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39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包括架体,架体上水平设有呈矩形体结构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工件输送机构,工件输送机构包括沿壳体纵向呈间隔的且可转动连接在壳体两侧壁上的若干辊轴,且辊轴上方形成工件输送路径;壳体上与工件输送路径对应的两端呈敞口设计并各自形成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侧和下侧且沿壳体横向成对的设有抛丸器,成对的两个抛丸器沿壳体纵向呈间隔布置;并且壳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自设有对接开口且一一对应的与抛丸器具有的抛丸口相连;抛丸器上还设有钢丸输入口,钢丸输入口与架体一侧的钢丸供给部分结构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抛丸效率高,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工件进行抛丸清理,工件受力更加均衡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丸清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抛丸清理
,具体涉及一种抛丸清理设备。
技术介绍
抛丸清理是一种机械方面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名称,类似的工艺还有喷砂和喷丸。抛丸清理是一个冷处理过程,分为抛丸清理和抛丸强化。其中,抛丸清理是利用抛丸机上的抛头上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的离心力,把磨料以很高的线速度射向被处理的钢材表面,产生打击和磨削作用,除去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并获得一定的粗糙度。抛丸清理的效率很高,可以在密封的环境中进行。广泛应用于车间钢材预处理流水线。抛丸用于车间内对型钢和钢板、铁道车辆、集装箱和其他拼装好结构进行喷射清理。抛丸清理通常需要采用抛丸设备。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7888469U)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用抛丸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1070108A)公开了一种无死角抛丸清理式发动机缸盖再制造用清理设备;中国专利(CN207874013U)公开了一种用在抛丸机上的抛丸器。但是,上述专利结构设备存在抛丸效率低,不能够全方位的对工件进行抛丸清理,工件处理时受力不均的问题。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抛丸效率,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工件进行抛丸清理,工件受力更加均衡的抛丸清理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抛丸效率,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工件进行抛丸清理,工件受力更加均衡的抛丸清理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包括架体,架体上水平设有呈矩形体结构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工件输送机构,工件输送机构包括沿壳体纵向呈间隔的且可转动连接在壳体两侧壁上的若干辊轴,且辊轴上方形成工件输送路径;壳体上与工件输送路径对应的两端呈敞口设计并各自形成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其特点在于,在壳体上侧和下侧且沿壳体横向成对的设有抛丸器,成对的两个抛丸器沿壳体纵向呈间隔布置;并且壳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自设有对接开口且一一对应的与抛丸器具有的抛丸口相连;抛丸器上还设有钢丸输入口,钢丸输入口与架体一侧的钢丸供给部分结构相连;且钢丸从抛丸器上的钢丸输入口置入后,抛丸器能够驱动钢丸并从抛丸口抛出至壳体内且对工件输送路径上的工件撞击处理。这样,上述的抛丸清理设备在工作时,工件(钢板或槽钢)从壳体上的工件输入端置入,经过壳体内的辊轴上方的工件输送路径并从工件输出端输出的过程中,壳体上侧的两个抛丸机能够将钢丸从其抛丸口抛出并与工件的上侧撞击处理,壳体下侧的两个抛丸机能够将钢丸从其抛丸口抛出并与工件的下侧撞击处理,抛丸器抛出的钢丸有从上至下抛出和从下至上抛出的,一方面,使得能够更好地,更加全面的对工件表面撞击处理。另一方面,也使得了对工件的处理质量更好,处理效率更高。并且两个方向抛出的钢丸撞击在工件时,冲击力的方向相反,能够抵消部分冲击力,使得工件能够更好地在工件输送路径上被输送,且工件更加平稳。作为优化,在壳体上的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外侧各自衔接设置有矩形体结构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且沿架体纵向呈间隔的衔接设置有若干辊轴。这样,通过在壳体两端各自设置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辊轴进行衔接,能够更加方便长条形的工件置入和输出。作为优化,一一对应壳体上的对接开口设置有矩形筒状结构的连接筒体,且连接筒体的两个敞口端各自与对接开口和抛丸器的抛丸口相连。这样,通过在壳体上的对接开口上连接固定连接筒体,再将抛丸器的抛丸口对接连接在连接筒体上,更加方便抛丸器连接固定和安装。作为优化,成对的两个连接筒体的轴线各自与壳体纵向呈夹角设置,且使得成对的两个连接筒体的轴线各自与壳体纵向之间形成的两个夹角呈互补设置。这样,使得成对两个抛丸器抛出的钢丸与工件是呈夹角设置的,然后成对两个抛丸器抛出的钢丸作用在工件上的力能够部分抵消,设计更加合理。并且能够对工件进行更加全面的清理。进一步的,连接筒体的轴线与壳体纵向轴线的夹角度数为80至90度。作为优化,所述壳体包括上端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两端的水平板,在两水平板之间且沿架体横向成对的设有两个倾斜的上围板,两个上围板内侧呈倾斜向上设置且整体呈下端敞口的V形结构,并且在两个上围板上各自设有所述对接开口。这样,将抛丸器安装在倾斜的上围板上,使得抛丸器也成倾斜设置,使得能够更好地对工件侧面进行处理。作为优化,所述壳体包括下端的沿架体横向成对设置的两个下围板,两个下围板内侧呈倾斜向下设置,且两个下围板内侧呈间隔设置,在两个下围板下方设有截面呈U型的收集槽,且收集槽的两个敞口端各自与两个下围板下端相连;并且在两个下围板上各自设有所述对接开口。