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35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技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包括包围管(1)、升降装置(2)、底座(3),可对保护套管快速更换,简单方便,避免因更换保护套管对连铸工艺造成的时间浪费,节约时间;巧妙的设计,只更换保护套管损坏的部位,降低更换保护套管的成本,降低耐材使用成本,同时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技术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钢水在电炉中冶炼后,直接倒入或注入钢包罐中,由钢包罐转运到下一工序,为避免钢水在连铸工艺中吸收氮、氧、氢等影响钢水质量的元素,在连铸工艺中,通常采用保护套管对钢水进行保护。保护套管上端连接大包水口,从大包中流出的钢水直接接触保护套管的上端,钢水从保护套管的下端流进钢包罐或中间包中,保护套管的下端通常伸入钢包罐或中间包的内部,钢包罐或中间包接满钢水后,将钢水转运。钢水由炼钢炉进入钢包罐的过程通常是阶段性的,且钢水的温度较高,导致保护套管会受到一个阶段性的高低温,多次高低温后,保护套管的上下端口容易因热膨胀和冷收缩而产生裂纹或损坏,需要随时进行更换。目前保护套管的更换没有较为可靠的设备,设备易损坏,人工更换时需要承受较高的温度,且工作效率低,更换是整个保护套管更换,浪费材料、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可对保护套管快速更换,简单方便,避免因更换保护套管对连铸工艺造成的时间浪费,节约时间;巧妙的设计,只更换保护套管损坏的部位,降低更换保护套管的成本,降低耐材使用成本,同时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应用在钢包下方,包括包围管、升降装置、底座;所述包围管为两个圆弧管片;包围管可将保护套管固定,保持竖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缸、上板、下板、支柱,缸位于上板与下板之间,支柱支撑下板;上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保护缸不直接接触高温;所述缸为气压缸或所述缸为液压缸。所述升降装置可实现自动气压和/或半自动操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支脚、圆形开孔,所述支脚支撑底板;所述底板在边缘处设置有观察口,可观察到更换情况;所述支脚有4个支脚,分别位于底板的四个角;所述支脚可伸缩,用于微调底板,所述底板由钢板层和保温层组成,钢板层位于上方,保温层位于下方。所述保温层所用材料为耐火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玻璃棉、闭孔珍珠岩、聚氨酯等。所述包围管上端与升降装置的上板相连接,所述包围管下端与底座的底板相连接,包围管下端围绕圆形开孔。所述的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为钢水冲入口、快换上水口、快换下水口连接成的保护套管,钢水冲入口与快换上水口通过法兰连接,快换上水口与快换下水口通过法兰连接。本专利技术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可应用于连铸钢包罐的上方或下方。通常情况下,保护套管是一整根的,保护套管易损坏的位置通常为上端的钢水冲入口和保护套管下端伸进中间包的快换下水口部分,本专利技术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巧妙的设计保护套管分为三段,保护套管通过外壁都包覆有刚性材料,三段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法兰易于拆开,这样易于损耗的保护套管部位易于拆开更换,可以实现快速更换,不易损耗的部位不换;同时也可将整个保护套管更换。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的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升降装置控制包围管升或降,使包围管套住保护套管;步骤二:滑动钢包滑块,滑走钢包,升降装置控制包围管升或降,使保护套管离开连铸钢包罐,拧开法兰,取下保护套管的钢水冲入口或快换下水口,更换新的钢水冲入口或快换下水口,拧紧法兰,滑动钢包滑块,钢包复位,恢复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更换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的装置及更换方法,包围管将保护套管固定,保持竖直,在操作时保护套管不易倾倒,避免钢液冲到保护套管壁,包围管为两个圆弧管片易于安装与拆卸,固定作用更牢靠;观察口可以随时观察更换情况以及钢包情况;个支脚位于底板四个角,支撑力好,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不易倾倒;钢板层不易损坏,能支撑包围管和升降装置,不易损坏,钢液温度高,保温层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包围管的升降,从而控制对保护套管的更换,可快速更换,同时,巧妙的设计,也可只更换保护套管损坏的部位,降低更换保护套管的成本,节约时间,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降低耐材使用成本,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了对人工的伤害,其结构简单,操控性能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位置示意图;1、包围管,2、升降装置,3、底座,4、缸,5、上板,6、下板,7、支柱,8、底板,9、支脚,10、圆形开孔,11、观察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根据图1、图2所示,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应用在连铸钢包罐上方或下方,包括包围管1、升降装置2、底座3;所述包围管1为两个圆弧管片;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缸4、上板5、下板6、支柱7,缸4位于上板5与下板6之间,支柱7支撑下板6;所述底座3,包括底板8、支脚9、圆形开孔10,所述支脚9支撑底板8;所述包围管1上端与升降装置2的上板5相连接,所述包围管1下端与底座3的底板8相连接,包围管1下端围绕圆形开孔10。上述设置中,所述包围管1可将保护套管固定,保持竖直,在操作时保护套管不易倾倒,避免钢液冲到保护套管壁;通过升降装置2控制包围管1的升降,从而控制对保护套管的更换,可快速更换,节约时间,降低耐材使用成本,工作效率高,避免了对人工的伤害,其结构简单,操控性能好。实施例2根据图1、图2所示,所述缸4为气压缸或液压缸。上述设置中,气压缸或液压缸可调节升降,控制包围管。实施例3根据图1、图2所示,所述底板8在边缘处设置有观察口11,可观察到更换情况。上述设置中,观察口11可以随时观察更换情况以及钢包情况。实施例4根据图1、图2所示,所述支脚9有4个支脚9,分别位于底板8的四个角,所述支脚(9)可伸缩,用于微调底板(8)。上述设置中,4个支脚位于底板四个角,支撑力好,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不易倾倒。实施例5根据图1、图2所示,所述底板8由钢板层和保温层组成,钢板层位于上方,保温层位于下方。上述设置中,所述钢板层不易损坏,能支撑包围管和升降装置,不易损坏,钢液温度高,保温层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实施例6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围管(1)、升降装置(2)、底座(3);/n所述包围管(1)为两个圆弧管片;/n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缸(4)、上板(5)、下板(6)、支柱(7),缸(4)位于上板(5)与下板(6)之间,支柱(7)支撑下板(6);/n所述底座(3),包括底板(8)、支脚(9)、圆形开孔(10),所述支脚(9)支撑底板(8);/n所述包围管(1)上端与升降装置(2)的上板(5)相连接,所述包围管(1)下端与底座(3)的底板(8)相连接,包围管(1)下端围绕圆形开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围管(1)、升降装置(2)、底座(3);
所述包围管(1)为两个圆弧管片;
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缸(4)、上板(5)、下板(6)、支柱(7),缸(4)位于上板(5)与下板(6)之间,支柱(7)支撑下板(6);
所述底座(3),包括底板(8)、支脚(9)、圆形开孔(10),所述支脚(9)支撑底板(8);
所述包围管(1)上端与升降装置(2)的上板(5)相连接,所述包围管(1)下端与底座(3)的底板(8)相连接,包围管(1)下端围绕圆形开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4)为气压缸或液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在边缘处设置有观察口(11),可观察到更换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钢包罐保护套管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9)有4个支脚(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志明卿晓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尚威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