘部,所述吸尘部与充电部之间拆卸式连接,充电部用对于吸尘部进行充电;所述吸尘部包括吸尘流道,吸尘流道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带有蜂窝孔的弹性板;所述集尘室,集尘室与吸尘流道连通,处于集尘室与吸尘流道交界处设置有能够进行转动的扇叶,扇叶内侧设置有带有蜂窝孔的第一隔绝板,扇叶外侧设置有带有圆孔的第二隔绝板,圆孔的直径与扇叶直径相等。在一些公开中,所述弹性板上包裹着网格孔绒布。在一些公开中,所述吸尘流道和集尘室的整体由壳体包络形成,集尘室设置为两个,两个集尘室分别处于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板擦,包括充电部(100)和吸尘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部(200)与充电部(100)之间拆卸式连接,充电部(100)用对于吸尘部(200)进行充电;/n所述吸尘部(200)包括吸尘流道(201),吸尘流道(201)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外界连通;/n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带有蜂窝孔的弹性板(2);/n所述集尘室(202),集尘室(202)与吸尘流道(201)连通,处于集尘室(202)与吸尘流道(201)交界处设置有能够进行转动的扇叶(5),扇叶(5)内侧设置有带有蜂窝孔的第一隔绝板(6),扇叶(5)外侧设置有带有圆孔的第二隔绝板(7),圆孔的直径与扇叶(5)直径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板擦,包括充电部(100)和吸尘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部(200)与充电部(100)之间拆卸式连接,充电部(100)用对于吸尘部(200)进行充电;
所述吸尘部(200)包括吸尘流道(201),吸尘流道(201)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外界连通;
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带有蜂窝孔的弹性板(2);
所述集尘室(202),集尘室(202)与吸尘流道(201)连通,处于集尘室(202)与吸尘流道(201)交界处设置有能够进行转动的扇叶(5),扇叶(5)内侧设置有带有蜂窝孔的第一隔绝板(6),扇叶(5)外侧设置有带有圆孔的第二隔绝板(7),圆孔的直径与扇叶(5)直径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2)上包裹着网格孔绒布(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流道(201)和集尘室(202)的整体由壳体(9)包络形成,集尘室(202)设置为两个,两个集尘室(202)分别处于壳体(9)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内固定有锂电池(3),锂电池(3)连接两个空心杯电机(4),扇叶(5)与对应的空心杯电机(4)的驱动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室(202)一侧与外界连通,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玲章功干潘梦如王竹英朱婷婷朱再胜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