这样,使得抛丸器对应的安装在两个倾斜的下围板上,对应的两个抛丸器是呈倾斜的,使得能够更好地对工件侧面进行处理。并且设置的收集槽能够很好的对钢丸进行收集并集中处理。作为优化,在两个下围板之间且沿架体纵向呈间隔的设有多个隔板。这样,将壳体内的两个下围板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空间,有利于钢丸的收集。作为优化,所述收集槽上设有钢丸出口;所述钢丸供给部分结构包括设置在架体一侧的提升机和对应设置在壳体上方的分流器,提升机下端具有物料输入口且与收集槽上的钢丸出口相连,提升机上端具有物料输出口且与分流器的物料输入口相连,且分流器下端具有四个钢丸输出口且一一对应的与抛丸器上的钢丸输入口相连。这样,完成撞击后的钢丸被集中收集,然后经过提升机运送至分流器,分流器再将钢丸分配给各个抛丸器。具有结构简单,实现钢丸循环的优点。作为优化,在壳体中部上表面上呈矩形的布置有四个支撑脚,支撑脚上方设置有水平的工作平台,所述分流器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这样,设置工作台,能够方便检修,更加方便整个装置的使用。作为优化,在所述工作平台四周设有围栏。这样,设置围栏,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设计更加合理。作为优化,所述抛丸器包括外壳,外壳两侧面上同轴的设有让位孔和安装孔;外壳上对应让位孔设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从让位孔穿入至外壳内;在驱动轴内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盘,间隔驱动盘前侧设有环形板结构的安装盘,安装盘与驱动盘之间通过对接结构相连以实现同步转动;在安装盘和驱动盘之间且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有多个长条形的叶片;并且安装孔外端形成所述钢丸输入口;对应安装孔内端连接固定有进料筒,进料筒侧壁上设有进料开口,在所述进料筒内可转动的设有分料筒,分料筒的一端与驱动盘传动相连,且分料筒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的设有多个分料开口;外壳的一端呈敞口设置并形成所述抛丸口;钢丸能够从安装孔外端进入,且依次通过分料开口和进料开口后,驱动机构带动叶片转动,使得钢丸加速后从抛丸口抛出。这样,抛丸器在工作时,钢丸从外壳上的安装孔外端进入,且钢丸依次通过分料开口和进料开口后,驱动机构带动叶片转动,叶轮转动使得钢丸加速,并使得钢丸加速后从抛丸口抛出。上述抛丸器中,设置有分料筒使得从安装孔外端送入的钢丸能够更加均匀的分配并被各个叶片加速后抛出至外部,即使得每个叶片抛出的钢丸数量更加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包括架体,架体上水平设有呈矩形体结构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工件输送机构,工件输送机构包括沿壳体纵向呈间隔的且可转动连接在壳体两侧壁上的若干辊轴,且辊轴上方形成工件输送路径;壳体上与工件输送路径对应的两端呈敞口设计并各自形成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侧和下侧且沿壳体横向成对的设有抛丸器,成对的两个抛丸器沿壳体纵向呈间隔布置;并且壳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自设有对接开口且一一对应的与抛丸器具有的抛丸口相连;抛丸器上还设有钢丸输入口,钢丸输入口与架体一侧的钢丸供给部分结构相连;且钢丸从抛丸器上的钢丸输入口置入后,抛丸器能够驱动钢丸并从抛丸口抛出至壳体内且对工件输送路径上的工件撞击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包括架体,架体上水平设有呈矩形体结构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工件输送机构,工件输送机构包括沿壳体纵向呈间隔的且可转动连接在壳体两侧壁上的若干辊轴,且辊轴上方形成工件输送路径;壳体上与工件输送路径对应的两端呈敞口设计并各自形成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侧和下侧且沿壳体横向成对的设有抛丸器,成对的两个抛丸器沿壳体纵向呈间隔布置;并且壳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自设有对接开口且一一对应的与抛丸器具有的抛丸口相连;抛丸器上还设有钢丸输入口,钢丸输入口与架体一侧的钢丸供给部分结构相连;且钢丸从抛丸器上的钢丸输入口置入后,抛丸器能够驱动钢丸并从抛丸口抛出至壳体内且对工件输送路径上的工件撞击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的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外侧各自衔接设置有矩形体结构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且沿架体纵向呈间隔的衔接设置有若干辊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一对应壳体上的对接开口设置有矩形筒状结构的连接筒体,且连接筒体的两个敞口端各自与对接开口和抛丸器的抛丸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成对的两个连接筒体的轴线各自与壳体纵向呈夹角设置,且使得成对的两个连接筒体的轴线各自与壳体纵向之间形成的两个夹角呈互补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端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两端的水平板,在两水平板之间且沿架体横向成对的设有两个倾斜的上围板,两个上围板内侧呈倾斜向上设置且整体呈下端敞口的V形结构,并且在两个上围板上各自设有所述对接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端的沿架体横向成对设置的两个下围板,两个下围板内侧呈倾斜向下设置,且两个下围板内侧呈间隔设置,在两个下围板下方设有截面呈U型的收集槽,且收集槽的两个敞口端各自与两个下围板下端相连;并且在两个下围板上各自设有所述对接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两个下围板之间且沿架体纵向呈间隔的设有多个隔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抛丸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上设有钢丸出口;所述钢丸供给部分结构包括设置在架体一侧的提升机和对应设置在壳体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虎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